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來函更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7期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勘误 《龙年说

    上略)贵刊上期发表拙稿「年说」中之鄕先辈倪翔靑先生,笔误为「倪翔初」,请惠予更正为荷! 黄宗汉敬启

  • 文章为「』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考古资料 正“”视听 学者观点

    大陆考古学家最近在河南省的出土文物中,有了重要的发现,证实距今六千年以前,中华民族就有了「」的图形,那是用石块排成的,身有几公尺长,尾俱全(见插图)。由此推论,「」进入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地位,应该比黄帝还早一千年。有关的起源,至今各学派还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那是某部族的祖先有崇拜蛇的风俗演变而来;也有「学者」主张,远古时的祖先「惊见」到大恐,就根据它的形状,写出了现在的字。(主张此说的「学者」,可能对自然科学不太清楚。盖恐生存

  • 文章生九子不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柳西銘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龙生九子

    生九子,九者极多之义,非其数恰为九也。不成者,所生之九子,其形像、喜好,各有不同,然无一子像者,盖寓言也。之九子:囚牛:平生好音乐,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呑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即石碑下之龟趺—是其遗像。屃赑:按亦作赑屭,平生好文,今碑两旁蜿蜒者是其遗像,—见野获编—。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兽头,是其遗像,—其形似虎

  • 文章編輯部啓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荔枝 漫谈 龙眼

    锦还先生费半个月时间,为本刋特撰「荔枝漫谈「,据来信,下期收再撰有辟「眼」特稿,特先志谢。

  • 文章年贺岁)『千禧』贺岁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王正德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千禧年贺岁 神话中国龙 字历史 的职能

    西元二千年,又逢中国的年,「千禧」加上「年」,让人对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表征的「」,更感神秘,但是,它却始终那样的朦胧也难以捉摸。因此,特从「神话」的观点,来一探「」的奥秘。一、虚构的灵物地球上究竟有没有「」?若有它是什么模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赞成「有」的人认为: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其中至少有六十七种写法和疑为变体的五十三种写法,合计共有一百一二十种写法。并且在甲骨文中,凡作飞禽走兽爬虫之类

  • 文章悠悠倩影——万载河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河桥 古代石桥 新桥 河桥的韵味 河晚渡

    自古以来,凡有河流,就要架桥。早在元朝,江西万载县城便开始在河上筑有南浦、双虹两桥;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县城仅只有一公里的河上筑起了回澜、安乐、河三桥。江西万载县河桥因其横跨河而得名。此桥系万载城内至今保留原来面貌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古代石桥。虽已有五百年历史,且又几经风雨,但一直保存完好。一、河桥的建造河桥在万载县城北文昌阁下,此处是河流经万载古城的出口处。常言道:「县治夹水而城,欲成,必先是桥。」明朝正德年间(一五〇六—一五二一

  • 文章孙金先生来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孫金龍 來函

    山东鄕长前辈们钧鉴:晚辈孙金是滕县人,父亲去世时,尙未出生(55年生),母亲是南投人,家无恒产,为了生活再嫁,不料个性不合,分居多年,几年前,以先父抚䘏金及母亲做工收入,在中和华阳市场三楼分期付款,购买房屋一间。不幸正当晚辈赴外岛马祖服役入营第二天,发生地震,房屋全毁,母亲被人救出,幸未受伤。晚辈想知道父亲孙健羣是滕县什么地方人?如有鄕前辈们知道的话,请来信吿知晚辈,将来回大陆时,以便找故鄕的亲人。感激万分。晚生 孙金 拜上 元月十八日通讯处:北县

  • 文章宾阳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馬經文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舞龙过程 人物回忆

    我跑了大半个中国,观看了不少艺术表演、民风习俗,未曾发现有如我们家鄕——广西宾阳的炮那样风趣、纯朴和激动人心!炮,又称舞,是用燃烧的鞭炮来「炮」由人舞动的。这个鄕俗,有人说起自宋朝。大体在宋皇祐四年(一〇五二),盘踞在宾州(现宾阳县)一带的侬智高称王反叛。朝廷派狄靑率军讨伐,几经浴血奋战,平定了叛乱。有的北方军,老不能返或不思返,兄弟亲友结伴在当时宾阳这个「南蛮之地」落根。为了驱除当地的瘴气、邪魔,逐渐形成了「炮」的风俗。这种说法是否眞实,无从

  • 文章童趣横生的谷(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董建民 李志川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历史集萃

    江南一带,多有谷,据传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每年秋收之后,农家孩童便用新稻草扎成草把,用木棍戳住,草绳串成草把,在晒场、田畔或串村游玩,欢庆丰收。随着年代的延续和历代扎老艺人的不断改进,江西省湖口县的谷就以其草编工艺之精致细巧,表演形式之活泼新奇,而从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古朴、拙稚、活泼、童趣横生的民间艺术之花。民以食为天,万物谷为首。谷历来被尊为群(纸、布、板等)之首,被乡人称为是老、真,只在祭神游菩萨时才能出游,并在前面开道

  • 文章中华图腾:「」之迷思——兼而续谈「生九子不成」传说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中华图腾 龙生九子 皇权象征

    笔者,曾撰述「生九子不成」一篇,刊于「河北平津文献」第廿七期,随后复写「中华图腾—之迷思」一文刊于「黄埔月刊」三十九期。今又将蒐集到的有关「」的资料,连同前述两文,予以整合成篇,使之内容更为充实也。古往今来,千秋万代,有一种神异的动物形象深深地扎根于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那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的传人」。在神州辽阔的大地上,处处都是的崇拜。以为名的山川村镇不计其数:岗、

共206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