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弃疾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高宗『辛巳親征詔』全文發現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宋高宗 辛弃疾 诗词赏析 诏书

    在披阅《辛弃疾(稼轩)全集》时,其中有一篇「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引起了我的注意。其跋文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倶存也,悲夫!」跋文很短,但它沉积于字里行间那深沉凝重的爱国情操,却感人至深,所惜跋文前后未附宋高宗的诏书全文,终是憾事,每欲得之一阅,以偿其愿。众里寻他千百度翻找我家收藏的许多有关书册,经逐页查阅,均未有此诏的全文,有的仅仅是片言只语或者部份的引录。如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出版

  • 文章永不寂寞的稼轩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辛弃疾 拜词 阳原山 瓢泉水 稼轩墓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六十六岁时抒写的豪情壮志•“遗音流响,千古鸣唱”这是谢枋得在辛公故后六十年,专程来铅山拜谒阳原山,结草庐秉烛作《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的吊辞。“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南宋一身浩然正气的爱国词人,民族英雄辛弃疾题写的楹联。屹立在辛墓台阶前。“铅山一垄,埋骨是英雄。辛老子,生乱世,奋从戎,扫顽凶。壮岁旌旗拥,称骁勇,戈矛纵,携万众

  • 文章辛弃疾的海州情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李正耀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辛弃疾 文献资料 学者观点 海州情结

    辛弃疾(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年,享年六十八岁),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今济南)人。辛弃疾有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词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该词写于公元一二〇五年,时年六十六岁的辛弃疾任职镇江知府,一天,他

  • 文章介紹幾位浙江的詞人及其作品(十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浙江词人 词作 赏析 辛弃疾 陈亮

    断。虞美人(春愁)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箫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舖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据词林纪事所载:辛弃疾流寓江南,陈亮往访,将近辛寓,须过小桥,陈亮引马三跃,而马三却。陈亮怒,拔剑斩马首,徒步而行。辛弃疾适倚楼,见之大惊异,迁人往询,陈亮已及门,遂与订交。后十数年,辛弃疾帅淮,陈亮尙落落贫甚,乃诣辛处,相与谈天下事。辛弃疾酒酣,指陈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倂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倂南者如此。钱塘非

  • 文章解读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词序及正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汪虔眞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辛弃疾 诗歌赏析 历史故事

    詞之序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饟者,其色如玉,光潤可愛。中有一牛,磨角作鬥狀。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鬥,號張難敵。一日,與人搏,偶敗,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來視之,浮水上,則牛耳。自後並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輒不利。」夢中異之,爲作詩數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憤變化異物等事,覺而忘其言。後三日,賦詞以識其異。原詞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爲碧。鄭人緩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夢,沉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爲實...

  • 文章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文学名家论述系列之十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9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辛弃疾 人物生平 人物政绩 史料记载

    本文作者《鄧海翔》簡介:廣西人朝陽學院法律系肄業,歷任總政治作戰部宣傳官、軍聞社記者、採訪主任、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著有迢迢歸鄉路、歷史的傷痕、煙雲憶履、知勉齋微言、江湖夜雨十年燈、遊蹤萬里情、知勉齋詩詞稿等書出版。

  • 文章《辛鞬圹志》与辛弃疾家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辛鞬圹志》 辛弃疾 辛鞬 人物志略 家世族谱

    辛弃疾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冬被台臣王蔺弹劾。从江西安抚使任调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落职罢任。当年正好上饶带湖稼轩新居落成,全家搬迁定居在此。闲居上饶带湖的第五年(1186)辛弃疾遍游铅山鹅湖寺及其它名胜古迹,访得「周氏泉」于奇师村。因辛弃疾一生都爱泉水,这与他出生在泉城山东历城有关,所以自称是「弄泉手」。得周氏泉,十分高兴,当即填《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一首,并将「奇师」更名为「期思」,将「周氏泉」易名为「瓢泉」,又填《水龙吟·题

  • 文章海州抗金保衛戰始末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彭云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抗金保卫战 南宋 靖康之变 魏胜 起义军 辛弃疾 唐岛之战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这首《贺新郎》,写的是「靖康之变」以后,异族入侵,兵祸连年,金瓯残破的一幅悲惨画面。宋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年),金兵长驱直入,一举攻克汴梁(今开封市),掳走了徽钦二帝,侵占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疆土。宋朝王室贵族仓皇出逃,在临安(今杭州市)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入侵的金代女眞贵族,大量并呑土地,对汉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以赵构、秦桧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集团,却认贼作父,臣事

  • 文章朱熹與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鄭衍青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朱熹 讲学 紫阳书屋 信江书院 鹅湖书院 辛弃疾 宋代理学

    王维就在这里毕业的。王维贵溪鹰潭人,黄埔一期,与桂永淸同鄕同期,徐蚌会战,被匪俘虏,其司令官一职,乃由胡琏升任,论者谓龙虎山系断头风水,二人俱无晚景,是耶非耶,我也不懂。鹅湖书院,不但风景优美,所留胜蹟亦不少,除朱熹等曾在此处讲学外,宋代辛弃疾亦在此隐居甚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卒于宁宗开禧三年。(西元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年)年六十八。弃疾生时,山东已没于金,弃疾二十三岁,率义军数千人渡江归宋,历官江西,福建提点刑狱,湖北

  • 文章脈絡清晰·悟言平實·形象豐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劉亦斐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辛弃疾 读后感 人物生平 诗词作品 汪诚

    老友汪诚退休后,不甘蹉跎岁月,将全部精力,投入对辛词的硏究,并首次在台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辛弃疾—慷慨豪放的爱国词家》,我有幸获赠此书,就其读后感受,写之如下:这本辛氏传记(为行文方便,以下概称「辛传」),主要以辛弃疾的生平为经,以其大量的爱国词篇为纬,用叙述或串讲的方式,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从而构架起这位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词家的悲壮豪放且又沉郁坎坷的一生。在通读全书之余,一位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爱国词家形象,就会线条简洁却血肉丰满地浮现在自己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