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瑞安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則誠後裔的發現與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高则诚 后裔 高氏宗谱

    肯定。但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如:一、高可逊[1]是高氏后裔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他是不是高则诚的嫡孙,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上曹高氏宗谱》中的”诏书“是否出于建文皇帝之手,也有待于考证。二、林的《寿序》中提到的”兵燹“,究竟是指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2],还是指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作乱[3],高则诚后裔迁离柏树村,究竟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的牵连,还是为了逃离沿海倭寇的骚扰,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三、林的《寿序》中所指出的”高则诚嫡孙

  • 文章瑞安历史人物传略》序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余振棠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瑞安 历史人物 瑞安历史人物传略》

    罗阳故县,瑞安新市。城临东海之滨,位处温州南翼。经济热土,名列全国百强;文化名城,古称东南邹鲁。云山云水,毓秀钟灵;人脉人文,流长源远。高则诚撰《琵琶记》,尊曰南曲之祖;孙诒让治考据学,誉为朴学大师。陈傅良、叶适擎永嘉事功学派之大纛;伍献文、许璇是近代生物、农学之先驱。陈虬办「利济」,开祖国中医学堂之新风;毓蒙造棉机,为浙南机械工业之发韧。林去病、陈卓如投身工农革命,舍生取义;朱炎晖、洪彦湜洒血抗日沙场,视死如归。此其荦荦大者也。盖吾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 文章瑞安学计舘和天算学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洪林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瑞安 数学之乡 学计馆 天算学社

    温州被誉为「数学之乡」,当之无愧;但何以享誉至此,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同一代宗师孙诒让(仲容)的倡导有密切的关系。瑞安县仲容先生(一八四八年——一九〇八年)晚年居家办学,短短几年间,在温州、丽水两区创建各级各类学校达三百余所。由于他认识到算学不仅是小学六艺之一端,而且是致用之本,对于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所以,一开头就首先创办算学专门学校。光绪廿一年(一八九五年)古历十月,邀集耆绅多人,几经商议,推定孙诒让等九人为发起人,由在京供职翰林的黄绍箕

  • 文章溫州之學代有傳人——簡介陳黻宸到林尹三代學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温州之学 瑞安之学 陈黻宸 陈怀 林损 林尹

    晚清至民国,温州文风大盛,出了一批学人,时人称之谓:「温州之学」。曾任温州府学堂监督、平阳刘绍宽曾说:「吾乡太仆孙氏(衣言)以永嘉经济之学倡,同时有求志社相应和;而能成其学派者,唯介石(陈黻宸)先生」。著名学者胡适也称:陈介石和其弟子马叙伦、陈怀、林损等人为「温州学派」代表人物。以上人物中,除马氏外,瑞安人居多数,又有「瑞安之学」的提法。二〇〇〇年,在瑞安召开的孙诒让学术国际研讨会上,多位台湾学者仍称「瑞安之学」。本文简介陈黻宸、陈怀、林损、林尹等三代

  • 文章瑞安『七·一三寇难』记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何樹鍇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瑞安 七·一三惨案 日军暴行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大战胜利六十周年。六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曾对瑞安人们犯下滔天罪行,尤其是「七·一三寇难」,更是瑞安市历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一九四二年六月中旬,日机对永嘉地区(现温州市区)一连轰炸了七天。从七月七日起连续四天对瑞安县城狂轰滥诈,被轰炸的地点包括:第一巷、大沙巷、柏树巷、横街、西门小马道、卫房宫县卫生院、喇嘛寺县田赋管理处(县仓)、道济殿西北小学等处。每日敌机四架次,从永嘉方向进入瑞安上空,四日总共投弹三十七枚,炸死

  • 文章瑞安现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4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瑞安 名胜古迹 行政区划

    中印象都会弄得一片模糊。所以,将要就道返鄕的人,心裏应先有这番准备。行政区域现况笔者原籍瑞安,然大半生是在台湾度过,对故鄕父老亲朋、田园庐墓,时萦脑际,无时或释,但事实阻碍重重,难以克服,祇得长期强忍,不想转眼之间,已溜走四十多年的痛苦岁月。最近开放大陆探亲,我便迫不及待的赶忙启程,在家鄕除探望久违的亲人戚友,也乘便到处观光,收集一些资料,提供即将大陆行的亲友,作为参考。瑞安全县行政管辖区分极为琐碎,计八个县辖区、十四个建制鎭、六十个鄕、四个片的街道办事处

  • 文章瑞安歴代名贤概述(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9-05-10
    关键字: 瑞安 许松年 孙希旦 孙衣言 明贤

    文接本刊四卷四期第38页)林府坦在瑞安县城西大街,是林增志为官时府第之遗址,原府第很大,东隣殿巷,西接金宅巷,北隣第一巷,南面府门,后府第毁废为坦,后人因敬仰其抗淸节操,遂称为林府坦,以前在竹巷口尙可看见一对石狮子和几对旗杆夹以及府基上长石板,今均建造为民房。大隐庐在瑞安县城小东门内,是因林增志避难时曾居此而得名,至今庐址已无法查考,街之面貌亦已大有改观,街名一直未变,足见人们对爱国志士怀念之情深。许松年传略许松年号乐山,瑞安县城人,身躯高大,相貌壮伟

  • 文章“二仲”先生幾位出色助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瑞安 孙诒让 黄绍箕 学术群体 地方人才

    瑞安「二仲」先生,指的是孙诒让(字仲容)和黄绍箕(字仲弢)二人,这两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之间感情深笃、交往密切。许多事情相互支持、协作。他们对瑞安、温州以至全国的学术研究,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这已经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了。但二仲先生的周围还有好几位志同道合的出色助手,却鲜为人知。如果说孙、黄是两朵鲜花的话,那么这批助手应是鲜花周围的一簇绿叶,也不应该被史册所冷遇!孙诒让的学术代表著作之一的墨子间诂,不但得到黄绍箕帮助,黄替他补说了好几处。而有一位温州人

  • 文章瑞安日寇入侵罪行记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鄭育友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日寇暴行 瑞安县志》 纪实

    六十年前,瑞安与祖国多数地方一样,曾遭到日寇飞机狂轰滥炸;良民百姓曾遭到欺凌、惨杀。为使读者永远记取日寇侵华时在瑞安犯下的滔天罪行,今特将民国《瑞安县志(稿)》【大事记】中有关日寇入侵史实辑录如下:——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三月、四月、九月、十月,均有敌机过境,扫射机枪兼施轰炸,合计死伤四人,毁屋二十余间。——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年),……六月,敌机轰炸南门外飞云亭并商店四十余间;八月,西门外小马道附近商店复被敌机炸毁四十余间。综前后两次,损失

  • 文章儒家风范 奕世流芳 瑞安南堤项氏望族名贤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陳之川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瑞安 项式家族 社会贤达 历史名人

    五代,项氏始祖道生公迁居瑞安县城,繁衍生息,绩异桑梓,乐善好施,务行实功。项氏道生公墓葬东郊凤山(万松山)之麓,位于龙凤二山间,地处”龙凤舞翔“风水吉祥之穴,庇荫子孙世代,繁荣昌盛。墓旁建有颇具规模的项氏宗祠,设神位供项氏后裔春秋祭祀。世事沧桑,解放后旧文化古迹已被拆毁,作为学校校舍。项氏家族居住的会文里巷、南堤街坊,其故居里拥有几多历史韵事,笔墨文章,斑斓纷呈。会文里,是瑞城一条文化古巷,北接新街、县前,南连南堤街,地处老县城纵轴线上,东与屏星街、所坦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