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羲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崇安寺与开利寺原是王羲之的寓宅与别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0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4-10-20
    关键字: 崇安寺 开利寺 王羲之

    国人对于书法,素极重视,王羲之是冠绝古今的大书法家,所以他的名气是妇孺皆知的。王羲之本是会稽(浙江绍兴)人,他在我们故鄕无锡却有两处寓宅和别墅,无锡城中的崇安寺,就是他的寓宅所舍建;城外洛社的开利寺原为他的别墅。尝考锡山景物略,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王羲之把寓宅舍为僧寺,名兴宁寺,宋太平兴国初,御赐额为崇安寺,入门,为天王殿,牓曰「祝圣都道场」,五个擘窼大字,铁划银钩,笔力遒劲,为王羲之亲笔所书,中为大雄宝殿,殿后有禅堂五间,藏经阁五间,阁前有一池,名墨池

  • 文章中華草聖「二右」品德的一般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夏天馬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于右任 王羲之 标准草书 《笔阵图》 法帖举例

    王羲之的字—别号)是偏安在吴楚(国都南京)东晋三朝重臣太傅王导的从子,十三岁的时候去谒见当朝的尙书左仆射(宰相)周顗,那时好像也有近时的风气,大臣高官请客筵会,爱用现烤现吃的烤肉,特别是烤牛心肉,那是专用于奉敬主宾贵客的。那天宰相家中显要宾客不在少数,但主人家亲自把第一块刚烤好的牛心肉,拣给这位才十三岁的王逸少。难怪他后来成为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于是东晋的封疆大将,雄视一方的国家栋梁之一。由此证实时人对他的称誉,说这位后生谈辩大有功力,而且草书笔势是『飘若游

  • 文章三百年争论之吾见:王羲之曾否任永嘉郡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王羲之 永嘉郡守 历史争论 史料考证

    王羲之曾否任过永嘉郡守?是温州地方史上难以回避的大事。温州地方史志《名宦传》历来皆首列王羲之。自从清初钱谦益否认其事,雍正《浙江通志》删去不录,乾隆《温州府志》不买《通志》之账,仍旧照录前志,从此争论不休。我在查核争论双方所依据的理由和资料时,发现『曾任』说是有较充分的史料依据的,『否定』说由于未见较原始的记载,以致失之武断。现在分两方面说明这一问题:一、否定说站不住脚否定王羲之守永说的主要论据有五:㈠《晋书》本传缺载:《晋书·王羲之传》生卒年月一字未提

  • 文章讀書劄記—兼答讀者問

    来源期刊:《浦東》 第8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王羲之 行书 迦陵 答读者问 读书劄记

    王羲之行书上期本刊「哈同与哈同公圆」一文中有叙及「……羣老尊之为迦陵夫人…」一段,有读者来询:迦陵夫人何意?按迦陵一词,出自佛经,全名是「迦陵频伽」,乃梵语,鸟名,此鸟之声音美妙无比,谓之仙音,经上记载此鸟产于雪山,而旦在尚未孵出,鸟在蛋壳中时,即能鸣音。楞严经上说:「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诸老尊哈同妻为迦陵夫人,亦可谓誉之极矣。(畅之)

  • 文章集王右軍書聖敎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9期  作者:王靜芝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王羲之 《集王右军书圣教》 河南先贤 集字

    唐释玄奘,历万里长程,赴印度取佛经,往返十七年之久才取经回来,又翻译了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为了赞述此事,亲自作了一篇「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李治,又作了一篇「述三藏圣教序记」。这两篇文字,为求长久流传,特勒石刻碑,共刻碑四幢:一由当时大书家褚遂良书,碑在长安慈恩寺六雁塔,通称「雁塔圣教」;又翻刻褚书,碑在陕西同州,通称「同州圣教」;又王行满书,碑在河南偃师。以上三碑都为楷书,后世习书者最重视雁塔圣教。另一碑则为行书,唐弘福寺僧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

  • 文章從鵝到鵝湖之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鹅湖 文化中心 学术研究 王羲之 农业专科学校 李光地

    编者,弄不清楚,而从源头上说,则必须从鹅说起。东晋时,有一位隐士姓龚,而不知其名。他在那山上的一个湖里养着双鹅,育子百数,后来都飞上了天。大槪那龚隐士养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吃鹅肉,而是为了欣赏,所以任鹅飞去。但如此一来,那里成就了一个大养鹅场,而鹅湖之名,也因此而得。从美学上说,鹅的线条最美,东晋人养鹅,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此与晋人爱美的气质或其所具的才性,当颇有关联,这正如晋人的清谈或玄谈一样,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所谓「羲之妙笔在鹅羣」,说王羲之用写的字换

  • 文章爲人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作者:程子榮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为人之道 王羲之教子 传统文化 佛学理论 十大恶业 故事俗谚

    都知道东晋时的一位大书法家王羲之先生,他是一位文武全才的伟人,官位右军将军,他的字値是一字千金,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游龙。他有七个儿子,个个书法均自成一家,但你可知道,羲之先生是怎样教导他儿子习练写字的?他规定儿辈各自七岁起,开始正式练字——学习书法,先描倣,次临帖,一笔一划的,一笔不苟的先从蝇头小楷开始,依次中楷、大楷、行书、隶、篆。以每人用尽十八口大缸的墨水,大中小笔磨秃各至数百千万枝以上为一期,力行不缀方可有成。请想想看这需要多久时间?在他这七子之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