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习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糊凍者粥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王壽明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民间习俗 糊涂 追溯来源 孔子故事

    在蘇北,尤其在海州地區及魯南的方言中,把粥稱之曰稀飯,或曰「糊塗」的流傳甚遠、甚廣。記得童年時母親常在晚餐時叫我們喝稖糊塗或小麥糊塗。問其「糊塗」一詞的來源,那就鮮爲人知。這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時期,從孔子在魯國曲阜創辦杏壇書院時的一個小故事說起。一天,學生顏回、曾參、子貢、子路等在一起玩耍,暢談各家最好吃的食物。子路說:「母親做的肉凍最好吃。」冉求說:「母親做的雞凍最好吃。」子貢說:「母親做的魚凍最好吃。」顏回聽之不語,後被衆人追問才漫不輕心地...

  • 文章蛇年說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蛇文化 民间习俗

    今年是農曆辛巳年,按十二生肖的說法,今年屬蛇年。中國人曾經對蛇很崇拜。古代神話傳說中,從開天闢地的盤古,到人類始祖媧女、伏羲,再到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不是「龍首蛇身」,便是「人首蛇身」。作爲中華民族象徵的龍,也是一種以蛇爲主體的圖騰形象。然而,人們並不喜歡蛇,由於毒蛇能傷人,毒蛇和無毒蛇又很難分辨,故談「蛇」色變。因而民間俗語和成語典故中,凡涉及到蛇的,大都是貶義詞。如:「蛇蠍心腸」、「毒如蛇蠍」、「蛇心佛口」、「打草驚蛇」、「虎頭蛇尾」、「牛鬼蛇神」、...

  • 文章客家人與客家民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陳建中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民歌 客家文化 地区民间习俗

    客家人原是中原古老之漢民血族,其先民自中原數歷遷徙分居南方,至今仍能保持傳統之語言、禮俗、習慣,在徙居地另成一系,南方人遂稱其爲「客人」,亦稱「客家人」。根據學者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早在秦朝就有少數戍卒南來,之後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事變、宋室南遷、元兵入主以至滿淸犯境及淸朝廣東西路事件、太平天國起兵等影響,而有多次的大遷移,成爲再由南方分遷東南、西南,以至國外各地區,而遍及世界了。客家人秉性保守,語言、生活、禮俗、志節,猶多中原古風,由於迭經離亂,更養...

  • 文章雲南火把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禹克坤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云南火把节 历史记载 民间习俗 历史传说

    那年夏天,我在雲南,與白族同胞共渡了喜慶的火把節。火把節在史籍中稱爲星回節。太平廣記引玉溪編事稱:「南詔以十二月十六日謂之星回節」。原來,白族無文字,習用漢字記白語音。白語稱木柴爲「希」或「薪」,稱火爲「回」。所以「星回」即「火把」意。但是並非十二月十六日,而是陰曆六月的廿四或廿五日。明胡蔚本南詔野史云:「羅閣乃預建松明大樓祀祖於上,使人諭五詔曰:『六月廿四乃星回節,當祭祖,不赴者罪』」。明謝肇制滇略云:「阿南(南詔酋長夫人)引刀出,令火熾,焚夫衣,引刀...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