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救国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雨農之《楊瑞鱣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杨瑞鱣堂 杨雨农 慈善 救国

    “鱣堂”者典出《後漢書·楊震傳》。然世事滄桑,古宅和巽園均無存矣。今楊公之孫瑞津先生出于孝思,追念先德,特屬予制此巨印以留子孫永寶。

  • 文章我与陆理事长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何尙時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陆容庵 自卫同盟 抗日救国

    本會理事長陸容庵兄,秉性純厚,待人誠實,嚴辨公私,不稍假借,勤業任勞,不習自逸,聲色之娛,一無所好,節衣縮食,周人急難,治家嚴謹,敎子有方。(公子陸繼國美國南達可他大學電子,碩士服務於美國洛杉磯電腦公司,女公子陸臺琍,美國長堤大學營養碩士,服務於美國洛杉磯蒙德利城甲菲德醫院)自接任本會理事長以來,會務發展,有聲有色,深得父老兄弟姊妹們所愛戴。其熱忱卓行,在各期浦東鄕訊中已有詳實之報導。本人與陸兄相交六十年,知之較深,在八年抗戰期間,患難與共,對於陸兄之不...

  • 文章美国华侨航空救国的事蹟(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伯驥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美国华侨 航空救国 航空运动 航空教育 航空救国会

    一、前言自民国元年起,美国华侨靑年们对航空飞行术,渐感兴趣。中国国民党美洲总支部创立美洲飞行学校,首开风气,为航空设校的嚆矢。厥后靑年成立学会以硏究,或进航校以肄习,或组班结社以训练。此新兴学术,虽未被侨社十分重视,捐赀支持,但靑年们志趣,特别有此倾向。民国十年以后,学习航空的风气,更益形展开。民国十七年突有济南惨案,继之以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美国华侨爱国心切,蒿目时艰,拒日会、后援救国会之组织,遍于全美,慷慨捐输,以接济白山黑水之义勇军,筹款殆无虚日

  • 文章張之洞湖廣總督任内之建樹(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5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湖广总督 武备学堂 实业救国

    張之洞先生字孝達、號香濤,又名曲江,又號無競居士,別號壺公抱冰。生於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世居山西洪洞縣,歷經小考、鄉會試、殿廷諸試,才思敏捷,融會典籍,博聞強記,會通古今,明於治要,下筆神速,所以見諸行事。為官數十年,清風亮節,廉潔正直,其後人咸謂張氏為晚清名臣,以事功學術,當推第一。本文摘自張氏後人張秉鐸著張之洞評傳,由台灣書局發行者。(附註)

  • 文章歷史資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孫中岳、趙伯英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蔡子民 科学救国 演讲词

    的过少,汽车的时缺,无线电的常坏,兵工厂的不全以及募兵制的结果,兵士大多无科学知识,都是失败的因素,不过这次战争的结果我们却得着两个教训:㈠奋起抵抗,被压迫民族的中国,能够拼命地和强有力的日本战了一场,尤其是在吴淞一带一战,完全肉搏撕杀,确予世界各国一个很大的惊佩,我们兵士坚苦耐劳,和不怕死的精神实在値得外人赞美,所以不抵抗主义是自亡之道不足取效,要想挽救国危,非大家一致奋起抵抗外侮不可。㈡科学救国,科学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应以科学救国,但须充实准备,因为孟子

  • 文章國軍先烈盧醒將軍家史在抗日戰爭中立下的豐功偉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李多利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卢醒 军事生涯 抗战救国 功垂千秋

    我丈夫盧醒原名永華字煥然,以銓軍籍,避同名,乃更名盧醒(字醒之),係湖北省天門縣人。淸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出生在天門縣,漁薪河、小盧灣,父親盧文海,是一個頗有文學天才的秀才,在鄕里,是一個淸苦的塾師,家中無有田地,僅有一小棟乾打壘的老屋,作爲他任教私塾的場地,他在淸末時期,曾赴考,被錄任職長江流域七省巡閱使署赴任時,因患急性絞腸痧病逝,盧醒時年三歲,父親去逝後,留下他母汪氏及兩個姐姐,均係農村婦女,生活十分貧困,盧醒無以爲生,幼時,卽跟隨在天門縣城,洗...

  • 文章廣西普及教育運動與抗戰(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雷沛鸿 抗日救国教育 爱国精神

    一、前言广西普及敎育运动主要以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至二十七年间的国民基础敎育运动,以及民国二十八年所实施的「成人敎育年」为范围。这个运动的推动投计者为雷沛鸿先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工读期间即致力于敎育救国的探讨,民国二十二年,应李宗仁之邀请,返回广西,主持敎育行政,获得李宗仁充分授权,自是年起在邱昌渭先生辅翼下,即大张旗鼓的在广西全省范围内推行普及国民基础敎育运动,谋有以明耻敎战,相与效忠于民族自救运动。自「九一八」事变后,次年又

  • 文章戊戌後的康有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徐高阮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后期思想 “物质救国论” 康有为 戊戌变法

    的思想,尝试拟定了他在维新运动中还不能设想的成系统的计划。他这些计划是为他心目中的一个立宪或虚君制的帝国预备的,然而他在辛亥革命后也曾郑重对国人陈说他宿备的种种意见,只在局部上略加变动,作为巩固新建的民国的必要方法。他虽然在看到民国的破裂时枉作了一个失败的复辟的主谋一份子,但在这悲剧性的一幕之后他还热心再提出他的建设性的救国理论,那在他看来是民国必须采取的。有为的这一切思考和计划,他的一切说明这些思考和计划的努力,在当时和以后几十年来都简直得不到一般人的理会

  • 文章讓國民黨再擦亮「中華民國」的招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革命往事 抗日救国 台湾政情

    民国三十八年的双十国庆,天空是灰暗的。中华民国由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的兴衰盛亡,中国国民党更是责无旁贷。民国三十八年一月,蒋先生即以国民党总裁的身分,思考党的改造问题,求根本救国之道。此时国民党抱定一个信念,即由东海之滨的台湾,策划民族的复兴,必将底于成功。本此精神,国民党如浴火的凤凰,在台湾重生,并创造了国史上可贵的台湾经验。正因有了国民党,中华民国才不止于三十八年,我们今天也才能够迎接九十一年国庆。国民党再造民国之功,就像青天白日一般,照亮在世人眼前,谁能

  • 文章駁正王松林鄕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劉壽山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参加北伐 抗战救国 保国卫乡 遭到攻击 力证清白

    政府及地方人士不洽。暗中派人与华北敌伪特务机关及治安单位洽妥,发表李逆为「华北皇协第一军长」。时胞兄乐仙奉命兼代第三行政区专员,驻林县合涧鎭。于廿七年二月初,李逆叛变投敌之先一日电合涧区长孙新科,以紧急要公需面商,嘱转告往晤。至则将其投敌全盘计划说出「……一、曲线救国,籍以扩充实力。二、李英编为第一师、吴朝汉第二师、留第三师由您(指胞兄)率所部编成之。三、即日移师安阳水冶鎭附近编组待命……」。当时胞兄听如晴天霹雷,大惊失色,曾慷慨劝说:「……抗战将进入第八个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