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事共返回1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與《江西文獻》結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吳劍豪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读者故事

    2007年,我收到台灣舅舅鄒陵基的210期《江西文獻》。第一次看到台灣刊物很是興奮好奇,我迫不及待的從頭到尾翻了一遍。總覺得豎式排版有點不習慣,很多繁體字看不懂,文風格調也略有不同。但只要認真上下前後的品讀,還是能讀懂。它內容十分豐富,全是江西的當代人物、山水地理、文化、文藝、探親旅遊等。有些文章大陸是看不到的,是一本很好的刊物。從這次以後,我先後收到舅舅寄來《江西文獻》十本;除了自己及家人閱讀外,還傳給身邊的同事,親朋好友,大家輪流閱覽。與此同時,我還把宜黃...

  • 文章陸凌霄史事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陆凌霄 民间故事 历史考证 故事流传原因

    在灌云县,特别是以伊芦山为中心的四鄕八鎭,广泛流传着「打败天下无敌手,不打小浦陆凌霄」的民谣,传诵着陆凌霄拖井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陆凌霄不知生于那一年代,但知他是板浦鎭小浦村人。在过去,以伊芦山为中心的鄕村,由于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地势较海平面为低,地下水含有浓郁的盐份,苦涩异常,不能食用。居民的食用水都要到伊芦山的山脚下挑水吃,长期如此,十分辛苦。伊芦山北侧六神台下,有一口山泉叫「公奇井」,甘甜可口,煮沸后又没有水垢,深受百姓喜爱。一天,小浦村

  • 文章成语故事左袒右袒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建山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成语故事 史记 历史

    裸露身體叫做袒,如兩國相爭,失敗的一方向勝利者肉袒謝罪以降便是。由於漢絳侯周勃曾用左袒、右袒來測驗軍心,所以後人謂偏助一方曰「左擔」或袒護,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叫做「不爲左右袒」。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呂后本紀。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曹姫所生,次子劉盈(卽惠帝),呂后所生;戚夫人趙王如意;薄夫人生代王恆(卽文帝);其餘梁王恢、淮陽王友、淮南王長、燕王建均爲諸姬所生。惠帝生性仁慈,懦弱無能,劉邦認爲太不像自己,恐怕壓服不住一班功臣,所以屢...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背景故事 民间传说

    五、上金县1上金县歴史沿革上金地居广西省之西南部,地形狭长,东南部跨左江南、北两岸,西北部与安南接界,北接雷平,东隣崇善,南界龙州与两明。县治旧名窰头墟,居明江下游之东北岸,西距龙州约四十五华里,明江自东南曲折而来,至此作一S形,始与龙江汇合。考县境原为上龙土司与金龙峒地合并而成,于民国十七年设立上金县。2上金县的名胜古迹①紫霞洞 洞在明江西岸之厢山上,地属龙津,但距上金县治仅四里,近在咫尺,极负盛名,洞在半山,沿石嶝登山,夹道草木丛生,枝叶掩昳,幽雅

  • 文章簡體字與正體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朱昊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简体字 正体字 故事

    该是学生见识差,琵琶原不同枇杷,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当年的中国,一般都是交通不便,多数是步行。而且中小学都很稀少,大学都在大都市。因为交通不便,及中小学稀少,所以我上中学时,多数的学生及老师是住在学校的宿舍。当年我的老师说了一个别字的故事。说,有一个住校想买一把琵琶,而写信回家,请家中寄钱来,只是,他将琵琶写成枇杷。不久,他家中差人挑来一百多斤的枇杷,并说家中的枇杷已成熟。何必花钱去买。而且一把枇杷请同学吃,未免显得太寒酸,所以挑这一担枇杷请

  • 文章文彥博與包拯情誼深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晉興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文彦博 包拯 相知故事

    文彥博,宋,介休人,字寬夫。仁宗時進士。慶曆末累累官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潞國公。熙寧時,爲王安石所惡,引去,拜司空,節度河東,尋以太師致仕,居洛陽與富弼、司馬光結「洛陽群英會」,時稱盛事。卒年九十二,賜忠烈。歷事仁、英、神、哲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年,世稱賢相,有「潞公集」。包拯、宋,合肥人,字希仁。性峭直,惡官吏苛刻,務敦厚。舉進士,仁宗授龍圖閣直學士,歷知開封府,遷右侍郎中。立朝剛毅,卒諡孝肅。文彥博著的「潞公集」內有「寄包兼濟拯」律詩云:「締文何止號如龍...

  • 文章重建旌阳祠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王安石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旌阳祠 旌阳祠志 传说故事 许逊

    宋王安石自古名德之士,不得行其道以濟斯世,則將效其智以澤當時,非所以內交要譽也,亦曰士而獨善其身,不得以謂之士也。後世之士,失其所宗,糜爛于章句訓傳之末,而號爲頴拔者,不過利其藝,以干時射利而已。故道日喪,而智日卑,于是有不昩其靈者,每厭薄焉,非士之所謂道者,名不副其實也,亦以所尙者非道也,嗚呼!其來久矣。晉有百里之長,曰許氏者,嘗爲旌陽令,有惠及于邑之民,其爲術也,不免乎後世方技之習,如植竹水中,令疾病者酌水飮焉,而病者旋愈,此固其精誠之所致也。而藏金...

  • 文章呂不韋任秦國相國始末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吕不韦 秦国相国 史料故事

    呂不韋自以爲聰明,爲賈時在邯鄲認識秦國安國君太子質於趙的子楚,,認爲「奇貨可居」而當上秦國相國,殊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而嫪毒案發生後,不韋恐誅連,飲酖而死,請詳閱謝昭男教授所撰一文,便知呂不韋任秦國相國由來,本文毫無隱飾,且文字優美,相信讀者喜歡閱讀。呂不韋(西元前?二三五年),秦時陽翟人,生年不詳,死於始皇十二年。初爲大賈,販賤賣貴,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二年(前二六五)安國君爲太子,其男子楚質於趙;居處困不得意。不韋賈邯鄲,見之而曰:「此奇貨可居!」乃...

  • 文章極短篇 驕主馭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弓夫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骄主驭民 朱元璋

    朱元璋得天下之後,常微服私訪,一次混在長江古渡口赴京趕考的讀書人中。一書生爲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出口成詩一句:「燕子磯兮一秤砣。」衆人一致稱好!可是誰也未能接得下去,朱元璋含笑不語。一書生見狀,上前請敎,朱說:「這有何難?」大家一起圍了過來,想聽聽他的妙句。朱接道:「長虹作杆又如何?」稍頓,低聲:「天邊彎月是掛鉤」,轉昻揚:「稱我江山有幾多!」其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然而,後來《鳳陽花鼓》所描繪的「江山」並不美妙:「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

  • 文章糊凍者粥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王壽明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民间习俗 糊涂 追溯来源 孔子故事

    在苏北,尤其在海州地区及鲁南的方言中,把粥称之曰稀饭,或曰「糊涂」的流传甚远、甚广。记得童年时母亲常在晚餐时叫我们喝稖糊涂或小麦糊涂。问其「糊涂」一词的来源,那就鲜为人知。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时期,从孔子在鲁国曲阜创办杏坛书院时的一个小故事说起。一天,学生颜回、曾参、子贡、子路等在一起玩耍,畅谈各家最好吃的食物。子路说:「母亲做的肉冻最好吃。」冉求说:「母亲做的鸡冻最好吃。」子贡说:「母亲做的鱼冻最好吃。」颜回听之不语,后被众人追问才漫不轻

共165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