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川文物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十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山川文物 古迹简介 历史背景

    吴。递邅变迁,到了五代,属楚,宋将孟陵、戎城并入苍梧,属梧州苍梧郡,元为梧州路治,明为梧州府治,淸因之,民国后改为县,直隶省府。县属在昔称为瘴地,人迹稀少,今则人口稠密,村落错落,寒暑气候,已非昔日可比,惟燠多寒少,隆冬间有微霜,大抵夏天气温最高摄氏三十七度,冬天最低三度,四五六为雨季。县属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广西较为富庶的县份。2苍梧县的名胜古蹟一、桂江春泛 桂江又名府江,俗呼为抚河,由桂林漓江顺流而下,经平乐昭平,至筋竹,而入苍梧县境,与

  • 文章廬山溫泉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庐山 温泉赋 山川文物

    高岗,俯平川,缅前朝,惊巨变,慨然兴感而赋焉。惟夫丹崖翠壑,岂止蟠蜒于西北;飞漫流泉,间相辉映于东南。爪踏三溪[1],尽揽湖光山色之胜;虹饮幽涧,斜萦醉石濯缨之崖[2]。村舍平畴,仿佛渊明采菊之世;高网曲径,依稀康乐翻经之台[3]。董奉救人[4],春色犹满乎杏林;羲之舍宅[5],金轮常转于古刹。况乃琉磺化融于地底,泉眼自开;膏液泽惠于人间,汤池初筑。古谓之灵,岂偶然哉!迨乎桃源再现于当今,五柳垂青于栗里。公路新开,连通昌九高速;灵汤重煦,招引四海佳宾。增钻井

  • 文章曲阜孔廟的兩大奇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曲阜 孔庙 两大奇迹 趣闻 山川文物

    曲阜的孔廟,佔曲阜縣城將近三分之一,從曲阜城南門進去,二十公尺左右,就是孔廟的正門,正門很大,正門兩側有邊門,正門常年是關閉的,除了歷代帝王來祭孔的時候正門才開,據說民國年間,蔣總統去過孔廟,是開正門的。再往裏走,孔廟是一個院子接一個院子,一共七或八個院子,從正門往裏都是用大塊石頭舖的路,光滑平直,第一、二個院子的路很長。路的兩邊都是很高的松柏,和不知道名字的樹,可以說是古木參天。廟週圍是用石頭和磚砌成很高的墻。正廟前面這個院子有東西兩個側門。是貫通曲阜...

  • 文章卽墨與靑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即墨 青岛 故乡回忆 历史集萃 山川文物

    趙書堂先生,卽墨縣人,現年六十一歲。民國二十五年畢業於天津國醫專修學院,自此行醫於靑島。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戰。三十七年考試院醫師考試及格,三十八年來臺執行中醫師業務於彰化,受聘爲彰化縣針炙學會診斷學講師,彰化縣中醫師公會醫葯敎育委員會主任委員,著有「中醫診斷學淺釋」一書。

  • 文章香港之三山國王廟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三山国王庙 史料考证 山川文物

    香港區內,廟宇頗多,所祀奉之神,亦因地區居民而異;各區居民多分別自國內遷徙而來,故所祀奉之神,亦多有就原地習慣所拜祀,如「三山國王」者,乃潮州揭陽縣客藉人士世代祀奉之山神也。據故老傳云:「三山國王」者,卽鎭衞鼎峙於潮州揭陽縣境內之獨山、明山、巾山之三位山神。隋時,三神出現於巾山,自稱昆季,受天命分鎭三山;其後,鄕民於巾山之麓,置祠合祭。唐元和十四年(西元八一九年),潮州刺史韓愈,以霪雨危害田稼,因禱於三山神,並命屬官「以少牢致祭,並祝以文」,名祭界石文;...

  • 文章萬載古戲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万载 古戏台 山川文物 方志谱乘

    地處贛西偏北邊陲的萬載縣,是一座具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吉祥的城池,有著悠久、濃厚的文化積澱。據舊《萬載縣誌》載:「若夫按月節序,元旦之拜年、元宵之花燈……端午之競舟、七月花燈會、八月禾苗戲……」足見,萬載城鄉的戲曲活動,十分頻繁且又活躍。為此,萬載為演戲而建有的古戲台也就很多,大都始建於清嘉慶(一七九六~一八二〇年)年間,分布在全縣各鄉各鎮,總計有七十九座。其中,康樂十四座、株潭三座、潭埠三座、三興五座、茭湖三座、鵝峰三座、黃茅四座、高村三座、白良...

  • 文章臨川文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李瑩瑩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临川 文塔 山川文物 历史底蕴 名人贤者

    臨川文塔是臨川的一大景觀,坐落上頓渡的中洲公園。中洲公園是個船形小洲,坐落於傍城而過的宜黃河中,四面環水。園坐水央,塔在園中,塔頂高聳,巍峨雄壯,驕陽照耀,熠熠生輝;風吹雲飄,塔鈴叮噹,鳥鳴聲聲,如聞天籟;登上塔樓,俯觀中洲島,蒼松勁柏,草木扶疏,滿目蔥綠,猶如翡翠推出;遠眺縣城,福擁汝水,狀如鯤鵬展翅,勢若孔雀開屏,宜黃河水碧波蕩漾,加之飛架東西的龍津大橋與之交相呼應,真是風景迷人,勝於杭州西湖。美哉臨川,鍾靈毓秀,壯哉臨川,拔萃群雄。臨川文塔一遊,可...

  • 文章旅遊集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旅游集锦 北京故宫 安徽黄山 山川文物

    近兩年來,離崗在家,曾隻身外地旅遊觀光,以愉悅身心。去過北京故宮和安徽黃山,受益菲淺,現擇簡其兩處狀觀景色,奉給海內外讀者朋友,願與共賞。一、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據歷料記載曾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登極,它是我國六朝故都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列爲《世界遺產名錄》。故宮是明代第三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於一四〇七年開始修建,歷時十四年。它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南北九六一米,東西七五三米),...

  • 文章讀「清初于七之變軼史」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清初于七之变轶史》 读后感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山川文物

    讀山東文獻十一卷一期周紹賢先生「淸初于七之變軼史」,使我對于七之變的種種疑問,已豁然冰釋。于七是我故鄕家喩戶曉的人物,余世居鋸齒牙山山麓,距離于七出生地唐家泊僅廿華里。幼聞我祖父言,傳說當年于七和淸兵作戰時使用一口大刀,騎着一匹棗紅馬,馳騁於荒野,銳不可當,殺淸兵如切葱,曾數度到我的村莊西頭場園裏,在石礅上磨去大刀上的血跡。村人都藏起來,無敢近前者。後來他退守鋸齒牙山,憑天險抵抗,這時戰爭最爲激烈。淸兵死傷無算。適天降大雨,血隨澗水而下,河水爲之染紅,順...

  • 文章媽祖廟在烟台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宋玉娥 王茂盛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烟台 妈祖庙 历史渊源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大规模的淸淤过程中,发现了三艘古代沉船,其中最长的一艘是我国目前发现最长的一艘古船,「经初步断代可能是元末明初,船的用料多为南方优质木材,船板用杉木、桅座、舵、承座用楠未、首柱、尾龙骨用樟木,主龙骨用松木,这与文献记载与我国南方造船用料相合。」「该船出土的瓷器,元代福建民窰为数不少。」[2]由此可见,古登州港在元代已经是海运必经之地,而且与福建有关密切的关系,在南北航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代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设立寨、墩、卫、所,烟台设奇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