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将士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族英雄——侯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吳廷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侯鬲 将士 传记 诗词

    七百多年前,在半壁江山的南宋理宗王朝时代,有一位忠勇抗敌的将士,孤军与敌人苦战于围城下,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一家七口也被杀害。这位民族英雄,而且能诗,所作大都反映民间疾苦,社会动乱之什,绝非无病呻吟之作。然而这位能文能武,足以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生前既不有名,九百年后,除了故鄕人知道一点外,实在寥落的很。这位英雄叫侯鬲,是乐清人。《宋史·列传·忠义》[1]里有传:「侯鬲字道子,温州乐清人。三贡于鄕,两试转运司皆第一。以武举授合浦尉,柳城令,侍卫步军司

  • 文章缅怀忻口战役阵亡将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董振歐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忻口战役 缅怀阵亡将士 抗日战争

    靖国神社」悼念战犯亡灵,想成为军事大国,复活军国主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重温「忻口战役」的沈痛教训,缅怀为国捐躯的五万将士,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有深远的意义。忻口战役是当时在华北地区进行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将军担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担任前敌副总指挥,忻口正面战场两个集团军、八个军、十三个师、三十二个旅

  • 文章(附录)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鄒魯謹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公祭 建国粤军将士 重修墓碑

    抗战胜利还都之年,首届国民代表大会,开会于南京适当制宪建国之期,追思创造民国之不易,粤省代表及在京人士,遂公祭建国粤军将士于莫愁湖畔。视碑残墓毁,蔓草丛荆,沦为乡人饲鸭之场,乃倡议修理,并公推前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先生蔵其事,三十六年冬,国民政府蒋主席,及粤省政府拨款至,即于民国卅七年元月庀材兴工,以原有三十三墓,分修不易,于是合成一冢,将原有墓碑封于冢内,另附大碑于其前,中书建国粤军阵亡将士之公墓,其旁书姓名,其得五十三人,因墓碑损毁,而失名者八人

  • 文章赣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吳劍眞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缅怀先烈 将士纪念碑 抗日战争

    吴剑眞撰题·文昭录存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犯我芦沟桥,我中央当局,为求民族生存,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及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计,乃昭吿国人,奋起抵抗,幽燕震荡,骎及东南。夫敌处心积虑以谋我,今挟其数十年经营积蓄之利器,以逞其凶顽,强暴残酷,蔑以加矣。我忠勇将士,爱国健儿,擐甲执兵,争先恐后,血肉横飞弗顾也,肝脑涂地弗惜也。盖其奋扬国威,摧挫凶燄,忠勇壮烈,诚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流风所播,历久而士气愈坚,人心愈奋,战争形势,益有利于我,光复河山,复兴民族

  • 文章張自忠將軍抗戰殉國 彪炳殊勳爲歷史增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3-08-20
    关键字: 张自忠 抗战殉国 蒋介石 《全国将士书》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豫鄂之役,襄阳南瓜店督战,受伤不退,壮烈殉国,时年仅五十岁,举国同悲,将士痛哭。当将军灵柩于五月二十八日运抵重庆时, 蒋委员长亲率文武官员前往致祭,下为蒋委员长悼张将军而勉全国将士书:张总司令荩忱殉国之噩耗传来,举国震悼,今其灵柩于本日运抵重庆,中正于全军举哀悲痛之余,谨述其英伟事蹟为我全国将士吿。追维荩忱生平与敌作战,始于二十二年喜峯口之役,迄于今豫鄂之役,无役不身先士卒。当喜峯口之役,歼敌步兵

  • 文章扫墓诗——献给抗日阵亡将士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楊天章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扫墓诗 抗日阵亡将士 诗词歌赋

    云山苍苍,翠峰如屏;溪水琤琤,如鸣玉琴;清明时节,百卉滋荣;垄亩腾辉,形势喜人;不忘先烈,御侮精明;保我中华,得其长存!敬贤师生,奔赴园陵;悼我将士,欲效精神!雄哉我军,抗日战争;跋山涉水,横扫敌军。八年奋战,中外震惊!驱逐日寇,滚回东瀛。功高日月,气撼乾坤!保卫华夏,永为世钦!战场逝者,凛凛如生!高墓凌空,祥集彩云;长松千尺,灵芝九茎!著之简册,昭如日星!以示神州,国不可侵!伟哉烈士,民族菁英!生自谁家?长在何门?参军参战,地动天惊!台儿庄上,寇败如崩

  • 文章重立豐碑壯苑容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舫山碑苑 同安第二中学 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前言:一九四〇年秋,马巷各界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竖碑于后亭墓前左侧,以表崇敬,并慰忠魂。遗憾后废。今喜同安第二中学诸贤独具慧眼,觅拾此碑,重立于校内新辟之舫山碑苑,供人瞻仰,教勉后昆。余感于斯,赋诗一首于下:钩沉历史识英雄,重立丰碑壮苑容。先烈回眸堪慰笑,犹敎后辈学遗风。同安第二中学新辟舫山碑苑落成喜赋七绝三首弘扬国粹千秋业,开辟碑园一代贤。翰墨香人人尽醉,舫山添彩更新妍。四海书家数上流,刚柔肥痩各千秋。龙翔凤舞飞神韵,满目琳瑯不胜收。高楼大厦寻常事,弦

  • 文章抗戰史蹟文獻選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蕭慶謙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中原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档案资料

    迨抗战胜利,正拟整理记录,笔之于书,以彰烈士忠勇;不意**包藏祸心,竟乘国军复员之际,纠众叛乱,祸国殃民。国军复员不得,飮痛挥戈,兴师讨贼。南征北战,东迁西移;涉水跋山,风吹雨击;以致阵中所记史料,率多散佚。欲写作而无由,徒抚笔而叹息。顷以寄寓浸水,卜迁新居,检视行囊,偶于书筐,得陆军独立第一纵队中原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序一文。塔序文字部份拓本一份,纪念塔战地长官题词照片四张,喜出望外。以事关抗战史蹟文献,爰辑录之,公诸同道,用彰既往,而励来兹焉

  • 文章國民黨新桂系(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0期  作者:石齊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国民党新桂系 抗日战争 档案资料 战争纪实 将士名录

    阻止其进犯。八日,日军占领枣阳,十日再占湖阳镇和新野,十二日又夺取了唐河,并一度占领南阳。八日,高城日军向厉山阵地发起进攻,守军第八四军与敌展开激战。日军指挥官冈村甯次见进攻发展顺利,遂令驻信阳的第三师团第二十九旅团向桐柏进攻。第八十四军节节抵抗。十三日,中国军队增兵南阳,先后克复唐河、新野。十五日,各路援军发起攻击,经三日激战,重创日军。日军因苦战多日,疲惫不堪,遂向东南退却。十九日,中国军队收复枣阳。二三日,收复随县,随枣会战结束。此役,中国军队经全军将士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