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立历史博物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艺苑珍奇国立历史博物馆秦文化特展真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秦文化 展览

    (注:銅車馬/春秋·秦 陶/171公分/265公斤 出土地點:陜西省臨潼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注:秦公鎛/春秋·秦 青銅/通高75.1公分 身高53公分 舞寬30.426公分/62.5公斤 出土地點:陜西省寶雞縣太公廟村)(注:跪射俑/秦代 陶/通高122公分/117公分 出土地點:陜西省臨潼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注:騎兵俑/秦代 陶/通高184公分/186公分 出土地點:陜西省臨潼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注:玉璜/春秋·秦 玉/長6.3公分 寬1.8公分 厚0.3公分/9.6公克 出土地點:陜西省寶雞市益門村二號墓)(注:銅車郡虎...

  • 文章國立歷史博物舘暫借河南古物清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 古物 清册

    一、教育部令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四月廿四日臺(四五)社字第四七〇四號受文者: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事由:爲河南博物館運臺古物移送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整理陳列一節特飭該館與李敬齋先生逕洽並從速點運來舘整理陳列由。一、査河南古物一批前經本部搶運來臺交由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在案茲爲利用上項古物起見經洽准河南旅臺人士同意交由該館整理陳列該項古物主權仍爲河南省所有幷由原管理人張君克明協助保管。裝運時妥善包紥勿加重損害並與中央文物採時同等防空措施。二、除飭國立...

  • 文章國立歷史博物舘暫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 古物 清册

    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破为大小二十四块。天字13号,编钟,一件,此箱共计十三件,「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未编号壶盖一件方壶口破铜片一块,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未编号壶盖一件方壶口破铜片一块。原箱号:七分类号:二经点总号:二物品原号:天字2号,特钟,一件,新郑,「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悬纽折断上部,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悬纽折断上部。地字27号,爵,一件,洛阳,破缺附三块,「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鎏缺,四十五

  • 文章國立歷史博物舘暫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古物 清册

    一件。宙字483号,素陶马人,一件。宙字465号,绘彩马,二件,(465之2)。宙字36号,绘彩马,二件。宙字37号,绘彩马,一件。「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陶俑明器大部份均已破碎混乱仅一二件完整,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以上466 465 275 483 465 46536 37计七号十一件仅465之一、二及466计三件略损可展余均破碎如上栏所载。此箱共七号十一件。原箱号:五一分类号:一一经点总号:二十二物品原号:宙字56号,三彩文人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古物 清册 甲骨文

    第三類甲骨文原箱號:三十五。分類號:一。經點總號:二十九。名稱:有字甲。物品原號:⒈黃一字第一組1—10號。件數:十件。原附註:殷墟有字甲片。「河南博物館運台文物淸册」原列經點情形:有字甲二六七組無羈(一至二六六三號)由各組內散落者大小十七片。⒉黃一字第二組11—20號。件數:十件。「河南博物館運台文物淸册」原列經點情形:另包附入箱內原有第三十五箱目錄一册取出參考。⒊黃一字第三組21—30號。件數:十件。⒋黃一字第四組31—40號。件數:十件。⒌黃一字第五組41—50號。...

  • 文章臺灣地區史前文化與大陸為同一系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台湾史前文化 国母山 国立历史博物馆

    研證臺灣史前文化與大陸文化的關係,國立歷史博物舘王宇淸舘長率領的臺南國母山考古隊,九月八日滿載而歸。他們帶回來約六千件石器和陶器,進一步證實了臺灣文化與大陸文化是同一系統。這個考古隊,從上月二十八日開始,在臺南官田鄕隆田的國母山,挖掘了十天。王宇淸說:在出土的器物中,初步估計約六千件,有石器和陶器兩類,石器中包括石刀、石斧、石鏃等。陶器中有紅陶與黑陶。紅陶多是繩紋陶、網紋陶及羽狀紋等。其中最完整的,是一隻紅陶的猪,四寸長,二寸高,耳朶、尾巴完完整整,是非...

  • 文章國立歷史博物舘籌辦「客家文物藝術展覧」計劃綱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客家文物艺术展览 计划纲要 展品

    一、定名:「客家文物藝術展覽」。二、宗旨:國立歷史博物舘鑑於「客家」同胞,遍佈我國西南、東南各省,及世界各國,艱辛創造,卓然有成,其語言、風俗、習慣,每多優良古風,而大義大勇之毅力,與民族正氣之表現,往往可歌可頌,發爲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光輝。茲以客籍同胞積極策劃於民國六十二年擧行世界客家大會於復興寶島臺灣,加強團結,有裨復國建國的歷史使命之完成。本舘特策劃同時擧辦「客家文物藝術展覽」(以下簡稱本展覽會)用期擴張效果。三、展覽期間:訂於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月...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