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贤传记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感念秦故主席德純將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王國璋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秦德纯 名贤传记 感怀悼念

    秦故山東省主席,紹公鄕長——德純上將逝世迄今已三十年餘了。筆者因係紹公之小同鄕,加以又是世誼晚輩,因此對他獨有一份感懷之情,無時或釋。紹公是抗日名將,曾指揮喜峯口及盧溝橋兩役,而名聞天下。其生平事蹟,已刊載其自傳「海澨談往」(五十一年九月印行),與其「逝世週年紀念集」(五十三年九月七日印行)中,此外亦散見他在「傳記文學」一卷各期中所發表的文章,可謂詳盡,不需筆者再重複敍述。謹將個人對紹公瞭解的一面,撰成此文,以示追思與懷念。秦德純小傳(一八九三—一九六三...

  • 文章元代四大名醫之一——義烏朱丹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葛德閎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朱震亨 元代名医 名贤传记

    一、耕讀世家,浙東望族朱震享,字彥修,浙江省義烏縣南區離縣城四十里赤岸人。出生農家,幼讀儒書,赤岸村環山帶水,村邊有一大溪,源從金華、永康、義烏三縣交界之五指山,八寶山兩山分水嶺而出,源遠流長,平時溪水淸濂,雨時溪水丹赤,該溪名「丹溪」,震享中年長於醫術,人皆尊其爲丹溪仙,老年更有丹溪翁之尊稱,朱震享隨自號「丹溪生」。幼時性情爽朗,富理解力,聞一知十,文思敏捷,日記千言,讀書過目成誦,文章詞賦,可刻燭以待,一揮卽成。有俠義之氣概,恥居人下,溫文爾雅,氣宇...

  • 文章河南先賢詩聖杜甫(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8期  作者:劉紹唐 出版时间:1988-08-30
    关键字: 杜甫 河南先贤 名贤传记

    代宗永泰元年四月,(七六五年)嚴武卒於任。繼任郭英乂,爲人粗暴,對文人無禮,無能剌謁,乃遊東蜀夔州等地,依高適,旣而高適卒。加以崔寧殺英又,楊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亂,故杜聖於代宗大曆三年(七六八)偕眷乘舟出三峽,擬先在荊楚避亂,再返洛陽。(一說擬去郴州依其舅父崔偉),故其於所經各地,又寫名詩多首,爲千秋所樂誦,茲選數首:旅夜書懷詩:(五律)係永泰元年(七六五)五月離成都乘舟東下,經渝、忠,一帶時所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濶,月湧大江流。名豈文...

  • 文章富弼辦外交堅靱不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9期  作者:龔弘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富弼 河南先贤 名贤传记

    宋自開國以來,北面即有強鄰契丹(後稱遼)壓境,使宋太祖未有袵席之安。他曾於視察其內藏庫(又稱封椿庫)時對近臣慨然說:「我以二十匹絹,購一胡人頭,彼精兵才十萬,止費二百萬匹絹,則虜盡矣!」可惜他說了未及做。宋太宗沒他哥哥愼重,乘攻滅山西的北漢餘威,驅軍攻薊燕契丹佔地,先後遭遇高梁河、歧溝關、陳家谷之敗。從此宋遼間刀兵不絕。直到宋眞宗結「澶淵之盟」,年輸贈契丹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後,才保了北境的安寧。到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契丹主宗眞,知宋西境有...

  • 文章再述潘達微先生的義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蔡逢甲 出版时间:1985-12-31
    关键字: 潘达微 生平事略 名贤传记

    前言今年三月廿九先烈紀念曁靑年節前幾天,承某先生之囑,寫一篇應時文章來表達一下。我說三、二九黃花崗烈士殺身成仁,此一轟轟烈烈,驚天地位泣鬼神的中華民國革命史實,前賢與今之文士爲之傳揚已極多,濫竽充數我是不想的;但有一位很値得我們紀念的義士潘達微先生的一點資料,似乎已有不少人遺忘了的,我應本乎良心提供與黨國先進和靑年朋友參考。於是我寫了一篇「紀念黃花崗革命犧牲烈士,憶義葬烈士的潘達微先生」稿子,由某先生交給「香港時報」在今年三月廿九日刋出;後來又見有養園先...

  • 文章鄒洪上將與五華、新竹、陽山之關係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邹洪 名贤传记 人物春秋 革命战争

    鄒洪家名德寶,字若虛,兄弟八人行四,五華華陽鄉人,系出山左鄒邑,遠祖鄒應龍,於南宋末季,率勤王師,效命於嶺海間,子孫有家於華陽者其裔也。高祖壽麟,浮海來台,墾殖於新竹縣芎林鄉五龍村及華龍村(五龍及華龍亦爲鄒家紀念故鄉所起之名),父石生,母彭太夫人,隨其長兄德謹就讀日本之大阪及江蘇武進之常州中學,巍然邁常兒,閔邦家多難,遂棄文就武,入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砲兵科,畢業後宣力戎行,由排連長積功升至四十三師師長,兼陸軍整理處長及委員長、武昌行轅辦公廳主任,北伐與剿...

  • 文章徵集民元以來山東聞人資料啓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山东 名贤传记 征集启事 名单

    爲了有計劃的搜集傳記性的資料,同時也向鄕先進徵集傳記性的資料,我們暫時編了這份「民元以來山東聞人名錄」。名錄中所載的聞人共五百餘人,是依姓氏筆劃編列,並註明字號、籍貫,聊供參考。這些聞人,包括各行各業,以已經過世的爲主,有些是鄕賢,有些是名宦,也有些是棺雖蓋而論未定的人。我們先不着任何褒貶,請鄕先進各就所知,將其生平事跡持平記述,俾留眞史。附帶說明的是,我們的知識有限,名錄中所列,掛一漏萬之處必然甚多。不論在名錄內外,凡民元以來吾魯聞人,有一行足述者,均...

  • 文章孫連昌公遷香山動因經過之分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孙连昌 香山 孙中山家世 名贤传记

    羅香林敎授,考證國父之十二世祖連昌公,係由惠州永安縣遷居增城,再遷香山涌口門村,舉證確鑿,無庸置疑。且獲孫哲生先生等孫家後人之確認,哲生先生之「八十自述」,開首便述世系源流,全係採信羅說,或含有國父早年之面諭。羅先生考證事實,本極細密,不知為何,對永安忠壩孫家子弟參與鍾丁先抗淸義師之世輩人物及孫連昌遷出永安之動因,竟出錯誤。先看其敍述原文:「丁先所集之千餘義民,雖名氏無考,然以當日情勢勘之,必有忠壩孫氏如上述家譜所載十一世鼎茂鼎山鼎標,十二世道元繼東連盛...

  • 文章革命大業傳承與蔣公蓋世功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蒋介石 往事夙文 名贤传记 时论社评

    倡導革命手造民國之國父孫中山先生,自袁世凱斃命後,眼見軍閥禍國,毀法亂紀,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南下護法,又制扼於桂系軍閥,飭陳炯明訓練粤軍,驅逐桂系軍閥後,而不聽命之將領,又挾部份粤軍犯上作亂,使國父痛心至極,深感革命單靠黨員的奮鬥固難成事,而軍隊非有深明大義思想正確之忠貞幹部為骨幹,亦難於倚靠,故在民國十二年,重返廣州復任大元帥後,便決定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軍校校長一職非常重要,黨內高級幹部多建議國父自兼,而國父力排衆議,將校長一職給了蔣公,蓋其時國...

  • 文章傅大士與雙林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傅大士 双林寺 平生事略 名贤传记

    中唐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烟雨中。也只指出鄰近於金陵、揚州、一帶、江南的一角而已,所云一角也很可能是指義烏的雙林寺;寺在縣南三十里之黃雲山脚,梁普通元年傅大士依雙斷木結庵。大同六年,信士賈曇頴開基建寺,名雙林殿,大士在寺前建鐵塔兩座,歷經廢興,至宋朝大盛,有寺屋一千二百間,金碧輝煌,槪可想像!宋楊傑詩有:山路崎嶇山頂平,兜羅雲向下方生,了知大士夢中夢,更去如來行處行。槪寫照也。大士身世大士又稱善慧大士,這是後禪宗和佛敎中人對他的尊稱,他是義烏...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