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物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物的流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騰蛟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古物艺品 流传方向 古物外流

    本省耆宿林柏寿先生,以其「兰千山舘」的珍藏古物三百三十一件,慨然捐赠给国立故宫博物院,使这批珍奇的古物终止了它们的流传,同时,也使它们获得了一个最安全的保护机会。这批古物,包括了九十件法书,一百三十二件名画,和一百零九件古砚。是唐、宋、元、明、淸五个朝代流传艺品中的一部份,珍奇名贵,可以想见。林氏肯于割爱,确是令人钦佩。古物艺品,不但可以品赏把玩,同时它也是一种财富,因此,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争取的对象。基于此一原因,它的流传历程是曲折的,它的变动频率是急促

  • 文章洛阳古物与邮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古物 殉葬制度 挖掘技术 邮票

    邮票是一个活的东西,无足能行千里,远及中外四方;在世界人们心目中,得到无数人的宠爱欢喜。这是因为它具有高尙的历史价値,文化价値,艺术价値。邮政总局精心硏究邮票的发展,自民国五十年起,开创出古物邮票专题之后,除玉器、铜器、陶器、瓷器、雕漆分门别类之外,又有钱币和文字独树一帜。至今计算起来已达百枚之多,在集邮家的心灵中,眞是充满着无限满足和欣慰。当五十年二月一日第一套古物邮票问世之后,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古物的老家,大都来自河南省,洛阳一地占的份量也不少

  • 文章穆桂英的迷魂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吳克禮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穆桂英 历史记载 作战方略 古物古迹

    最近各传播媒体不断传出在河北省永淸县、霸县等地发现了千年古战道的新闻。我是土生土长的永淸县人。这则新闻使我怀鄕之情油然而生。有关这些古物史迹,我不但从小略有所闻,也曾有过少许的接触。不过当时年纪尙轻,所记不多也不够深入,现仅就记忆所及,略作陈述,聊供参考。在我国历史小说中,有部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流传颇广。对后代世道人心,教忠教孝的影响也甚深远。如国剧裏的「四郞探母」「瓦桥关」「穆桂英」等,都是敍述杨家一门忠烈,辅保大宋皇帝与金兵作战的故事。其中尤以杨家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舘暂借河南古物清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 古物 清册

    一、教育部令中华民国四十五年四月廿四日台(四五)社字第四七〇四号受文者: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事由:为河南博物馆运台古物移送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整理陈列一节特饬该馆与李敬斋先生迳洽并从速点运来舘整理陈列由。一、査河南古物一批前经本部抢运来台交由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馆联合管理处代管在案兹为利用上项古物起见经洽准河南旅台人士同意交由该馆整理陈列该项古物主权仍为河南省所有幷由原管理人张君克明协助保管。装运时妥善包紥勿加重损害并与中央文物采时同等防空措施。二、除饬国立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舘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 古物 清册

    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破为大小二十四块。天字13号,编钟,一件,此箱共计十三件,「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未编号壶盖一件方壶口破铜片一块,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未编号壶盖一件方壶口破铜片一块。原箱号:七分类号:二经点总号:二物品原号:天字2号,特钟,一件,新郑,「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悬纽折断上部,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悬纽折断上部。地字27号,爵,一件,洛阳,破缺附三块,「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鎏缺,四十五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舘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河南古物 清册

    一件。宙字483号,素陶马人,一件。宙字465号,绘彩马,二件,(465之2)。宙字36号,绘彩马,二件。宙字37号,绘彩马,一件。「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淸册」原列经点情形:陶俑明器大部份均已破碎混乱仅一二件完整,四十五年在台北接管点査情形:以上466 465 275 483 465 46536 37计七号十一件仅465之一、二及466计三件略损可展余均破碎如上栏所载。此箱共七号十一件。原箱号:五一分类号:一一经点总号:二十二物品原号:宙字56号,三彩文人

  • 文章朔縣北魏石塔在台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晉興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北魏石塔 古物概述 资料记载

    山西朔县崇福寺的北魏(公元四二〇元)石塔,系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日本归还的古物之一,现存于台北市南海路国立历史博物馆。此一千五百年前之佛教艺术古物,与云岗石窟同一时代,至为珍贵。石塔系方形,有九层,高一六〇公分,底座各宽六〇公分,顶层宽二四公分,全重约四〇〇公斤。塔身分三段,底座为第一段,第二层至第七层合为一段,第八及第九层合为一段。可以分拆,相连则浑然一体。底座铭刻及供养人像,其上九层皆遍雕排列整齐之佛像,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二尊,第一层二百六十四尊,第二层

  • 文章重庆古物之一——汉砖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重庆古物 汉砖 相国寺 董家溪汉墓

    此係重慶漢磚拓片。原磚於民國三十年三月經衛聚賢在重慶香國寺附近董家溪漢墓內掘得。重慶漢磚之有年號者僅此。

  • 文章河南古蹟研究会工作概况与龙亭古物展览纪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河南省 古迹研究会 工作概况 龙亭古物展览

    豫省地处腹心,先民文化遗产甲于他省,二十年来,我国古物流出海外,其中以豫省为最多。国立中央硏究院及河南省政府鉴于古物之外流,为我国文化上之重大损失,特于民国二十一年春合组河南古蹟硏究会,从事调查发掘硏究等项工作,既足以杜私人之发掘,尤便于考古硏究,成立迄今已有三载。兹该会特乘成立三周年之期,在龙亭西偏院会址内擧行第二次成绩展览会,藉将三年来工作成绩公诸社会,幷促进社会对古物之重视,冀由参观古物之感发,以达民族文化之复兴。此项展览会期定为七日,自(民国

  • 文章(专载)河南省古物运台交由国立历史博物馆保管及监护经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00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8-10-03
    关键字: 庞靖宇 文化古物 历史博物馆 河南同乡会

    一、河南省博物馆古物运台经过:在民国廿六年七七抗战开始,政府为保存文化古物,特将河南博物馆之古物,运到四川重庆保管。迨至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央政府还都南京,我河南参议会请求教育部将古物运送河南,后因战争未止,一再稽延。立法委员杨一峰、国大代表叶祖灏有见于政局日趣迁重向教育部请求将河南古物运台保管当时教育部长杭立武正准备随政府撤离重庆时,临时获我河南古物尙存在重庆近郊柏溪的防空洞内,情势迫切杬部长当面请北二蒋总裁,授空军飞机两架抢运三十箱古物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