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城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两千年前三晋古城的特色——中华文明的摇篮,民族色彩丰富,古城保存完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德成 謝鴻喜 李永寵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城 古城特色 历史变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硏究、重现古代文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当今的社会进步,古城硏究亦存在重要的借鉴作用。就旅游业而言,古城风貌亦是世界旅游的热点之一和重要资源。山西历史悠久,其历史遗存在国内首屈一指,古城或者说历史文化名城也有许多。但是,所有能够见到的只是明清时期的古城,就历史文化而言,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并不能够或者说并不完全能体现山西的古老文明。山西大地上至今仍存在着一二〇余处古城遗址,对我们来说,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然而,这些存在了两千余年的古城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3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泗阳县 历史典故

    徐偃王這個人,據史書記載:「其母爲徐國宮人,娠而生卵,棄之水濱,爲靈犬鵠蒼銜歸獨孤母家,覆暖之,逐孵成兒。徐君宮中聞之,便又取囘。長而仁智,襲徐君國。野心甚大,欲舟行上國,乃溝通陳、蔡之間,以開闢運河。得木弓矢,自以已得天瑞,遂因以爲弓。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多伏從,伏從者三十有六國」。又據後漢書云:「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根據以上兩項資料,可見當時的情况,周穆王西征新疆,後方空虛,徐國便乘機而起...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5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 江苏泗阳 徐国古城 历史考据

    在灵城西里许。传亦为楚灵王所建,今遗址犹存。胡江东诗云:惟有靑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楚灵王攻徐以恐吴,据历史记载:仅派司马督率五将军及兵车三百乘,为前敌总司令。自己则拥兵干溪,以为策应。战争虽然僵持了好久,而且经过了严寒的冬季。若说楚灵王曾经到达前线,或有可能。上述灵城距徐国古城约五十华里,也许便是灵王巡视前线的驻地,但章华台、细宫宫、亦在此地,似乎是后人的附会。因为章华台、细腰宫、毕竟属于享乐之地,怎会搬到军事前线?况且这一仗打得并不漂亮。章华台

  • 文章宝安南头明清古城遗址考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深圳南头区 明清古城 建制沿革 古城建筑 文化影响

    御所置新安县。东莞志载:邑在晋为郡治,旧城在石子冈(原注:即城子冈,今新安县治。),唐时徙于到涌(今东莞大浪)。据此则今之新安县地,即古之东官郡地。」[2]由此可见,明淸以来的新安县城,就是建在城子冈地区内的南头古城。康熙「新安县志」就把它的位置说得准确一点:「东官郡治宝安,即今东门外城子冈。」[3]因为今天的南头古城东门外的地方,仍被人们称为城子冈,所以确定它就是明、淸两朝县治所在的故城。乙、城门及城墙据考察和测量所得[4],南头古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 文章堯都新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陶寺古城遗址 考古领域重大突破 文化价值

    据媒体报导,我国考古工作者,于公元二〇〇〇年六月六日前后在山西省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堵城墙东西长约一千三百米左右,古城遗址位于该县陶寺村。古城遗址发现之前,人们在这里发现过四千多年前的古墓,并从中挖掘出世界上最早的铜器,还在陶片上发现有「文化」的「文」字。专家们根据这一发现指出,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的文明历史提前了一千年。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探索尧都、探寻尧文化这一考古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究

  • 文章大漢聲威在越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越南汉文化 中国建筑 会安古城

    悲剧还不仅于此,尔后又发生南北越战十年多,美国也派兵三百多万参战,因而几乎把美国拖垮。美不得已撒手后,南北越复归统一,现在越南正大力发展经济。越南仍保有、维修与我国相关的文物。会安古城:是十七—十九世纪的,这个古意盎然古城街景,到处是广肇会馆、会安书馆、福建会馆、中华会馆等,馆内都保有中华文物,字画方面有「博爱」、「礼义廉耻」、「天下为公」、「精诚团结」、「民族、民权、民生」等。还有「文庙」、「武庙」等,而且到处是手工制做的宫灯,写上中文字。顺化的故宫

  • 文章汴河縈廻古蕭城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萧县古城 汴水 历史记载

    萧县古城,一名黄杨城,或谓之北城,又称北辰集。即今萧县七区古城鄕之北辰集村。萧县县志:古之萧城,本在汴北。古之萧城,前临获水,即汴水。获水自考城来,流经县前,其势漫折如眠弓,县城适当之隈曲,故曰三面侧临。遥想当年,汴水自砀县东流入境(境内汴道即今利民沟)波光潋滟,状若游龙,曲折涴演,环绕古城,河上风帆迤逦,隄边翠柳含烟,平畴沃野,物阜民丰,好一片幽美富饶景色。汴水又东南流入烂石河,迳彭城西南,廻而北流,趋城西,转城北,东注于泗。韩昌黎诗云:「汴泗交流郡城

  • 文章安陽爲中國七古都之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古都之首 河南古城

    居,迺五迁,无定处。」正义:「汤自南亳(商丘)迁西亳(偃师),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杨树建积微居读书记:「殷商徙都计九次,始定于殷(安阳):⒈亳:宁陵、商丘、。2嚣:荥阳、巩县、偃师、斟鄩。⒊桐:内黄。⒋邢:武涉。⒌庇:鱼台。⒍奄:曲阜。⒎殷:安阳。⒏亳。⒐殷。」最后奠都于安阳。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根据考证,二百七十三年,比较正确,因为汤至纣,仅四百九十六年。㈢周朝:史记周本纪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4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4-20
    关键字: 江苏泗阳 徐州古城 资料考古 学术研究

    以上兩項資料,互相矛盾。一說:「周穆王令楚文王伐之」;一說:「荆文王恐其害己,舉兵伐之」。前說似乎不如後說可靠。因爲周穆王在位五十年,爲公元前一〇〇一至九五二年;楚文王在位十三年,爲公元前六八九年至六七六年。兩個王出現在世上,至少相距二百六十三年。楚文王如何執行周穆王的命令?這顯然是兩囘事。至於兩項資料,都稱爲徐偃王。這可能是後一徐國國君,仍襲前王稱號。或者,被後代歷史家弄混了。這一次諸侯互相呑併式的楚國侵略,徐國又受了很大的傷害,但還未至滅國。夏侯志載...

  • 文章江苏泗阳境内的徐国古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1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文献资料 历史变迁

    在这里曾经建立过一个国家,和古埃及、巴比伦一样的古老。从泗阳县城向西北行六十华里,在郑家楼西面三华里的黄河北岸,有一大片高地隆起。四面都是滚滚黄沙,只有这片土地还保持着原来的壤土。当地老百姓把高地叫做古城山。据说,这便是古代徐国都城所在地。在这块土地下,掩埋著一千七百年至二千二百年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古代文明。从这里向北,不到两华里,那是仰化集南面的交界牌渡口。过了运河,便是宿迁县境了。一、文献足征。㈠辞海注:「徐,古国名。伯益之后,周初僭称王,为周穆王所灭。后复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