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事迹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熹宗選皇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林兆年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明熹宗 历史事迹 广选皇后

    古代帝王自命天子,以爲「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卽國家」。由其如此,所以將國家與人民之事,欲左之則左之,欲右之則右之,以爲天公地道,而無所忌憚。如明代熹宗皇帝選取后妃,則遍召全國美女,任其百般挑剔,形同鷄鶩,可以概見。茲按其經過,約述如下。天啓元年,熹宗將擧行大婚禮,先期命有司遍選全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聘以銀幣,命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師 集者五千人,乃分遣內監挑選,每百人爲一隊,以年齒序立,內監巡視逐一品評曰:某稍長,某稍短,某...

  • 文章柳州發現台灣知府墓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台湾知府墓葬 杨廷理 历史事迹

    淸朝乾隆、嘉慶年間曾三次出任台灣知府的楊廷理墓葬,日前在廣西柳州市郊被發現。據柳州市市志辦公室的專家介紹,楊廷理是柳州人,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到嘉慶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年)二十五年間,曾先後三次出任台灣知府。他在台灣政績突出,受到當地人民擁戴。在任期間,他撰寫了大量有影響力的詩文政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開發台灣東北部的噶瑪蘭(今台灣宜蘭),並完成噶瑪蘭廳的設置。兩岸學者對楊廷理的生平一直十分關注,先後整理出版了「楊廷理台灣治績考」、「楊廷理...

  • 文章楊雲生最恨孫傳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沛然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孙传芳 杨云生 历史事迹

    來自大陸現年七八十歲的老前輩,多半是當年朝氣蓬勃,傾心革命,不可一世的年輕小夥子。我的老友長興籍現任立法委員楊在亭(雲)兄,便是那時嶄露頭角痛恨軍閥尤其是孫傳芳最深的一員健將。他是浙江公立法政學校的高材生,中國國民黨黨員,杭州學生聯合會領導人。褚輔成、沈定一諸革命前輩都很器重他,稱他是很有前途的小弟弟。北伐不久以前,軍閥餘孽擁兵坐大。割據稱雄的吳佩孚系下的孫傳芳率軍由閩入浙,任蘇浙閩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兼浙江督軍。東南富庶之區,盡入掌握,坐鎭杭州,叱咜風...

  • 文章明太祖祭沭陽漣水二縣燐火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明太祖 沐阳县志 历史事迹

    明萬曆二十年沭陽知縣徐可達初修縣志,淸康熙十三年知縣張奇抱重修。民國後曾有纂修,稿成而未付梓。筆者啓蒙師吳鐵秋夫子有古僮(宋稱僮陽)文獻捃遺十餘種。惜我家時尙在童年,稍長負笈滬上,未及一讀。繼則流離顚沛於抗戰戡亂之中,是項舊籍亦蕩然無存。來台垂三十載,客子光陰,案牘鞅掌。退休後,以天性孤峭,不喜交遊,杜門讀書,弄筆遣日,聊作消閒,或憶舊事,或摘世說,間有不愼收拾,猶如過眼雲烟,而景薄桑楡,天涯歸夢,欲一睹舊志,更不可得。同鄕張仲五先生抗簡孤潔,耐貧忍饑作...

  • 文章尊大人與尊夫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尊大人 尊夫人 历史事迹

    近世稱人之父曰:「尊大人」。宋朝大文學家王應麟著《困學紀聞》載:陸士龍答車茂安書,稱其母曰:「尊大人」,蓋古人稱父母曰:「大人」。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云:「稱人父母宜加『尊』字,故有尊大人之稱也。」今人不用於母,祇用於父矣。又清代姚薑塢(範),《援鶉筆記》:今人稱人之妻曰:「尊夫人,誤也。」然清代翟晴江(灝)撰《通俗篇》:「古人所云家夫人、尊夫人,皆其母也。例如唐書《鄭善果傳》,竇建德聞王琮獲善果,誚之曰:『公隋室大臣也,自尊夫人亡,清稱益衰』。」韓昌...

  • 文章略談太上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太上皇 历史事迹 历代皇帝

    太上皇一詞,爲中國帝制時代專有名詞,指皇帝之父而言。最早的太上皇,爲秦始皇即位後,尊奉其父秦莊襄王而上之名位,是爲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但其時莊襄王已薨,乃死後追贈之名號。至於生前存世,而被在位之皇帝,尊稱太上皇者,考諸史書,從南北朝時,北魏獻文帝爲始作俑者。北魏獻文帝拓跋弘,於皇興五年(西元四七一年),禪位於其子拓跋宏,自稱爲太上皇帝,其子時年僅五歲,故仍由獻文帝掌權,但改元爲延興,其五歲之子爲孝文帝,後來孝文帝文治武功,均爲北魏之冠。其後北齊之武成帝高湛...

  • 文章劄記宗譜 漁梁施氏遷沭家譜後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施作強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施氏家谱 历史事迹 回乡探亲

    史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封於魯,十三傳至尾生,食采於鮑,賜姓施,即爲吾族之鼻祖;歷秦漢魏晉及唐宋元明,迄八十世,單名濟,徙居歙縣漁梁,懋有遷無,入籍而家焉。再傳至八十九世祖溥公,生三子,幼子以極字建其,爲人端厚,精堪輿術,緣以徽亂,於康熙間,奉母孫氏來沭,德配黃氏,卜居沭城小南門,嘗訓示子孫曰:「行莫大乎孝,人莫欺其心,汝曹勉之。享年九十二,五世同堂,食指逾百,同居共爨,人稱『義門』」。即爲遷沭之一世也。清光緒間,先曾祖振飛公諱高昶,手寫親族人丁及源流,並由...

  • 文章穀雨三朝蠶白頭 兼談吾邑養蠶的肇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7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85-05-20
    关键字: 养蚕文化 历史事迹 蚕业发展

    淸明過後,就是穀雨,正當農曆三月,天氣溫和,蠶子已經孵化了。故鄕俗諺說:「穀雨三朝蠶白頭」,農村裏的人們,尤其婦女們,又要養蠶忙了。大家知道,我國發明育蠶治絲,始於黃帝之妃西陵氏女嫘祖,後人稱他爲先蠶,故鄕各處的廟宇裏,都供有蠶姑娘娘的塑像,就是嫘祖。「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這是唐詩人謝枋得的「蠶婦吟」,描寫養蠶工作,自古已然,婦女們非常辛苦。(子規是一種鳥,又稱杜鵑,鄕人叫它「催忙鳥」,在養蠶時期,統夜啼鳴,...

  • 文章連雲港人傑地靈是理想的國際性海濱城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張國民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海滨城市 历史事迹 区域发展

    連雲港古稱海州,是久負盛譽的古郡,向有「山水之秀」、「文物之珍」、「靈植之異」、「漁鹽之利」之稱。據考證,約在十萬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狩獵,採集,栖息。連雲港人傑地靈,是理想的國際性海濱城市,闡述如下。(一)《山海經》云:「郁州在海中。一云,郁州,蓋即今之連雲也。」連雲港,遠古時代稱「少昊」,夏商時代稱「隅夷」。春秋時屬魯國的郯子國。至戰國,先入吳,後隨吳入越,隨越入楚。秦設朐縣。秦始皇晚年三次東巡,二過其境,詔立「東門闕」,視秦國東大門。漢承秦制。東魏武...

  • 文章小鳳仙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79-03-06
    关键字: 小凤仙 名人轶事 历史事迹

    小鳳仙(或筱鳳仙),是民國初年北京的一個妓女,但因和革命先烈蔡鍔(松坡)有了一段佳話,因此出名。在華視八十週年建黨紀念特別節目中也曾演出她唱歌節目,其他也曾拍攝電影來宏揚她的愛國義行。筆者追懷革命先烈及她一生可歌可泣故事,略述如次:小鳳仙是浙江錢塘人,卽杭州小姐,家本小康,因父親被仇人陷害,隨母流亡。輾轉被賣為娼,鴇母帶到北京,隸陜西巷雲吉班,她雖有幾分姿色,但絕不像一般妓女,求媚取容,對不願接近的嫖客如腦滿腸肥的富商巨賈,避之惟恐不及,然對潦倒的志士或...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