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区域历史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泗水魏氏續譜序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魏良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族谱修订 魏氏历史 区域历史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故修譜亦如修史,實一族一姓之大事,蓋寓「緬懷先世,以勵後人」之深意也。魏氏先祖泗水公于明永樂初年來沭落戶,人丁蕃衍。十五世時,十二世先祖以謙、紫公等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初創宗譜,以謙公三子廷藻公與焉,並留示應登增光裕家善良從斯介景貽祚定常十六字以供後世子孫命名。泗水一系譜成距今二百三十餘年,爾時魏氏已蕃息數十支,達千戶萬人,其能輩份井然,長幼有序,皆先人遺澤也。遜清同光年間,家譜再續,其入譜者已達十九世。其後因國家多難,戰禍頻仍,同胞顛沛...

  • 文章宋江與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宋江 北宋社会 区域历史 史料考证

    提起宋江,以及他那一批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凡是中國人都爲之精神一振。不論是武松、李逵、燕靑、魯智深,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簡直像人們身邊的老朋友,不但民間把水滸傳當成史實,一般高級知識分子也深受其影響,它的流傳程度,甚且超過三國演義。那麼,宋朝到底有沒有宋江這號英雄人物呢?答案是有的,宋史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東都事略都有提及宋江。另外林泉野記,中興姓氏奸邪錄,續資治通鑑等書,也很簡略提到宋江投降以後,曾經跟隨童貫出征方臘,不過都只有寥寥數字。...

  • 文章東磊「太陽石」七坑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史料考证 太阳石岩画 区域历史

    尙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日出,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史记·五帝本纪》云:「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这两段文字都只有三十三字,却有八处不同,但都是古代同音通假,意思都是相同的,说的都是一回事。经历代注家诠释,都认为是帝尧命羲仲到嵎(郁)夷的旸谷祭日的记录。嵎(郁)夷在哪里,世人都知在祖国东部,然旸谷具体指何处?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个历史

  • 文章河南孔子弟子列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孔子弟子 区域历史 河南名人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敎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列傳所擧述者實有七十七人。漢書『地理志』亦稱:『孔子弟子受業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故應以七十七人爲正確。『仲尼弟子列傳』所記七十七人,其籍貫可考者凡六十一人。魯國者三十五人,爲顏囘、閔損、冉耕、冉雍、冉求、仲田、宰予、曾參、有若、曾點、顏無繇、澹台滅明、宓不齊、南宮括、公西赤、商瞿、公伯僚、顏幸、冉孺、冉季...

  • 文章沭陽湯姓三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湯儀南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沭阳汤氏 宗族文化 人物回忆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名雖異而本質不殊,蓋均在記述先世開創基業,承傳偉烈,以發煌光大于不墜也。有云「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也。邦國如此,宗族亦然。亦有云「亡其國者,必先亡其史」、「國可亡而史不可亡」。況且譜之功能,不僅在於尊祖敬宗、慎終追遠,尤在於「正人心」、「知勸勉」、「敦風厲俗」、「民德歸厚」,其於國家之治化修明、息息相關。國之於家,猶舟之於水、龍之於雲、相依相生,而不可須臾離也。證之載籍,中國數千年迭遭動亂,危而后安,亂而益治者,胥賴於國史與譜牒間...

  • 文章沭陽劉集吳氏族譜引 己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沭阳吴氏 宗族文化 人物回忆

    吳氏本姬姓,太王古公亶父,率衆遷居歧山,生三子,長泰伯、次仲雍、三季歷,季歷而有聖子昌;泰伯偕仲雍,託藥遠走荊蠻(無錫),被立爲君長,自號句吳。季歷踐王位,傳於昌爲文王,其子武王,伐商而有天下。封仲雍四世孫周章於吳,奉祀泰伯,以國爲氏;封周章弟、虞仲於虞,奉祀仲雍、晉滅虞而吳獨存,至壽夢乃稱王,見於春秋;其少子季札,遜國有賢名,耕於延陵,卒於鎭江丹陽。孔子題其墓曰:「於戲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又十二世芮,仕秦爲番陽令,西漢封爲長沙王,十傳有漢,佐光武中興,...

  • 文章潮汕在粵東之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3-10-31
    关键字: 潮汕 区域历史 外来文化 历史地位

    潮汕是指现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辖,讲福老方言的区域。古代潮汕地区的中心在揭阳和潮州。近百年来,随着汕头港的兴起,汕头市遂成为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潮汕平原是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第二大平原。境内除韩江外,尚有榕江、练江等多条河流,且地濒南海,与台湾、港澳邻近。东部与北部有广阔的闽、粤、赣腹地。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海岸线弯曲绵长。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勤劳的潮汕人民的长期开发,使潮汕地区在历史上很早就成为一个经济、文化较为

  • 文章沭城之形成與發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区域发展 历史典故 城市建设

    往来行人。具有五百年历史之沭城,不再有雄伟壮观之古城墙。沭城之发展天翻地覆。五十年前之沭城仅局限于沭水之阳,县衙前后两条老街道,东至骡马街,现在之学府路,西至泰山宫。街道以碎石铺成,崎岖狭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偏僻小巷多为羊肠小道,弯弯曲曲,泥土路面,阴雨天泥泞不堪,难以举步。沭城居民之房屋,仅有施、程、吕、郝四大家为砖瓦房,其余尽是茅草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区开始向沭河南发展,因当时国困民贫,步子缓慢。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城镇建设,老沭河以南

  • 文章山西行政区域古今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73-01-25
    关键字: 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 区域划分

    、屯留、壸关(长治)长子、泫氏(高平)、高都(晋城)、铜鞮(沁县)、(武鄕)、襄垣、武鄕(楡社)。㈢西河国统四县:离石、隰城(汾阳)、中阳(孝义)、介休。㈣乐平郡统五县:沾(昔阳)、上艾(平定)、寿阳、轑阳(辽县)、乐平(昔阳)。㈤雁门郡统八县:广武(代县)、崞(浑源)、㳹淘(山阴)、平城(大同)、葰人(繁峙)、繁畤(浑源)、原平(崞县)、马邑(朔县)。㈥新兴郡统五县:九原(忻县)、定襄、云中(崞县)、广牧(天鎭)、繁畤(浑源)西晋山西行政区域系统表隋朝

  • 文章荊楚硏究雜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楚文化产生区域 沮漳江汉 历史沿革

    北流,至凤凰山与黄甲山之间入海子湖,自万城闸至入湖口全长三〇·五公里。为了探讨楚文化的产生区域,还有一个古杨水与今长湖的问题也须说明一下,前面行文已涉及到它,后面还有些问题也牵涉到它,以免反复囉嗦。位于江陵县、沙市市、荆门市、潜江市之间,有一水面达一四二·六平方公里的大湖,形状很不规则,地名因形态随地而异,最西靠纪南城东一条东西狭长的湖,西纳龙会桥河之水后叫庙湖(古名离湖、为赤湖的一部分),东过乐壤桥(俗名和尙桥)后湖面渐宽,名叫海子湖,到内六台外六台处又变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