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情怀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寶藏巖與集應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乡土情怀 台湾寺庙 宝藏寺

    台灣的寺廟,與農田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先是先民們基於宗敎的需要,建廟以求精神上有所寄託,進而產生克艱履險的信心。繼而寺廟又成爲地方政治、商業、交通,甚至敎化的中心。社會治安得以維持,公益事業得以推展。先民多來自福建的漳、泉,或廣東的潮、惠等州,當他們遠渡重洋時,往往向故鄕寺廟裏求取香火或神像分靈,以求平安,所以台灣的寺廟,無論就建築、或祭拜儀式,大多襲自家鄕的古老傳統,實在是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硏討台灣史蹟,對於寺廟的建立,決不可以「迷信」而一筆抹...

  • 文章閒話浙江「錦荔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陳文超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故乡特产 锦荔枝 乡土情怀

    我們剛到台灣之初,在菜市場看到有賣那些「滿是疙瘩靑而發白」的瓜菓仔,弄不清它到底是」啥物事」?要怎麽個吃法?好奇地問詢之後,才曉得原來是「苦瓜」。旣然它是個「苦」的「瓜」,那一定是做藥用的!後來在本省籍的朋友家裏吃飯,或台灣式的飮食店裏「打尖」,都曾嚐到了苦瓜做的菜。雖然還略帶點兒苦味道,却決不是像先前所猜想的那種苦勁兒。據說它還是一道清涼袪暑的家常菜蔬呢。吃過了幾次,不論是煎、炒、燉湯,都覺得它價廉物美,蠻經濟實惠的。因而苦瓜從成便成為我們餐桌上的常品...

  • 文章讀《阜寧人》感賦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孫中林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读后感悟 乡土情怀 两岸交流

    一部芸编兩岸牽,萬千讀者潤心田。億民同奏三通曲,舉國齊書四化篇。赤子旅台懷故土,親人返里贊新顏。撫今追昔思寜阜,統一和平慰祖先。附註:孫中林先生爲原鹽城市政協祖統委委副主任。

  • 文章「記房山街二三事」讀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湯景德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房山往事 人物回忆 乡土情怀

    本刊五卷二期王安仁鄕長「憶舊談往—記房山街二三事」大作,具有濃厚鄕土情味。對於民國二十四五年間曾路過房山有半日遊蹤但印象淡漠的我,讀後不禁爲之神往。談到水晶礦一段,我在遊房山時,亦曾聽過這個故事,當即疑問爲何現在無人開採?據山上寺廟守塔的老人說:「(一)民國以來一直兵荒馬亂,自白寶山部隊調離房山,地方人士因怕開採到貴重晶礦引起爭奪械鬪,都不敢動這方面的腦筋了。(二)從玻璃大量生產後,可代替水晶各種用途,聽說水晶已不甚値錢。(三)在採掘前,每常在夜間望見礦...

  • 文章望大陸説故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义乌 行政区划 地理人文 乡土情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擧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鄕。」——李白夜思。「山外靑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西湖。離鄕背井,瞬息之間,已往將近三十年了。讀完了上面兩首詩,凡是從大陸來到台灣的人,個中滋味,是不言可喩的,想必都會感到怏然若有所失!如果接着再讀愛國詩人陸游的:「老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靠乃翁!」思鄕之心,想必更切!孩子常常問,「爸爸!大陸的故鄕究竟好不好嘛?請你講給我聽呀!」一...

  • 文章用文字散播乡土情怀—王牧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蔡文章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王牧之 资深作家 《凤山山出凤》 乡土情怀 义乌同乡会

    王牧之,本名王振荃,一九三〇年生於浙江義烏,一九四九年隨罩來台,刻苦自修,完成專科學業,並利用公餘谮心研習文藝,二十一歲即開創作,曾在新聞界服務四十年,亦兼任高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在鳳山藝文圈是令人敬重的長者。王牧之身體一向硬朗,自卸下新文藝理事長後,就一直被白內障、糖尿病、高血壓、帶狀皰疹、鼻癌等病魔糾纏所苦!兩年來曾先後進高雄長庚、榮總開刀兩次,電療、化療數月,進出八十多天,所幸目前癌細胞已有效控制,並在悉心治療及適度運動與營養的補充下,病情趨於...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