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安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土文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高景亮 高仲謙 高仲謙 高仲謙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诗词 长安 思秋

    七律二首一、怀长安弥天海气郁苍苍。北望长安总断肠。诗酒流风余古味。牛羊烹肉沁心香。意祥阁上邀明月。天锡楼中晋玉觞。万里家山何日待。王师返旆乐重光。(注:意祥阁为西安鼓楼旁牛羊肉煮馍名厨之首。天锡楼为八国联军之役,西后光緖帝西狩时,曾作座上客)二、秋思放眼河山易惹愁。覊怀倦对海东秋。感时但觉人情改。避地难消岁月悠。振甲荷戈衞宝岛。扬帆返旆复神州。哦诗而外倾樽乐。老壮长缨惜未酬。称雷正老弟高仲谦赐氏才略,解甲艰缔陶朱业;卜公精神,隐寰乐事韩儒行。「注」韩儒汉

  • 文章自恨尋芳已到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5期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杜牧 唐德宗 长安

    杜牧,字牧之,是陕西长安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九年,自幼聪慧,秉性放荡,才华惊人,故有浪漫诗人之称,收之某年闲游湖州,见一老妪携一幼女,艶如含苞待放之花,牧之惊为天人,遂向老妪求婚,老妪答曰:幼女年方十三,尙不能许嫁,牧之要求缓后十年,老妪诺之,并语牧之云:如十年之内不来践约如何。牧之答囘:十年之内如不践约,当任从别嫁,于是老妪与牧之分道扬鞭,各自返里,自后牧之经十四年之久始辗转调任湖州刺史,他到任的首日,即驱车前往探询十年前相约之女郞,不料此女郞早已出嫁

  • 文章长安风土识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长安 风俗 乡情乡音

    一、「四大金刚」清代盩厔,王力余诗集中,有「土风草」一卷,就长安土语以描述关中风土,近人长安王澹如,为之注释。其咏「菜」,有云:穷到人间菜亦难,款宾葱韮偶登盘;野花衬食无甘苦,各自连根煮一盘。王注:「西北各地菜蔬极少,家常下饭的物品,都是辣子,盐,醋红萝卜丝四样。只有待客,才添些葱韮。到过西北民间的,大槪都能知道。」外方人,就用了讥笑口吻,叫做是「四大金刚」。例如款待学里的先生,由家家户户轮流,无论穷富,总是四个小碟儿,装上这么薄薄的一点菜。颜色倒是美

  • 文章光武劉秀的太學同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劉令輿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刘秀 太学 长安 邓禹 严光

    年八十乎?或至年八十乎?若建武十七年,年八十,则光武年四十七,严光大于光武三十三岁,至少严光死于光武前,光武死时年六十四,则严子陵无论如何、一定大于光武二十岁以上,则光武二十岁游学长安时,严子陵已四十岁以上,可能是代师授课的老学长。严子陵以学术界前宿,不愿再为后学屈膝,亦自有其心理环境之复杂因素存焉。再对于光武游学长安的前辈,首先要推光武的长兄伯升了。在齐武王縯传中,伯升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而在顺阳侯刘嘉传:嘉后与伯升俱学长安,习尙书

  • 文章重庆长安寺传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重庆 长安 简介 传奇 传说

    重庆市区分上半城,下半城,大梁子街是市区的最高地带。大梁子的南边,系一片坡形地势,坡以下称下半城,从南纪门至东水门一带,均属下半城,上半城面积甚大,直达通远门外新市区。长安寺位于大梁子东头首位,算是大梁子最高处。。正面临城中区,远望可见江北城区觐阳门码头,以及香国寺一带。后面是后伺坡,即中央公园。寺门宽大,一进寺门即是四大天王,塑像很大,排列左右两边,据说四大天王是兄弟四人,姓魔,名为魔里靑,魔里红,魔里寿,魔里海。本寺是佛门圣地,古蹟甚多,相传有一首

  • 文章唐代长安之淸明节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按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足见唐代三月三日赴水上修禊之盛。然吾疑祗都邑士人及富贵人家为之,在社会上未必普遍,其普遍社会,虽鄕曲不遗者,乃淸明之寒食也,其普遍殆与岁首同。然元旦、上元、至社腊等日,纯为社会娱乐之节。独淸明时値春和,芳草遍地,天涯游子最动归思,而柳绿桃红,士女踏春,不忘和乐,其趣味介乎娱乐非娱乐之间。分述于后,以见当时帝京长安风俗。一、禁火禁火之俗先起于幷州各地,见后汉书周擧传及魏武令。周擧以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

  • 文章关中揽胜忆长安(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陳斯英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八百秦川 长安 往事回忆

    和发扬。在这段悠长的历史过程中,关中地区都是以历朝帝都所在地的长安为中心,故长安自昔即享有「帝王之都」的美誉。当汉唐盛世,长安风光的绮丽,景物的豪华,可说是气象万千,擧世无匹,史籍记载,历历如绘。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对这里的自然形胜、宫殿风貌、禁苑艶事、覇业兴亡等等的描述,尤为淋漓尽致。那时散布在长安都城内外的崇楼飞阁、离宫别馆、御苑亭台、道观禅寺和其他文物设施,眞是随处可见,美不胜收,堪称集中华文化艺术之大成。由于

  • 文章故鄕吟(五首)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張興霖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思乡 诗词 陕西村 长安

    西安张兴霖陕西村台湾有个陕西村,山青水秀景色新。进村不报名和姓,只道咱是陕西人。长安长安自古产王邦,帝王留下古城墙。墙内春色关不住,五湖四海尽飘香。秦岭巍巍一线横东西,千姿百态各称奇。山中清泉何处去?长流东海问归期。法门寺千年古寺势磅礡,地宫舍利伴金佛。世间多少沧桑事,凡夫争传拾玉镯。楼观台老子讲经遗楼观,烟云缥缈别有天。游人如梭竹影碎,感悟萌生山水间。

  • 文章长安鎭的一点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張相成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长安镇 艺文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相成先生,不幸於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八日病逝。今已屆滿周年,謹刊其遺作,藉表追思。

  • 文章长安沧桑史(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則芬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历史 长安城 大兴城

    一、汉长安长安城是惠帝所筑。初,高祖刘邦已得天下,定都雒阳,置酒大宴群臣。戍卒娄敬(史记刘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雒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于是西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前汉书高帝纪)然高祖大槪只居秦咸阳故城,尙未建筑新都,到惠帝才兴建。同书惠帝纪云,元年(前一九四)春正月,城长安。大槪那还是最初下诏,命大臣选定位置,计画工程,确立预算而已,所以要到三年(前一九二)春,才有兴工纪录。「史记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