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教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旅遊勝地鵝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鹅岭 道教文化 历史建筑 道教古迹 自然风景

    而登仙」的感觉。鹅岭不仅风景秀丽,清凉宜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吸引中外游客。山上建有道教仙场,名曰「鹅岭仙」,为湘赣边区「三大仙场」之首。仙场地处崖巓,前临绝壑,后倚危壁,凿岩为室,砌石为墙,结构奇特,建筑壮观。据记载,此仙场始于宋代「兴祚王祠」,经明、清二朝断续修建,历数百年风雨剥蚀,至今岿然不动,实属罕见。场内还存有明永乐年间所铸铁钟一座,敲之铿锵悦耳。场前水井一口,终年不涸不溢,清甜甘冽,颇带「仙气」。四周竹木参天,绿荫盖地,山花蜂蝶舞,野果禽兽逐

  • 文章道教圣地方山县北武当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魏興元 李福慶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道教圣地 北武当山 风景介绍

    方山县北武当山创建于唐代,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洞,庙宇林立,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的道教圣地,经历代开发增建,今为山西旅游名胜之一。从方山县城出发,沿北川公路南下,至峪口鎭,东进下昔沟,再北转到曹家沟村,便来到北武当山脚下。山谷中野花盛开,百鸟喧唱,河水清澈,牛羊在草丛中奔窜。曹家沟村边,即是太和宫。殿堂内竖着清乾隆十六年《重修神山复立古记碑》一通。太和宫前后两院融为一体。前院山门为悬山式建筑三楹,中间是客人出入通道。山门东西各有双曲拱顶砖窑洞一眼

  • 文章冬游道教圣地武当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武当上 道教 游记 武当风景 历史典故

    九十六年十二月八日,飞到湖北省会武汉市,次日晨上武汉到十堰市之高速公路,在浓雾中横越古云梦大泽,经三小时半之车程,到襄阳暂行打住,下交流道造访三国诸葛亮隐居读书躬耕之古隆中。午后再上汉十高速公路,又以两小时车程,到达十堰市下榻,已是黄昏掌灯时刻。从十堰市进武当山特区,还须一小时车程。武当景区武当山位于湖北西北部丹江口市之汉水南岸,为大巴山北脉,南邻神农架,原名太和山,是我国道教圣地。相传道教祖师真武大帝,曾在此山修炼得道飞升,后人引用「非真武不足以当之

  • 文章浅谈江西道教的流派及其渊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況興國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江西道教 正一派 灵宝派 净明派 全真派

    江西是我国产生道教比较早的省份之一,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开始有道教。江西在中国道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道教的流派,江西占有三分之一多;而且江西有几个流派在全国还是举足轻重的,其中正一派在我国道教「南正北全」的分布区域上,占有半壁江山。江西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流派,主要有四派。千年道教领军宗派「正一派」正一派源于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由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在四川创建。五斗米道是我国产生最早

  • 文章漫話《霓裳羽衣曲》和古邑松陽的《月宮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葉紹騮 葉德生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霓裳羽衣曲》 《月宫调》 道教音乐 宫廷音乐 演出

    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婉惜和怀念。关于《霓裳羽衣曲》、《月宫调》的来历有着多种说法,一是认定白居易诗中所提的《法曲》是道教音乐,《霓裳羽衣曲》、《月宫调》虽然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与《法曲》很有渊源。顾名思义,其曲名自身就昭示人们,它属于道教音乐范畴。是以飞天、仙人为叙事内容,以道教音乐《法曲》为圭臬的基础上,经过精通韵律的专业人士,融合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传入我国的西域、中、南亚各国外来音乐歌舞,不断的锤炼、加工、再创

  • 文章修道嘉言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李樂俅 出版时间:1982-01-02
    关键字: 佛教道教 修道者 动中取静

    一、小引大直陳林圓康女士,邇來篤信佛敎,夙藏道家典籍,掃數贈與他人。愚翻閱之餘,覺頗多足資甄採者。語云:「眞箇佛法就是道,一個孩兒兩個抱」。佛、道一家,何必妄生分別?而佛、道相輕,自古而然,可勝慨哉!今後擬不論仙眞佛道所啓示,凡釐當於心者,悉鈔存而細參之,因並命之曰「修道嘉言錄」。區區之意,或亦謬梅福仙翁人可勝天,心能造命。古往今來,幾人經過玄關?蕭史仙翁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受一理,則心心相印。太極眞人學道者,譬如登山,故凡修持之人,「必須」有勇猛之氣,...

  • 文章重玄之道——雲臺山高士成玄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陳貴洲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成玄英 重玄思想 道教思想 一代宗师

    纵观一部道教史,就是一部文化和宗教的融合史。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不提到初唐时,融佛教大乘中观智慧于道教的「重玄」思想创始人—成玄英。不知是高士的玄妙高深,还是史官的短视偏见,在所谓的正史传记里,少有成玄英的只言片语。甚至在高士长期隐居和流放著书立说的连云港地区,成玄英的名字和事蹟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海里,而不为人知。然而,从〈正统道藏〉、〈新唐书·艺文志〉等典籍的零星记载中,我们还是能领略到这位宗师的风采。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不详,曾

  • 文章「神仙床」的來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灌云风貌 道教文化 民间习俗

    灌雲縣同興鎮東北角的張寶山上有一處古跡叫「神仙床」,其形三面高,均在一尺五寸左右,中間平,八尺長四尺寬,提起「神仙床」的來歷,還得從雲臺山說起。話說在很早很早以前,雲臺山前頂有座大廟,廟裡邊有個老道叫「清風」道長,終日帶領眾徒吃齋念佛。一天,清風道長外出雲遊,意外的在深山中得了無價之寶—千年得道人參,老道喜咭咭的捧回廟裡,吩咐燒火道童張果老將人參洗淨煮熟,以便老道享用,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不老長生。晚飯後張果老開始煮人參,煮著煮著,鍋裡冒出的熱氣越來越香...

  • 文章李鳳坡先生詩文讀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鍾東 張映芳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李景康 诗文 创作环境 道教 游记 怀古

    鍾東:一九六四年生。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暨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映芳:一九七六年生。廣東藥學院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二〇〇七級研究生。

  • 文章赤松宮漫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樓達人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赤松宫 游览 金华 黄大仙 道教

    在應邀參加金華市老年大學十周年校慶時候,得以一瞻剛甫開光大典的赤松宮。過了出佛手聞名的羅店,車子便進入了秀麗的北山風景區。公路寬闊平整,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宮是新建的,還沒砌上圍牆。自停車處上望,但見赤松宮背山而立,巍峨高大直聳天際。宮前的三座沒有圍牆依傍的門座,猶如三員虎賁屹立在高高的靑石臺基上,更突出了主建築赤松宮的宏偉莊嚴。從停車處到宮門是一長蹓靑石板舖築的寬闊的臺階。臺階很長,幾近南京中山陵的一半,由於四周是山,停車處在山谷的底,赤松宮在半山腰,...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