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场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关于杨隋京兆大兴至相道场流变的某些记述之小集(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信行大师 相道场 流变

    ⑩化度寺僧海禪師【龍按:禪師,原本作禪】方墳碣大唐化度寺故僧海禪師,年六十有六。俗姓劉,綏州上縣人也。永徽五年十一月八日,卒於禪眾。以顯慶二年四月八日,於信行禪師所,起方墳焉。顯慶二年歲次丁己【龍按:丁己,原本無】二月廿五日癸未,書【龍按:書下,原註曰:十二硯齋金石錄】o【龍按:以上據唐文捨遺(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臺北縣永和鎮文海出版社,縮印,初版,自後簡稱「唐遺」),頁八一九所有者校訂。】⑾釋弘智傳釋強智,姓萬氏,始平槐里鄉人。隋大業十一年,德盛鄉閭,...

  • 文章峰山佛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8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峰山游记 峰山道场 佛教古迹

    游玩峰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上盘桓良久。那里有一些唐代的佛迹,使小小的峰山加重了分量,使古老的傍著峰山而奔流的大舜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峰山南麓有一个「峰山道场」。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晓日本国高僧最澄曾学佛求经于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山顶东侧崖壁上有—尊石刻佛胸头像和侧旁依稀可辨的五个注脚小字,不由使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吃惊的是那五个小字,不妨抄录于下,与读者共思。这五个小字是:「最澄塑师像」。由此,在我看来

  • 文章闲话道场

    来源期刊:《浦東》 第45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86-07-15
    关键字: 道场 天主教堂 庙宇 城隍 宗教信仰

    内,都有十殿阎王,孝子按殿上香焚帛,为死者打点,希望亡魂安度,形同送红包;治丧的排场,看家庭的环境而定,普遍是「三朝」盖棺,二七左右接煞(有的人家没有),「五七」开吊,每个「七」都有道士召七,叫亡魂囘家吃饭,「六十日」、「百日」亦如是。「五七」是人死后最大节日,除接待吊客外,还要做功德(道场),超荐亡魂,普通小康之家都是三昼夜,如果有出嫁的女儿送功德,就用对坛,那更热闹了。所谓「道场」,大半是一个法师,二十余名道士组成,为亡魂诵经度化,有钱人家还有三个法师

  • 文章忆杂道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2期  作者:樓達人 出版时间:2012-12-10
    关键字: 道场 万寿寺 湖州中学 往事回忆

    读《浙江月刊》第四十四卷第八期吴神农学长〈陪党国元老之后来台祭祖〉一文后,禁不住由浙江省立湖州中学想到了湖州名胜道场山。一九四七年夏,我从浙江省立贫儿院毕业时,家父找到了我,把我从杭州接到湖州。当时家父勉斋先生正在位于天宁巷的湖州师范总务处工作,我便考上了城南的省立湖州中学。但我只在湖中读了一个学期,第二年便回了故乡萧山,进了萧山县立初级中学。一九四七年秋,湖州中学曾举办我们秋游道场山。这是过惯了流浪儿生活的我,第一次享受到集体旅游的温暖。因此,至今

  • 文章海天佛國普陀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普陀山 佛教 佛教四大道场 普陀地志 传说故事

    中央月刊四卷一期所载郭嗣汾先生大作「海天佛国话普陀」一文,以飨未到普陀之乡友。—编者识一、普陀史话佛经中所载的我国四大道场,是地、水、火、风。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也。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水也。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火也。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风也。四大道场中,只有普陀山孤悬海外,在浙江舟山羣岛莲花洋中。淸人许琰曾形容之云:「洪波巨浸,荡浴日星,吐纳烟霞,巖洞之灵现采,莲竹之花喷香,贡舸贾舶,万里络绎不绝,信宇宙之间绝大奇观也

  • 文章道士上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1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7-01
    关键字: 道士上表 道场超度 义纸簿 掌坛师 道士端公

    川俗,家中老人过世,一定要请道士做道场,以超度亡魂,早升天界,而免地狱之苦。此事在孝家而言,完全是儒家『愼终追远,民德归厚』之孝行。若就道士做法事而言,则毫无可取,纯属子虚乌有之迷信行为。佛者有四圣道:声闻、圆觉、菩萨、佛;与六人道: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之说。地狱一词,大概由此而来。行修人附会其说,踵事增华,遂有目莲传一书,叙述目莲救母,成为地狱菩萨。把地狱分为十殿,每殿有阎王一人主持。设有油锅刀山、火柱、奈何桥、铁围城等一十八层地狱。道士做

  • 文章云南同鄕会参访灵鹫山无生道场「上心下道法师」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開和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云南同乡会 灵鹫山无生道场 参访 大师略历 心道法师

    天下一家佛法无界轻松交谈下,我们悟性出一个「灵鹫山」—从遥远的云南经过千山万水流离巅波,艰辛万苦有缘的「上心下道法师」杨建生在这里修道并创造了伟大佛教功业的成功故事。心道法师,生于缅甸,长于台湾,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却鲜为人知。十五岁那年,他在两臂及身上刺下「悟性报观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眞如度众生」的坚定求道誓言。二十五岁出家为僧,修习无比艰苦的头陀行,经历世间最幽隐不堪的冢间苦修与断食闭关。出关后,创立「灵鹫山,无声道场」和「世界宗教博物馆」,开展普度天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