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通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情述舊)寧波的錢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宁波 钱庄 通商口岸 资本

    宁波为五口通商之一,与上海仅一水之隔,航轮夕发朝至,交通便利。因而商业兴盛,市面繁荣,金融业亦随之而发达,除上海各大银行均设有分行外,地方人士开设的钱庄,达六七十家之多,足称猗欤盛哉!但是宁波号称「过账码头,」钱庄经营之方式,和其他地区,颇多不同之处。笔者童年,即进家鄕的钱庄学业,先后歴十易寒暑,故对于宁波钱庄的内幕,知之较详,爰特拉杂写些,藉供鄕前辈之囘忆,且可使年靑同鄕们知道,昔日家鄕金融界的情况。不过要预先声明,我所写的,均属抗戏以前的事实,之后

  • 文章我的出生地——福州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吳美榕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端午节 泉山 福州 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又成了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并不是侨乡,但是却是侨汇收入最多之地赴海外或往台湾大都由福州乘船前往,为台湾人祖先根源之地。福州又称「三山」。其名出于「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与两塔「白塔、乌塔」相对峙。「三山藏」所指的是泉山、玉尺山及罗山。「三山现」所指的是屏山,于山、乌石山,这三座山是榕城风景区,且是名胜古蹟之区。「三山看不见」所指的是钟山、芝山及嵩山、这三座山如非仔细寻找,近在眼前也不易看见而得名。其中芝山的开元寺,报载有一老和尚怀有专治

  • 文章「上寧波」「落下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宁波 宁波地理环境 国际通商口岸 船商 城市建设规划

    的下山同鄕,往往自称「阿拉是下山人」,原是谦虚藏拙的客气话。「上山」与「下山」等于各县所称的「城里」和「鄕村」同一格调,而「上宁波」与「落下山」亦就是一般统称的「进城」和「下鄕」同一道理。原是阿拉同鄕往来经商的一句口头禅,究其内容还含有彼此密切精诚,不可分离,以及荣涩盛衰的深长意义,这亦不是一般同鄕所能体会得到的,亦是阿拉写这篇报导的动机哩!宁波位于浙东的要冲,亦是国际通商口岸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文物风采,推各县之首,政治经济执六区牛耳,其所属各县,大都枕

  • 文章讀「中華文化與煒德」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施劍英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中华文化 五口通商 相夫敎子 男女平等

    我浙靑年沈炜德君,他父亲为宁波人沈维铭先生、母亲为花莲人池曼莉小姐,炜德今年只是十八岁的弱冠之年,就名扬国外,为中国人争得无上光荣,为中国靑年立下努力的标竿,笔者为浙江同鄕,我内人亦花莲人,为炜德母亲同鄕,亦与有荣焉。浙江省的宁波、台湾省的花莲,都是文风鼎盛、人文荟萃的址方,宁波受「五口通商」之赐,开风气之先,工商发达、才子辈出,花莲为台湾东部首府,海空交通方便,此路有闻名的苏花公路、花东公路、铁路、及近年新建之北廻铁路,父母均出生在地灵人杰之鄕,可谓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