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边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季的广西边防(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广西边防 大炮台 碉堡

    张之洞等既经奏准以广东应解广西协饷银十八万两,向德国兵工厂订购十二生三十五倍口径长礮二十尊,复奏请饬由户部就各省关指拨银十八万两解交广西,用以兴建大礮台二十座。[2]户部以此项礮台事关动用钜款,是否确实有关防局,抑或尙可置为缓图,先行奏请谕饬广西巡抚会同两广总督查明各节声覆,再行核办。[3]户部同时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征询此事缓急,李鸿章当经将广西边防处处扼要情形,详实具覆。[4]马丕瑶则会同两广总督李瀚章、曁苏元春覆奏,略以「广西边防一千七百余里,处处紧连越

  • 文章廣西邊務三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品仙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边防建设 往事回忆 人物经历

    所谓「边」是指中国与安南(即今越、寮、柬三国)的边界而言。安南在满淸光绪以前原为我国的属国本无边防之设,至光绪十一年中法战役,淸廷昏聩无能竟以胜兵而与法国订立天津条约,放弃对安南的宗主权,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从此中国与安南始有边界问题。中国与安南的边界东起广东的东兴经广西以至云南境内澜沧江所经之新寨附近止。为处理两国边界纠纷,前淸张之洞总督两广时,奏请淸廷特设边防督办,以苏元春提督兼任斯职,督办公署设于龙州。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中法双方议定为查缉双方走私越界

  • 文章美國駐華大使藍欽與李彌將軍的一次會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尹定國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蓝钦 李弥 会谈 国共内战 边防军事

    一、會談前夕的局勢一九五三年三月一日上午,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藍欽收到國務卿杜勒斯的急電,受命立刻拜會中國外交部長。當天上午十一時,藍欽會晤葉公超部長時,向他提出下列各項:㈠美國政府認爲李彌部隊繼續留在緬甸,已經在整個東南亞造成不安局勢,並削弱了那個地區的**力量。美國希望中國政府迅速同意把這些部隊撒回台灣。這是美國政府不會變更的政策。(這是極其肯定的用語)。㈡緬甸政府由於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認爲已經到了不能再維持現狀的時刻。現任總理很可能立即辭職或者改組爲一...

  • 文章宋人河南滕宗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滕宗谅 边防 岳阳楼记 人物事迹 范仲淹

    反叛,鎭戎军葛怀敏御敌失败,葛之长子宗晟率兵退守定州。其他各郡,因此大为恐惧。滕宗谅自顾城内守军太少,乃集聚健壮农民数千人,换穿戎服守城。又招募勇将,刺探敌寇远近形势,以通报各友军加以严密防守。范仲淹当时在庆州任安抚招讨使,闻元昊入侵情势,立即率蕃汉兵众来支援,那几日正逢天气不佳,阴雨连绵十多天,兵士到达泾州时,都已狼藉不堪,甚是可悯。滕宗谅乃以牛酒迎接支援之官兵;同时又为定州葛部伤亡战士追悼,以及抚慰阵亡之遗族。于是军心大振,边防乃安定下来。元昊不能

  • 文章中國歷代安邊定遠將士傳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羅卓英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中国历代边防 军事人物传记 序文

    大同一體,賅于信睦;中庸九經,毅以懷柔;八表承風,用是形成中華民族之偉大;四郊多壘,轉能創造民族歷史之光榮;載稽徃籍,益憬然於吾族建國精神,崇人道以運王道,奮武化以揆文化;故擧廢繼絕,四方來庭;嘉善扶傾,率土賓服,歷代名將之經略邊陲,胥秉此爲一貫之國策,以民族和平爲基點,以國際道義相感召,如武侯之於南蠻,令公之於囘紇,范文正之經略西夏,王陽明之化洽龍場,絕非如帝國主義之妄肆侵略,夷人之種奴人之族狂噬以自肥也。尤其我總理手創之三民主義,以建立世界和平爲最高...

  • 文章袁海觀風雲際會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袁海观 清末政势 慈禧 清末边防 义和团战争

    抛湘上漁蓑,雲起龍驤,自古功名關際會。訪江南別墅,烏啼月落,惟餘風景話興亡。袁海觀,湘潭南鄕,石塘山袁氏系出,歷居於斯。咸同年間,淸庭朝政阽危,「近邊欲墮」,盜驚頻傳。終有「洪楊」事起,國幾傾崩,幸獲曾左匡扶,再造中興。値玆禍起期間,當然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何況袁海觀,家境素貧,全賴捕魚爲業,逢此米珠薪桂,自然感受生活煎熬,饔飱不繼。久處時難年荒,庚癸頻呼,良非善策。乃乘曾國藩,奉朝命練團禦侮,招募新兵,遂抛棄江上漁蓑,前往投軍。「時來風送滕王閣」,竟在...

  • 文章黎海如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黎海如 小传 边防军事 名贤传记

    黎海如先生,原名國籌字喜添,平遠縣石正鎮正和村下黎屋人。生於淸光緖十六年(西元一八九〇年),即民國前二十二年。父翰鵬,為淸末貢生。生有六男六女,依次海如、喜讓、國柱、喜魁、喜全、喜祿。因食齒之繁,家境淸寒。先生少有壯志,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革命,民國締造之初,先生正値靑年,乃以身許國,於民國三年八月,毅然北上投考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入學時校長曲同豐,後為王汝賢,民國五年九月畢業時校長楊祖德。先生在校為步兵第五連,同班有廣東同學杜益謙(南海人)、鄭楷(...

  • 文章悼一代將星羅校長友倫將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黄瑞慶 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罗友伦 追思悼文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边防军事

    本年八月廿八日,適値陸軍軍官學校二十五期畢業四十週年紀念,在紀念的大會上石音洪學長報吿說:「校長已於前二天(八月廿五日晨三時)病逝榮民總醫院,無法參加我們的盛會,我們現在默哀五分鐘,以悼念我們敬愛的校長。」聽後不禁悲從中來。淚沾衣襟,一代英豪,從此凋謝了!再也聽不到慈愛的聲音;再也看不見他慈祥的眼神,不過他那卓越、英勇、光輝的事蹟,却永遠活在他的學生、部屬和同僚的心中,並光耀史冊。先生豐儀俊雅,英姿煥發,才氣縱橫,不怒而威。故有中國拿破崙的雅號。一生歷充...

  • 文章楊守其與新茶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杨守其 新茶路 边防军事 交通状况 经济金融

    德格、白玉、邓柯、石渠、瞻化;南路的武城、宁静各县。七年(一九一八)四月,藏军又进陷昌都,川军奋力阻撃,才挡住藏军之继续东犯。英政府见藏军大获胜利,大体上已经占领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所划的外藏地区,目的已达。乃令其驻华使馆中的汉事副参赞台克满(Sir Eric Teichman)[2]出作调人,提出十三条停战协议:川军退至甘孜,藏军退至德格,双方停战一年。后又胁迫中国划定外藏界限,俨然把西藏当做它的附属国,以保护者自居。我国外交部将英国之要求通吿全国,引起

  • 文章贈太子少保席公神道碑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席宝田 清末边防 诂经书院 文治武功 岳麓书院

    公讳宝田,字硏香,姓席氏。先世自明由江西莅官东安,设籍为东安人。始冠,补县学生,行学岳麓书院,与刘武慎公同志相切磋。会广西寇起,踞金陵。刘公从江忠烈公,以战功显名江、皖间。后刘公自起一军援江西,召公参军事。累功保同知直隷州。咸丰九年,石达开掠永州,西趋宝庆,众数十万。公连战武冈、新宁,披贼势,宝庆之围以解。擢知府,赏戴花翎。湖南巡抚骆文忠公檄公募千人备边防,号精健营。广东贼犯郴州、桂阳。金陵踞贼又数分兵犯江西。公往来驰击。数歼贼有功,擢道员,加按察使衔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