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证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獨你是民族的罪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驳斥台独 台湾同胞 理论论证

    前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是一個不容割裂的整體,論歷史、論文化,臺灣同胞都是同文同種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而非異民族;論主權、論法理,臺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具有充分主權,不是殖民地;論社會、論政經,生活在臺灣的中國人,正享有着中國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繁榮均富和自由民主。在這樣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爲什麼還會發生「臺獨組織」和「臺獨運動」呢?歷史上的中國不乏出現分裂的局面,但分久必合,從未發生過分離運動乃至獨立運動的情形。而今,國內少數偏激野心分子,挾「外人」以自...

  • 文章唐堯與祁姓劉氏的形成和發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張海瀛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祁姓刘氏 姓氏演变 研究论证

    内容提要唐堯是祁姓劉氏之源頭始祖。唐堯後裔(劉累後裔)是貫穿于祁姓劉氏演變過程始終的一條主線。唐堯還被尊爲祁姓劉氏所建王朝的帝業始祖。唐堯與祁姓劉氏這種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關係,在始氏史上是罕見的。祁姓劉氏對唐堯的推崇和景仰,也是其他姓氏無法比擬的。傳說中的唐堯,是祁姓劉氏開宗立姓的源頭始祖。祁姓劉氏,是唐堯後裔中人數最多、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支。探討、及其後裔在祁姓劉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揭示唐堯與祁姓劉氏這種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關係,...

  • 文章李唐祖籍在狄道——今甘肅臨洮 李唐祖籍究竟在那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董建福 王楷 任思聰 黃靜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李唐祖籍 论证分析 历史考证

    的答案。根据史书记载,关于李唐祖籍的说法历来有二,一曰「陇西狄道」,一曰「陇西成纪」,也有言「巨鹿」、「武川」者。近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李氏的祖籍在甘肃省陇西县」。究竟那种说法正确?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的佐证,对硏究此问题引起了有关文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作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同学者、记者一起分析材料,论证硏究,得出的结论是:「李唐祖籍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县)」。现就笔者考证的材料,分述于后。战国时,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

  • 文章星期天是否為本周第一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賀雲翼  出版时间:1983-10-02
    关键字: 星期天 学者观点 举例论证

    一、國內現有不少傳播工作者,包括各大小日晚報、各電視臺、各廣播電臺等,常以星期天,爲本周最後一天。不少機關、學校、及社團,尤其是民間,亦多隨之。但稍有曆學修養人士,以星期天應爲本周第一天者,亦佔多數。因此前後六天之差,接觸交會,常有誤失。例一:某報七十一年八月二十日(星期五)載:「福克蘭決戰紀錄片,本電臺將提前在本周日播出。」該報所指「本周日」,自然是指二十二日而言。但有認爲二十二日,應爲是下周第一天。例二:某電視臺七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六)中午,螢...

  • 文章女媧非后土淺見(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陸峰波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女娲 后土 民间传说 学者观点 研究论证

    女媧、后土,都是從上古時期的人們口耳相傳而來,女媧謂之華夏民族始祖之一,而后土則是與皇天對舉的土地神祇。可是,有些學者卻牽強附會地硬將「女媧」和「后土」往一起拉,說什麼「女媧者,后土也。」甚至否定汾陰(今山西萬榮縣西南)后土祠的「后土聖母」是大地之神祇,反而美其名曰「媧皇后土聖母」,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稽古務學,必須履眞踐實,硏究須以史籍爲證,以正史爲據。對尙無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而言,則應依據考古發掘出土的遺址、遺物等文物及其所提供的資訊進行稽考,否則,就...

  • 文章簡評蔣正民著「臺灣土著血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蔡定國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蒋正民 少数民族 民族学 科学论证

    土著血缘》一书。作者因他在故鄕广西对壮、苗、瑶以及大陆各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传说等蒐集到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比较学研究法,批驳了高山族源流说中的印支说、南来说和非大陆说,得出了台湾土著民族(高山族)与大陆民族「同根共干,系出一源,或自大陆直接东渡,或经由他地辗转来台」、「同为炎黄子孙」。《台湾土著血缘》一书,从民族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证了台湾土著(高山族)血缘与大陆民族同出一源,它不仅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今后大中华民族之融和与发展,也有

  • 文章唐堯生長發祥在上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劉振伸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尧帝 发祥地 个人见解 研究论证

    引言一、「陶唐」,非姓而是部落名稱(一)從比較而鑑別:(二)國名稱「唐」而非姓「唐」:二、「陶唐」原是「陶罈」,「唐堯」就是「罈窯」三、「陶唐氏」先是部落稱號,後爲國家名稱。四、今「陶唐村」地方,在古「陶唐部落」時期,是製作「陶罈子」的大場埠。五、堯任人唯賢讓王位於良臣;舜封遣堯子朱奉獻於上黨。六、紀念帝堯生居地,不具治第建廟宇。(一)、廟神人所爲,首尊土地祇:(二)、陶唐村的土地廟,破常例獨具格局:根據上述之硏究所論:今山西省長子縣地方,乃帝堯生長發祥...

  • 文章司馬遷是山西河津龍門人考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徐崇壽 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司马迁籍贯 研究论证 资料考证

    一、有史籍可查考諸史籍,司馬遷先世,祖源久遠,據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追述其先祖時,曾四次提到他先世的籍貫:一、程:司馬氏的遠祖重黎氏的後代有個叫休甫的人,在周代封於程的地方,做了司馬這個官,從此程伯休甫這一支就以官爲氏姓司馬氏。程,《辭海》云:古邑名,一作郢亦稱畢郢,周文王曾遷居於此,今陝西咸陽市東,西漢時置安陵縣。二、晉:司馬氏在周宣王時重掌史職,世守史業。到周惠王、襄王時,王室內亂,司馬氏因而去周適晉。按:周惠、襄王時,周室發生了“子穨、叔帶之...

  • 文章中國名稱的起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李清泉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中国名称由来 华夏文明 中华文化 史料论证

    埃及、巴比倫、印度及中國,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國;而當前祗有中國,是全球四大古老文明國家碩果僅存的一國。旣有光榮的歷史,又有悠久的文化,其間,當有變化多端的名稱。無論在自稱,或外人對其稱謂上,都有其不同的稱呼,亦因時代的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含義。今試就將「中國」略釋其多方面的名義,以及述其沿革與定名的槪要於後,聊作參考。

  • 文章河東——華夏文明的搖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王雪樵 李新潮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河东地区 华夏文明发源地 原始文化 考古论证

    晉南古稱“河東”。“河東”者,以其雄踞於大河之東而得名。作爲行政區劃,自秦始皇設“河東郡”下迄漢、唐、宋、元、明、清、民國,或稱路、或稱道,沿襲千年而不絕。這裏襟山帶河,環境幽僻,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考古學家斷言:河東是華夏文明的搖藍:歷史學家評論:河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直根!對專家、學者們這一評價如何理解?我們且來看一看各類學科的回答。(一)地名學回答:凡與中國、中華民族有關的總稱謂,其原始意義幾乎無一例外地起源於河東。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