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划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孝感一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劉南翹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孝感 地理沿革 行政区划

    湖水冬涸夏涨,暮春三月,芳草如茵,野花似锦,令人心旷神怡,台高十六石级,民二十及二十四年湖北水灾,该台随水浮升,迄未淹没,亦一怪事。㈥董墓春云。(董永墓)㈦双峯瀑布。(在白云砦西北)㈧嵕岭横屛。(在靑山口东北)现八景中,双峯、嵕岭皆为高山,依然屹立,程台、董墓在陷匪前尙属完整,渔歌由人所为,将来仍可恢复,余三景惜已毁朽。行政区划在逊淸至民国十六年,孝感原分三百六十会,会置册书,代造人民完纳田赋漕册,无他作用,革命军北伐后,于十七年分全县为十三区,区置区董,亦

  • 文章一年兩次返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两岸开放 返乡

    前言我爱商朝,晩商曾在安阳建都三七三年。我爱河南省,夏商周都在河南建都,我的河南籍已八十多年。我爱中原,在台各省文献都以本名,独河南昔贤定名《中原文献》,我任职含不具名,已进入二十年。我虽年老行走还算方便,所以多回故乡看看。我将离河南成为平原省人二儿恒孝在电脑网路,发现大陆地区重划,行政区划戴均良司长,在香港曾言,中国省级政区定位五十如左。①北京都:现辖区不变。②渤海省:由现天津巿、现河北省秦皇岛巿、唐山巿、承德巿、廊坊巿组成,省会天津。③辽东省:由现

  • 文章服務南港十四年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南港 历史考证 行政区划 人物回忆

    筆者於民國四十七年,到南港鎮公所任里幹事,當時認識南港地方概況的惟一資料,為「台北縣南港鎮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據該刊記述,南港方行政區劃沿革,概略如次。清乾隆二年,閩入初次來此開墾。在日據台灣之前,此地已有聚落,名為大加蚋堡南港三重埔,日據台灣之後,改為南港區。因位於基隆河之南,且與汐止鎮交處之河灣,經常有船隻出入停泊,類如小港,故而得名。民國九年,亦即日本大正九年十月一日,日人偽行地方自治,南港、內湖兩區合併,稱內湖庄,辦公處設於內湖,對南港居民造成...

  • 文章浦南首鎭亭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1期  作者:盛朗奎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亭林镇 亭林小学 求学回忆 行政区划

    松江縣中貫黃浦江,分爲南北兩部分,浦北面積較大,浦南面積較小。除城區外,浦北有泗涇、楓涇、天馬山,小崑山等市鎭,以泗涇爲首鎭;浦南有亭林、張澤、葉榭、山陽、曹涇等市鎭,以亭林鎭爲首鎭。亭林位居浦南中心,鎭內有市河南北、東西橫貫,市街因就沿河兩岸建築,有東街、南街、西街、北街,每條街的對岸稱爲下塘街,所以可說有八條街。上下塘間有好多座石橋來往,上塘街大部分爲商業區,下塘街大部分爲住宅區。東南西北街的匯合處爲市中心區,最爲熱鬧。到了中午的時候,鄕民上鎭,摩肩...

  • 文章何輝玉郷親大手筆 爭取台北市新訂「惠安街」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台北街名 街道开发 行政区划 惠安街

    □晉江雜誌特派員幼竺報導□台北市區內的街路名,在光復時由市政府加以改訂,按照我國各省各縣市的方位設名,大體上都還可以,不過,偏東北方面,那時候可能多未開發,僅以若干省名爲街路名,而偏西南方面,爲當時人口集中區,大街小巷交錯縱橫,甚至有重複的,如閩南方面,旣有「晉江街」、「同安街」、「永春街」就不必有「泉州街」,但却缺「南安街」、「安溪街」和「惠安街」、「德化街」;因爲「泉州府」和「漳州府」是民國以前的地方行政區制,介在省和縣之間,而漳州属各縣,有條「漳州...

  • 文章常熟的建置沿革(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常熟建置 历史革沿 行政区划

    一九四九年五月,常熟城廂劃出,單獨建立常熟市。縣、市並存,隸屬於蘇南行政區蘇州專區。一九五四年,常熟市升格爲省轄市。一九五八年四月,撤常熟市,市境仍歸縣境,城區改設虞山鎭。一九八三年三月起撤常熟縣,以常熟全境設置常熟市,爲縣級市,隸於江蘇省蘇州市,迄今未變。常熟市現有十一個鎭,城區是虞山鎭,鄕區爲福山、大義、王市、梅李、滸浦、碧溪、徐市、支塘、唐市、諫塘。二十三個鄕,爲冶塘、張橋、楊園、莫城、辛庄、王庄、趙市、珍門、周行、吳市、東張、白茆、何市、董濱、任...

  • 文章行政区划大调整 南宁市区面积变得更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行政区划调整 大陆政策 第三次调整

    南宁市行政区划在经历了两次调整后,日前又迎来第三次重大调整。三月十八日在南宁市召开的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宣布,南宁市将由原来的「七县五城区」调整为「六县六城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一八三四平方公里扩大到六五五九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将由原来的一五二万人增至二四〇多万人,南宁市新的城区面貌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月二十日,南宁市原邕宁县那马鎭的刘奇才老人在得知那马鎭在南宁行政区划调整中划入良庆区管辖时,高兴地对

  • 文章舊制汀州府——長汀縣鳥瞰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长汀地风 行政区划 乡村分布 古今望族 古今乡贤

    槪說長汀縣爲福建省之一縣,舊制爲汀州府治,民國後府廢,仍稱爲長汀縣。長汀縣,地處閩西,爲八閩西陲重鎭,鄞江貫入縣境滙汀江,而下峯市,接韓江出汕頭,可通舟楫;有公路一通朋口、新泉抵龍巖;一通朋口至上杭西轉武平;南抵峯市一通江西瑞金,交通尙稱方便。長汀縣文風盛科擧多,敎育頗普及,求學之人,大多負笈遠赴福州,物產有農產特產,爲閩西富庶之區。長汀縣東接連城,西連上杭,北鄰寧化,西界江西瑞金,面積四、一〇六·四方公里,二萬九千多戶,男女二十餘萬人,屬當地方言。南境...

  • 文章常熟縣城沿革(至清末)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6期  作者:袁建球 出版时间:1993-11-01
    关键字: 常熟县城沿革 常熟行政区划 县城规模

    常熟置縣,始自晋太康四年,分吳縣之虞鄕,設海虞縣。咸康七年,又分海虞置南沙縣。梁天監六年南沙屬信義郡,大同六年又分設常熟縣。隋代廢信義郡,將海虞、南沙併入常熟縣,但縣治在南沙城,至唐武德七年始移於今之縣城,稱海虞城。城頗簡,列竹木爲柵,並無樓堞。宋建炎中,始由知縣李闓之建五門:東爲行春,南曰承流,西稱秋報,北及東北分別名宣化、介福。元,元貞二年升爲州城。至正十六年,時張士誠據吳,以常熟爲要害,乃甃爲磚城。周長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二尺,厚一丈二尺,並加闢小東...

  • 文章澎湖憶往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澎湖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风景古迹

    澎湖,筆者於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時,即駐屯於此,前後歷時五年,足跡遍及大小島嶼,迄今雖歷時四十餘年,但澎湖的古蹟、風貌,仍歷歷在目,玆特一一追憶錄出,以饗讀者。(一)、澎湖的地理位置:澎湖係由孤懸於台灣海峽的六十四個島嶼組合而成。其地理位置在東經一一九度至一一九度四十二分間,北緯在二十三度至二十三度四十五分間。其大小面積大約與台灣的嘉義縣相等。且爲我國東海與南海的天然界限。東距台灣最短距離二十四浬,西距大陸福建省七十浬。就海上交通而言:馬公到安平五十二浬...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