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荷包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景物説艾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艾叶 菖蒲 荷包

    古往今来,端午节除龙舟竞渡、斗草射柳、品尝粽子、贴钟馗像等风俗外,还有插艾叶,挂菖蒲、衣荷包、沐兰汤、洒雄黄酒等旧俗。眞是:『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民谣:『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清人《温州竹枝词》载:『彩丝系虎能驱鬼,倒挂葫芦亦僻邪。安得再生钟进士,尽烹魍魉与龟蛇。』端午插艾叶是古风。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东京梦华录·端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迨相宴赏。』或者佩

  • 文章看紧荷包

    来源期刊:《浦東》 第33期  作者:周雞晨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荷包 蒲包 钱囊 搭连袋

    看紧荷包」这句话,差不多已经成为现今的新词汇了,譬如议员们审查预算案,处处注意着免使公帑浪费,说是「看紧国民的荷包」。所谓「荷包」,就是置钱的囊袋。钱囊为什么称为「荷包」。一般词书上,大多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引用欧阳修启的「紫荷垂橐」,认为是紫荷形的囊袋,也就是现今的所谓荷包。或引马致远黄粱梦剧云「一举成名,是我荷包里物」,这都是身上的佩囊,并不一定限于置放钱币专用。第二个把「荷」作「负荷」解释,谓这个包囊是负荷以行。但大家都不信此说,还是以像荷花形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