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肥料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羅隱「讖破」

    来源期刊:《同安》 第6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罗隐 同安 农夫 地瓜 肥料

    可多下呢?」罗隐嘴里念著:「公道,公道」!边说边走,农夫追上去问说:「我什么办法都用了,就是作物收成不多,到底是啥原因?」他说:「欠肥,就欠你的老骨头烧灰作肥」。说完就走了。过后农夫认眞地回想,觉得山田地冷,用骨灰作肥料是有道理。当年就试验,果眞有效。第二年罗隐又路过那里,见稻苗长势很好就问:「你是施什么肥?」农夫高兴地回答:「照你的话办,施骨灰」。罗隐正要走,见农夫还有点什么要问,就问:「你还有什么烦恼?」农夫说:「多谢你的指点,但大冬田最怕「九降风

  • 文章蕃薯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特产 甘薯 肥料 食物

    蕃薯,我是闽省连城县有名的特产。我这样说,也许你们不相信,没关系,待你们各位乡亲回到故乡后,就知「庐山眞面目」,证明我蕃薯说的话,一点不虚假。说到我蕃薯,自己也不知道姓什么,只是祖先传说下来就这样一直喊着我「蕃薯」,或是「甘薯」、又或是「甘藷」;有时还叫我「地瓜」。眞不知道植物学家们给我那个名字最为恰当?现在我的同类,世界各地,任何所在,都有我们的脚迹,也有我们的同伴。泥土是我的故乡,肥料是我的营养。若是把我种在沙漠里,我将无法忍受,也无法长大。因此,要

  • 文章在農業社會中水肥的身價高

    来源期刊:《闽聲》 第27期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水肥 农业 肥料 科学

    反观我们「落后」的设施又如何?远的不必说,在我们家鄕,因为是农业社会,更兼科学工业不发达、,肥料既无化学做的,就只有靠「水肥」来应付。因此,水肥身价特高,没有像今日台北街头随时可见的水肥车停在大沟边,偷偷把水肥倒向水沟里的缺德现象。因为水肥値钱的结果,大家争着要,甚至偷掏别人的粪坑,那有暴殄水肥的道理。粪船帮因运销水肥而发大财的还大有人呢!在普通人家,女人都使用马桶,男人则可在附近公厕或私人建设的厕所放便。这些马桶,都约定给鄕下嫂来按时倒洗,到也干净。

  • 文章故乡拾穗(六一)农业槪况——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3期  出版时间:1978-12-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肥料 农学 研究

    七、豆饼:豆饼是黄豆榨油之后的饼块,为农作物肥料中之上佳者。惟以豆饼作料时,有一定之限度,如多施为,农作物则将过份茂腴反而降低收成,一若人们之过于营养者之肥胖而反欠健康然。至于豆饼如何须将之铇碎?如何施入田中?于故鄕拾穗第二六篇中已有详述,故不再赘敍。八、豆渣:黄豆浸水磨碎制成豆腐后所余之渣滓,谓之豆渣,亦是农作物肥料之上佳者。一般农家平时甚少以黄豆磨制豆腐,故无豆渣之可言,至农历年前,差不多每户或多或少均磨制一些豆腐,但为数亦甚微,当然是节约之故,故

  • 文章故乡拾穗(六〇)农业槪况——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肥料 农田 农学

    适量专事种植,有些农家整块田均种植秧草,甚之有种植数亩者,但此种现象,仅见之于圩田。推其原因:其一因上鄕之田,在水利灌漑上不及圩田之方便,因秧草须种植于较潮湿之田内,方生长得特别茂盛。其二因上鄕之田,如今年种稻,明年即换种黄豆,由于黄豆榨油之豆饼,为任何农作物之最佳肥料,上鄕之农家每年既有一半之田种植黄豆,则作肥料之豆饼,自不虞匮乏,更何况较富有之农家,每年尙有多余之豆饼出售;圩田地势底湿度太大,不宜种植黄豆,故圩田里之农家,仅在圩埂上之田内种植黄豆,因圩埂

  • 文章微生物肥料之应用推广现今微生物肥料当红!何谓微生物肥料?对农作物又有何帮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黃伯恩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微生物肥料 肥料功效 推广情形 科研成果 肥料管理问题

    根系生长加速,或有微生物可加速根部吸收营养,对植物根系伸展有助益。三、目前应用推广情形㈠豆类作物接种根瘤菌:台湾地区根瘤菌生产研究最早始于1950年代,政府自民国70年代起在高屏地区推广大豆、毛豆接种根瘤菌微生物肥料,面积达1,200公顷,90年度推广3,200公顷,菌种在农委会补助计画内由中兴大学杨秋忠教授提供。毛(大)豆及红豆接种根瘤菌,可节省氮肥1/2以上,其三要素肥料推荐量为20-60-60公斤/公顷,与农民惯用量212-186-218公斤/公顷对照

  • 文章故乡拾穗(五九)农业概况——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9-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肥料 船隻 农耕

    为农作之肥料,但城市距农村较远,虽亦有从事农耕之家,毕竟为数甚微,商店仍占绝大多数,其炊煮后之柴草积灰,便无法处理,于是不得不俟换灰者来,方能将积灰运走,藉维环境之淸洁,以保观瞻之舒畅。记得有一位郑姓同学,曾随其父驾舟至常州城内换过灰,据云并不是拿东西去换灰,亦不是拿钱去买灰,其实一大堆灰也要不了几个铜板,(按按抗战前通用的货币是银元银角子或铜板)城市内较大之商店,食之者众,其炊煮后所余之积灰亦多,大都是先将之倒于庭院之一角,遇有换灰者上门问有无灰换时,商店

  • 文章故乡拾穗(五四)农业槪况——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5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常州 农业 肥料 猪窝灰 乾土制法

    家鄕农田之肥料,以动物之粪便为主,以植物之灰粉为次,最佳之肥料,当推黄豆饼为首。惟黄豆饼将之铇碎即可直接撒于田内以作肥料外,动物之粪便植物之灰粉,均仍须经过「堆闷」或其他之过程,方可运至田内以作肥料,否则不特无益,而且有损于农作物。玆将家鄕农家常用之数种肥料,分述于后:一、猪窝灰。凡有五亩田地以上之农家,大都均饲养猪只,饲养之数量,当视其田亩及人手之多寡而定,家鄕农家饲养之猪只均有猪舍,俗称猪窝或猪窠、猪圈,是将猪饲养于屋内者,与苏北地区将猪只若牛马然

  • 文章貢糖的由來

    来源期刊:《同安》 第99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花生 保健功能 高梁酒 肥料 凝血剂

    新技术认眞改进产品质量,重创新猷,同安翔安区政府也应予以大力支持,不使老字号之名泯灭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是我为文的初衷。附记:花生(土豆),它虽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可是万一处理过程不当,使其发霉,产生一种「黄素」,它是极毒的致癌物品,我们家乡盛产花生,大部份用以搾油,剩下的「油粕」,部份作为肥料,部份混入「馊水」(渀水)中以养猪及鸡鸭,记得民国初期,马巷「塘仔头」一带民众,曾因掺用这种有毒的油粕喂食猪只及鸡鸭,以致全乡所有猪只及鸡鸭,全部死亡殆尽,大家均不

  • 文章阜甯左製堂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左其锦 肥料公司 行政管理 出版诗集 人物追思

    先生讳其锦,字制堂。民国前二年,诞于邑之敦厚鄕后二截庄。祖梁公,祖姚陈太夫人。考宜之公,姚李老孺人。兄弟姊妺各三共六人,先生行五。诗礼门第,耕读传家。先生肄业江苏省立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历任联勤第六医院军委一阶书记,台湾肥料公司秘书室一般行政管理师等职,于六十六年退休。平日怡情山水,爱好诗文。其诗散见于大华、自立、民族三晚报副刋。文则分载于中央日报副刋及台肥月刋。六十年三月因登中山楼一诗之发表,深受党国元老李石曾先生之赏识,追陪杖履,时亲謦欬。作品入选台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