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祖文化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岸父流)祭黃帝陵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華思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华夏人文始祖 祭祖文化 都市古城 黄陵民俗 黄陵祭祖 延安革命纪念馆 黄河文化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是极其严肃、而深具意义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儿女一向遵循践行,千百年来,时代多变,唯此延续迄今不变。在台湾亦不例外,每年清明前后,满山遍野、人群齐集、扫墓祭祖、馨香参拜可为见证。尤其对五千年来华夏「共同」人文始祖—祭黄帝陵,相信凡是炎黄子孙,都是怀着至尊崇敬心胸,不计天涯海角之遥,不管千山万水之阻,一心一意,欣然以赴,以偿多年孺慕、期盼的愿望。于是台湾各界代表,组成祭祖文化访问团,敦请团长巴信诚博士率领一行六十余人,自台北启程,目的地

  • 文章故乡近讯吴文化博览中心宣告成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3期  作者:顧建明  出版时间:1990-11-20
    关键字: 吴文化 传统文化 吴歌 泰伯庙 祭祖

    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许多海外后裔前来寻根祭祖。「吴文化博览中心」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由梅村鎭和鸿声鄕发起,在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下筹建的民办组织。该中心将严格尊重历史事实,计划花四年时间,逐渐整修和扩建「一林」(有诗词碑林)、「二室」(奔吴室与建吴室)、「三馆」(民俗博物馆、文物馆、美术馆)以及「右吴市一条街」、「鸿山十八景」等人文景观博览区。会上,成立了顾河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县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近三百人参加了大会。

  • 文章供香的意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供香 拜神祭祖 佛教文化

    浮梁 马云斌我们拜神祭祖之时,为什么要供香?供香有什么作用?许多人供了一辈子的香,或许都还不清楚供香的意义,在中国燃香供佛已流传数千年,为什么要供香自然就有它的一定道理。东玄老师此次特别将供香的意义作一简单的加以说明,提供大家参阅,加强认识。供养诸佛菩萨最主要的目的,香可以说是将众生的祈愿传达给诸佛菩萨的信使,所以在佛道经典中,开始时就有一段『香赞』,代表众生燃香传达心念及祈请供养的目的。『净化』也是香在使用上的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佛像安座、佛像

  • 文章馨香祭祖忆当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孝思 祭祖 传统文化 祠堂 往事追忆

    萍乡 汤增琪克尽孝思、愼终追远,乃我国固有文化,犹忆六十多年前,笔者世居之桑梓,即盛行生辰祭祖(世居地为:江西萍鄕东桥)而早年列祖列宗之祠堂则比比皆是,记忆中有汤氏宗祠、声远公祠、星庵公祠、振堂公祠、觉亭公祠。可能是由于早先定居东桥之开山祖,无法考究其生辰,而汤氏宗祠之祭祀日期定为每年中秋节前一日,规模颇为浩大杀猪宰羊,不在话下,当日之筵席不下廿桌,记忆中入席者均为男性,原因不解。其他不属于总祠堂之分支祠堂,则以该祖宗之生辰为祭拜之日,亦有相当之仪式,除

  • 文章九次探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探亲旅游 名胜古迹 历史文化 陶瓷艺术 祭祖

    人们的尊敬。先祖的道德文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祖的事蹟,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我身为胡代后裔,一直为有这样的先祖而自豪,而自强不息。二十八日至吉安地区专署拜望副专员陈志明,对台办公室主任彭铸时,副主任欧阳桂衡,科长彭朝晖并请代购四月二日下午六时五十分由九江至深圳五三七车次软卧座,然后再至巿政府拜望台办室主任王晨,与巿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烈先生,中午在胡谟谋家中午餐,并参观他新购的房屋。二十九日,参观闻名中外的吉州窑所在地,沿着京九铁路行驶,到了江西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文章報國陳孝威二三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文化事业 资金 拜祠祭祖 立法委员

    馈,使他奔走国事及为国宣劳,办理文化事业,均无后顾之忧,卅年来,孝威先生公而忘家,端赖夫人之操劳,知者均德之。在一次无意闲谈中,夫人曾泄露一个秘密,即卅来年,陈氏未曾购送一件衣料给夫人,于此可见其一斑。不止此也,陈夫人不仅主持家计,且是陈氏之最得力助手,不论待人接物,公私重要事务,夫人均能佐之,为陈氏不可须臾离之机要秘书及经理人。陈孝威先生早年在华北结识许多逊淸遗老,往来唱酬甚勤。当抗战军兴伪满洲国曾有人来电邀其出任「军事部长」,陈氏获悉后,知北平之不可

  • 文章祭祖和寻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兪啓凡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祭祖仪式 文化寻根 历史回忆

    祭祖意在寻根,寻根必然祭祖,两相轮转。世界各民俗习用的方式或有多少不同,而人们天性淸明时的意识,莫不如此,不难互相推知的。自古以来多少得志的人返鄕祭祖;多少失落的人吁天寻根;这是生存发展的自然过程,永无止息。以前在大陆家鄕,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不论穷富必定祭祀祖先。尤其是大年夜格外隆重;在外地经商、求学、或任公职的游子,也大都于此时赶返家园团聚、拜祖贺年,一道同风,早已深入种族的性灵而緜延不息。也实在是抗日**,一呼群醒的基本力量。来台后见到本省同胞

  • 文章承先啓後繼往開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7期  作者:水祥雲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祭祖活动 文化传承 筹备工作

    近年以来,政府积极鼓励民间组织宗亲会同鄕会,有鉴于我国工业日渐发达,经济繁荣,生活改善,社会开放,中西文化交流,已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于是价値观念改变,重利轻义,人心不古,道德沦亡,将固有文化及传统精神,日趋式微。甚至有部份靑年留学国外,习洋文,学洋语,取洋名,入洋籍,过着洋人生活方式,以适应当地环境。久而久之,第一代尙略知中国文化,及至第二代第三代,把中国固有文化,忘得一干二净,对于宗亲会、同鄕会淡然漠视,实堪隐忧,故对于华侨敎育,至为重要,无怪侨政

  • 文章嶺南獨秀大埔新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林旭穩 廖惠玲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罗氏家族 祭祖活动 清明节 传统文化 祭祖盛况

    崇敬祖宗,仰止前徽,祖德流芳,崇情远绪,克绳祖武,乃我中华民族百姓之传统美德,「清明祭祖」,具有促进宗族追根溯源、纪念祖先、和谐友善、精诚团结、兴旺发达的作用而发扬光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从唐朝就流传下来描写清明的诗里,让我们可以窥视到一千多年前人类祭拜祖先的情景。在那细雨纷飞的季节里,路上祭祖上坟的人们个个挎著个小竹篮,雨湿衣襟,行色悲伤,踉跄地走在烟雨朦胧的山村小路上,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走过了数千年,时到今日,那断魂的人

  • 文章(同鄕服務)讀者·作者·編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刊 文化拾遗 清明祭祖

    △任兵鄕长,目前为名律师,英年饱学,于日理万机之余,也应邀为本刊执笔,描写楚国宰相孙叔敖,以幽默诙谐之语句,借古讽今,文笔犀利,妙语如珠,清新动人,不可不看。△「鄕墅文化拾遗」,是张振郁鄕长的专著,适逢清明节期,应本刊请求谕允转载,内容丰腴,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对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对后代子孙敎忠敎孝,皆有很大助益,难能可贵之佳文也。△赵明普鄕长阐述豫剧大师张岫云女士获奖经过,实在令人感动,过去对张女士的演技都予肯定,誉为豫剧皇后,今日更由此文介绍,明了其为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