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口几位著名女诗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湖口县 名人 女诗人 诗词

    湖口 袁作湖口县,位于赣北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其中闺阁中亦不乏人。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许多有才华的妇女,未能传之于世。现就史料中搜集到的几位著名女诗人,简介于后:张取(一七〇〇—一七二七年),字与姬,湖口酬山人。幼年时,能通读《文选》、《唐诗》等书籍。十岁能作诗。十四岁有《咏画眉》诗云:不著官衣着道衣,临风懒唱步虚词。解知人世添颜色,得到仙家又画眉。入宫见妒祸先基,犹向花间叫画眉。正是春风飞燕燕,也

  • 文章湖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湖口县 地理环境 人杰地灵 改革奋进

    湖口始自唐虞,分自彭泽,渊明故址,邬阳古镇。西邻匡庐,东联瓷都,北障鄂皖,南捍洪都。江湖交汇,水分两色;上下对应,山峙双钟。控长江之天险,锁鄱湖之咽喉。苏东坡写记,探寻石钟镗鞳声韵;李德裕作赋,描述大孤砥柱中流。周公瑾操练水军,挥师西上破曹孟德于赤壁;朱元璋屯兵驻水,乘舟追逐射杀陈友谅于蠡湖。石逹开大败湘军于湖口,曾国藩险些丧命;李烈钧起义举旗于县城,杨赓笙草檄讨袁。抗战时期,军民携手同心击倭寇;解放前夕,大军南渡从此西进。许多志士仁人,无数男儿巾帼

  • 文章鄱阳湖口石钟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石钟山 鄱阳湖口 历史记载 自然风景 出土文物

    湖口 袁作石钟山,位于湖口县城双钟鎭。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倚南的为上石钟山;靠北的为下石钟山。两山对峙,耸立在鄱阳湖口,长江之滨,相距一千二百米,双钟鎭即由此而得名。上石钟山奇石突兀,层林叠翠,有「瑞云洞」、「英雄石」、「系马桩」等名胜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等名人题字石刻。下石钟山危崖耸峙,楼阁参差,素有「小蓬莱」之称。明代王恪《咏石钟山》诗「千尺危崖俯碧湾,金仙楼阁异人寰」之句。古往今来,拥有名山之誉,人们习惯地把它泛称「石钟山」。石钟山得名,始见于

  • 文章欧阳武策应湖口起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欧阳武 湖口起义 人物事略 江西讨伐袁世凯 檄文

    吉水 曾采堂「湖口起义」八十四周年了。八十四年前的民国二年(一九一三)七月十二日,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发兵倒袁。袁世凯于三月十二日,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二十日暗杀宋教仁于上海。四月上旬,他向美、英、法、德、日等五国银行借贷二亿五千万元钜款,阴谋恢复帝制,却遭到国民党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和安徽都督柏文蔚等人的强烈反对。袁世凯大为恼怒,竟于六月九日即将三位都督一体免职。李烈钧寅夜奔赴上海,向孙中山请示报吿,谋求适应时局变化的对策。孙中山

  • 文章浙江靑田籍辛亥革命將領傳略(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6期  作者:陳木雲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夏仁卿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名贤传记 湖口起义 三次革命

    湖口,转乘日清公司「凤阳丸」离职去沪。因夏仁卿随李烈钧去沪,陆军讲武堂遂停办了。不久,袁世凯又撤了安徽柏文蔚的都督职。李烈钧、夏仁卿到达上海后,即与孙中山先生积极商议讨袁计画,动员各省兴师倒袁,发动第二次革命。李烈钧为了策画倒袁,不断派人四出联络。七月初,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人会议,决定兴兵讨袁。当即派黄兴赴南京,陈其美在沪,李烈钧返江西,谭人凤回湖南,朱执信去广东,龚振鹏回安徽,一起发动二次革命。一九一三年七月七日,前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