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浦东人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申君与黄歇浦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黄歇 浦江 浦东 春申江 黄浦

    浦东位于「长江三角洲」之顶端,为今川沙、南汇、奉贤,及上海县跨浦局部地区之泛称。长江三角洲位于古「江东」地区之东端。古之「江东」,含今苏、皖南部、浙西、及江西省省地,唐代以后,已习称「江南」。长江三角洲则仅指常熟、南汇、海宁间之三角地区,东临东海,西界太湖,北临长江,南濒杭州湾,亦即古称「吴头楚尾」之地,后代虽为鱼米之鄕,最早却为荆蛮之区,有断发纹身、与蛇为伍之俗。史称周太王古公亶父有子三,太王有意传位于少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文王),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

  • 文章浦东人的美德—节与俭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龔桂根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浦东 克勤克俭 节俭美德

    所谓浦东,乃指上海市黄浦江以东的一大片平源地,它虽与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仅一线之隔,但其生活起居、鄕土风情回然不同,谈到上海则「无不知,无不晓」的花花世界,其所留与们的印象,无非是虚华、奢侈、阔绰、狡滑,但能撑著上海市面立足不衰的,大都来自外地或外国的大商钜贾,为了经营赚钱,不惜施展各种手段,以达成淘金之目的;然而浦东人则为忠实,大都世代务农,脚踏实地的干活,与其相比,诚有天壤之别。大凡一个地方的居民,受到天时地利和工作的影响,其生

  • 文章我是浦东人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浦东 青年同乡 人物感怀

    家说这么一句说,我们这一代在台湾长大的小孩是天之骄子、是最幸福的一羣,既没有受到战争赤祸的摧残,又可以安心的唸书;在如此一个自由、繁荣、进步的宝岛,我们好像置身于陶渊明所谓地世外桃源里,正基于这个原因,或许别误以为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似乎早已忘却自己的家鄕—浦东。相信这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不曾踏上鄕土一步,却无时无刻都找机会去认识家鄕,能这个也仅侷促于父母亲口中以及同鄕会的书刊获悉些,非但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倍增对于浦东家鄕的向往,有家归不得之感即由

  • 文章我是浦东人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沙啓屛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同乡会 读者来信 人物感怀 浦东

    很抱歉!我说:我是浦东人,各位长辈们别怪罪我,因为我的身份证上,籍贯栏注的是我父亲的原籍,而我母亲确实是道道地地的上海市浦东高桥,按时下,一可有双重国籍;因此,我可以有双重的籍贯,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我也以浦东人为荣。每一个自幼的生活籍贯和敎养,受母亲的影响此受父亲的较深,尤其生长在异鄕的我们这一代,在小家庭中长大,不知来自何方,家鄕在何处,只能在书本上读到我们锦绣山河的大槪,却很少知道自己故鄕的情形,而我很幸运有一位好母亲,自幼给我们讲解故鄕

  • 文章故土之思桑梓之爱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浦东 心系故土 卫承贞 顾振国 不忘桑梓

    含苦,率领一家大小来台,(老三除外)以川沙来说,他们是来台口最多的一户。来台后,在母亲张美金女士领导下,创设中大毛巾厂于云林县虎尾鎭,由于全家动员,昼夜辛劳,克勤克俭,颇有成就,他们兄弟见到我时,都叫我「老师」,后来兄弟们都各求发展,顾振国开设了华星泰织造厂于西螺,正在欣欣向荣,不幸中道西去,实令我痛惜。他有一子四女,都已长成,两个孙子,大的命名「忆浦」小的命名「忆东」,寓意叫子孙不要忘记浦东,含意也深,用心也苦,这虽是一件小事,足证我们同鄕应如何

  • 文章浦东人

    来源期刊:《浦東》 第18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浦东 方言土语 浦左 善良老实 建筑工业

    现在上了年纪的同鄕中,有在上海挨过的,可能不止一次的遇到过。相识而不同是浦东人,见面就是一句:『今朝风大(作杜声)嗄』。熟就可能会报之以『瘾三』『赤佬』一类俚词,而相互有亲热之感,倘若是初次见面而把这句话当见面礼,那就不无带着调侃嘲笑的意味。不过对方大都是显着笑容的嘴脸,尽管话是不经大脑,直冲出了口,也未必是存心轻侮。试想各地都有其独特的方言土音,别处的模仿着说一声,有什么値得计较呢。我们浦东地区,西自黄浦东至海,起南落北,统合几个县的行政区。作整体

  • 文章在台出生浦东人的感触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張安麗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台湾地区 浦东 移民美国 图书馆 现实报道

    的地方,有一天在市立图书馆看到广文书局出版由佚名著的「上海小史」,于是一口气看完,上海也确实是一个万花筒社会,地方大,才大,轶事是永远谈不完的。而上海的一切都成了明日黄花,对诸鄕长成了生活中的追忆,虽然笔者试图从历史中去追索,可是有何用?去了解上海,去硏究它,去发觉它以往光荣的时刻,自己花了许多时间硏究,除了证明自己有兴趣硏究,在社会上又能获得什么?因为至今仍找不到学术机构有兴趣硏究它。当然在台出生的浦东人不可能比长辈更了解故鄕,于是加以转化,因为台北也是

  • 文章同乡会会所及灵园碑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8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浦东概况 浦东历史人物 浦苑 浦东灵园志

    浦东沿革浦东区域浦东濒东海之滨,南接金山衞,西通闸港,出太湖与浙江相接,中间有黄浦江相隔,与浦西之上海市对峙,凡黄浦江左边区域,均在浦东地域范围内,包括江苏省之奉贤县,南汇县,川沙县,及松江县和上海市的一部份。浦东人口 面积约叁百万,纵横面积约贰仟余平方公里浦东物产稻米、棉花、黄豆、大麦、小麦、花生、白菜、山薯等为主要农产品,在川沙南汇之间织布毛巾为家庭主妇之副业,几乎每户家均有织布木机或毛巾木机,妇女们除农事家事外,从事此种家庭生产副业,民情淳朴

  • 文章我是浦东姑爷

    来源期刊:《浦東》 第34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浦东女婿 外江 美丽的错误

    杨子,为杨选堂先生笔名,现任联合报副社长兼总主笔,为名政论家,文学家。其夫韩融是浦东人。我们以这位浦东女婿为荣。

  • 文章浦东人 浦东

    来源期刊:《浦東》 第10期  作者:倪根勤 出版时间:1977-09-04
    关键字: 同乡会 浦东方言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我不懂法律,不知道为什么女结了婚除了必需冠上夫姓之外,怎么连籍贯也一幷接收,既然这是国家的律法,我就只好从江苏南汇县摇身一变,成了海南岛——一个冒牌的海南岛。朋友相遇,若互问籍贯,我必答我是浦东人,常常有会追问:浦东在那里?我就挑一个响当当的地名告诉他,上海市对面。说我是浦东人,一点都不假,只可惜我对浦东所知不多,父母原籍南汇张江栅,我出生在鄕下老宅,(依稀记得老宅离王家港近,距张江栅远),在那里我快乐地过了几年不知忧愁的日子,及我到了入学年龄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