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治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選載)蔣總統經國先生的故事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4期  作者:唐興漢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蒋经国 赣南 从政 法治

    对于「人权」、「法治」一向是极为重视的,民国三十一年,他每见街上及公园中,被罚做苦工者多是贫苦之人,而无一富人,于是就指示:「岂犯法者惟有贫人,而富人皆为奉公守法之君子乎?事实不但不是如此,恐怕完全相反,则犯法之富人何处去矣?其逃避受罚之方法又是何在?钱乎?势乎?近日时常因此而自感不安,望有关机关详细查明具报。」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一日他又手令:「本人之家属亲戚以及副官等,皆不得在外说情以及享受其他任何之例外权利,如有此类情形发生,一经查出,双方皆将受最严厉之处

  • 文章藍布長衣永伴靈魂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布料 郊游 辛亥革命 法治

    先生自幼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富有民族意识,胸怀匡复大志,一生崇向法治。忠贞廉洁,待人以宽,律己以严,晚年虽尊为国家元首,衣食住行,与平民无与,公余治农林园艺,一草一木,必亲培植,郊游每摒除随从,遇农夫老幼,辄訽近况,其宁静淡泊,平易亲民之风范,见之者均能畅言。先生喜着布料长衫,曾语人曰:「辛亥革命前,靑天白日旗为国父所定之革命军旗,自国父病北平逝,余即不穿西装,改穿蓝布长衣,乃示靑天白日永不离余灵魂和躯壳。」

  • 文章一位拱卫民主法治政治的前锋——长安贾育民律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紫敏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贾育民 法治 人物事迹

    执业律师已十载的贾育民律师,是陕西长安人,由于服务社会的长久经历,使他的学养和识验同具深度。尤其是所滋培的现代化国家法治理念,更是超逸非凡,不但升华他仁施博济益世襟抱,也坚固了他为民喉舌的问政信念,他的未来目标是迈入代议的里程。为了达成他的愿望,他贯穿了自己想法,和应有的做法,他不但要增进人民权益,提升黎庶生活,也有雄心落实议会问政形格,建立法治标准,维护公权力和开展执政党的信誉和尊严的持护,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下,仍是受人民爱戴的政党,他这种光明磊落的主张

  • 文章為司法的張自忠馨香禱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5期  作者:王作榮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张自忠 民主法治 司法改革

    就不如北洋政府所训练出来的。然而前人流风余韵,典型犹在,大多数操守及工作态度仍有可观,未离常轨,但我已经看不惯了。在台湾训练出来的司法人员,则贪污舞弊,违法失职,卖身求官,恬不知耻者,几乎随处可见,随案可见。简直就是当今一些政治领袖人物的复印本。面对此种情况,我只有用痛心疾首来形容。我曾数次上书两代蒋总统,痛陈司法是建立民主法治国家与公平正义社会的支柱,应彻底改革整顿,及提高司法人员待遇,使足以养廉;老总统采纳了,待遇提高了,我是提高司法人员待遇的主要促成者

  • 文章擔當大事全在「明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强者 社会观念 法治 儒家

    法治不张。如何使礼治发生实际的淑世效用?在日常生活上,强力推行恕道,便不会落空。在人际关系上以「恕」作良心裁判,使大家都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为自己也能为别人设想,改正只顾个人,不顾羣体的毛病,则排队运动,就不会有揷队,公共场所就不会有脏乱,民意代表便不会为着自己的选票,而反对取缔摊贩了!孟子提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的要求。是因恕道说起来容易,往往不易做到,必须从内心良知的反省,强制自己去力行,是以强者必恕,恕者必强也。老子说:「知人者智——自胜者强。」与

  • 文章五十年政治生涯(二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政治生涯 五十年 掌理内政 法治观念 厉行法治

    敌人为优的条件:如广大的的土地,众多的人民,雄厚的武力,丰富的物力,以及良好的国际地位,国际关系等;却仍不能确保我全国军民十四年来,英勇抗战所得的胜利成果。反而为**所乘,遭受惨重的失败和挫辱!此种严重的敎训,还不够让我们痛切反省么?!如何才能一心一德,发扬战斗精神?自是相当复杂,答案亦难免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但经我冷静探讨,和以往数年的体察硏究,确认一般缺乏法治观念,是过去种种挫败之主因。今日对症下药,惟有积极倡导和培养法治观念,以齐一人心,振作精神。因此

  • 文章法治之道

    来源期刊:《浦東》 第48期  作者:朱石炎 出版时间:1987-04-15
    关键字: 民主法治 司法制度 公民素养 台湾地区

    我们是民主法治的国家,可是,在当前法治社会里,发生了以下三种不正常的现象:一、忘本——有一些分离分子,搞一些分离团体,不承认国号年号,不顾宪法的规定,完全忘根忘本。二、不以违法为耻——不守规矩是耻辱,连儿童都懂,近来居然有人不以犯罪为耻,反而以坐牢为「光荣」。三、不尊重司法——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执法护法,是民主政治国家重要部门之一,司法官对于案件所作的评断是以国法为基础,现在竟然有人侮辱司法机关,甚至骚扰包围检察官,简直目无法纪。这些怪现象的形成,导因于对

  • 文章先總統 蔣公嘉言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2-04-06
    关键字: 蒋介石 名言集锦 自由法治

    自由与法治㈡民主国家所赖以纲维者,就是法律与制度,人民与政府都应共同体会这一道理。人人谨守法定的限界,始可以达到人人都有「自由」的境域。要人人都有「自由」的国家,才可以说是「法治」的国家。所以法治国家决不许国民有放纵恣肆、强欺弱、众暴寡的现象。崇尙法治,应先修养法治的习惯,提高守法的精神,这就必须以道德为基础,以实践为前提。必使法律有效,而后国家乃可久安,建设方得实现。在积极方面,凡法律之规定,其应为者,必须各尽其事,而不可放弃职责;在消极方面,凡法律所

  • 文章先總統 蔣公嘉言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03-06
    关键字: 蒋介石 名言集锦 自由 法治 民主

    自由与法治民主政治同时也是法治的政治,民主与法治,实际上乃是一体的两面。实行民主,只能扩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同时实行法制,才能保障大家的权利与自由,两者辅车相依,缺一不可。要求「自由」,必先了解「自由」的本质;崇尙法治必先修养法治的习惯。人人必须养成此种自由与法治的观念,才能把国家建设为法治的国家。民主的精神就在纪律,而其具体的意义就是法治。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的。我们中国是四万万五千万国民共同组织的国家,我国的国家要求四万万五千万个国民之中,每一个国民

  • 文章鄕訊報導已影響了司法及教育的改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2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乡讯报道 膳食 学生 法治 教育

    司法行政部通函各级院检,嗣后起诉书或裁判书中不得记载:「被吿无故不到庭,显系畏罪情虚」字样,皆已证本刊维护法治,保障人权及爱护学生之呼吁,并均引起了各界之重视,作了改进。任何国家欲求进步,必先提高敎育水准与励行法治;敎育水准提高,人民知道切身利害,必能选贤与能,选出好的行政首长,自会遴用好的幕僚人员,一切施政必然符合人民需要。否则,人民就可引用罢免权予以罢免,重行选举。至于司法问题更为重要,苟司法淸廉,无枉无纵,一丝不苟,万事明察,则无贪脏枉法之官员,更无作奸犯科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