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2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沙口紀畧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沙口人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沙口 故乡 地理沿革

    新郢長驅朔氣橫,淪河東指岸如赬;三千鐵騎疑飛渡,兩戒山河一蹴平;大野雲泥沙洑口,長江樹接漢陽營;可憐誤國咸淳相,不救襄陽救鄂城! —淸·陳大章沙口詩—

  • 文章岳家重地話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洛阳 沿革 名胜 诗歌

    周公營洛平王遷,東漢光武魏曹沿;西晋司馬北元魏,隋有煬帝唐昭宣;五代後梁與後唐,九朝都會不虛傳。佚名謌秦置三川郡;漢改曰河南郡;後漢徙都之,改曰河南尹,兼移司隸校尉治此;三國魏置司州;後魏置洛川;五代徙都之,仍曰司州河南尹;東魏復曰洛州,改置洛陽郡,又分置河南郡;北周於洛陽稱東京,置洛州;隋建東京,改洛州曰豫州,又改爲河南郡,置尹,尋改東京爲東都;唐改爲河南府,改東郡曰東京,尋罷京復爲東都;五代梁復爲西都;後唐復爲東都;晋復曰西京;梁曰西京,河南府洛陽郡...

  • 文章晋宋齐四川疆域沿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龔煦春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疆域 沿革 郡志 李氏据蜀

    晉泰始二年,分益州置梁州,益州治成都,梁州治漢中。十三年,置新都郡。太康六年,罷新都郡,倂入廣漢郡。太康十年,立成都國,旋省復舊。永興元年,李雄據蜀,復置宕渠郡。又分蜀廣漢置漢源、沈黎二郡。咸康初。又立南廣郡。桓溫平蜀,廢漢源、沈黎;又於徳陽縣東南立遂寧郡,移廣漢郡治涪。孝午太元中,又於梓潼北界置晉壽郡。安帝時,又置新巴郡及東江陽郡。計晉益州統郡八,在貴州一:牂柯;在川境七:蜀、犍爲、汶山、漢嘉、朱提、江陽、越嶲。梁州統郡八,在陜西一:漢中;在川七:梓潼...

  • 文章武进历史名称沿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作者:伯元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武进 历史名称 沿革

    更少知道这些别称。爰将武进地名沿革摘录,以志不忘。

  • 文章記吾鄉東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式玉  出版时间:1969-09-30
    关键字: 东峤镇 故乡 历史沿革 礼俗 思乡

    東嶠爲我張姓聚族而居之鄕,壤地褊小,位處要衝,岡巒鬱紆,自成區域,烏山雄峙於西,港口環繞於東,三臺北枕,聿昭喬園世澤,曲水南洄,祥開東里人文,左有漸嵐倒影之勝,右爲海月雙輝之奇,上距雲霄,下達縣城,均爲四十華里,東望金、厦、南、銅,是鄭延平藉以抗淸之地,迤南則怒潮汹湧,渺無涯涘之黑水,南通百粤,北連兩浙,西鄰江右,山環水抱,前哲釣遊之區,峰聳雲飛,英奇崛起之地,追維先人,闢草萊,創家業,剋制艱難,建立鄕社,猶能捨生羣起護衞宋少帝,抵禦異族,至於闔族成仁,...

  • 文章興山縣新縣治豐邑坪古今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劉漢森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兴山县 丰邑坪 地理沿革

    一、前言興山縣是一座古城,根據文獻之記載,是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開始設縣,以後累經更迭,淸康熙三年,正式設縣治於今日之高陽鎭,已有千餘年之歷史,雖然在湖北省算不上歷史的古城,但是「高陽」之名稱在與我國的任何市鎭來比較,年齡總是古老大得多。(高陽城在第二段敍述)自從長江三峽水壩定案上馬,興山縣縣治所在高陽鎭,被列爲落在長江水平面下淹沒之城鎭,縣治決定搬家之說始爲人重視,現城關高陽鎭西遷古夫鎭豐邑坪之說,亦已成定局。當然,一座古城那有說遷就遷,築城先修路,交通...

  • 文章荊楚漫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荆楚历史 地理沿革

    荆楚一詞,見於典籍,蓋已數千年於玆矣,詩經商頌:「撻彼殷武,奮伐荆楚」。地輿誌:「荆,荆州之楚國也」。又曰:「楚,舊號荆」。以字面觀之,當爲荆州楚國之合稱,不必界定其主從先後之關係。如稱楚荆,亦無不可,質言之,荆楚乃互爲表裡,實一體之二面,有荆州之物博地大,乃有楚國之悠久歷史光輝,地靈人傑,相得益彰。余幸爲楚人,試略談楚史:一、楚國經緯:昔周成王(公元前二一五年至公元前一〇九一年)封熊繹於楚,居丹陽,今湖北之秭歸縣,楚於春秋戰國時,奄有兩湖兩江,浙江河南...

  • 文章續漢口叢談(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汉口丛谈 汉口沿革 汉口历史

    潛江易君均室中心籙,究心金石之學,箸有穭園書契傳及題跋等作,丙寅武昌折城議行,君於其時留意訪求甓堲,累年所得無數,最古者爲吳嘉禾四年所造,又有黃龍嘉禾,均象形刻畫,亦吳主權紀年也,可覘季漢之畫品,又得一甎,兩側分書永平元年四月干愼立墓富貴十二字,蓋壙甓也,但干氏本末無從考耳,又有一甎,鐫陽字,君謂古甓吉陽即吉羊是也,在近古有宋南渡後物,曰嘉定戊寅官窰三十將造者,書法絕肖唐碑,考南宋高宗時兵制,有九軍三十將之編制,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居然與今日師旅團營以數目...

  • 文章贛楡縣志景印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吳鴻徽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赣榆县 县志 历史沿革

    禹別天下爲九州,贛楡屬於徐州,歷夏、商、周三代,至春秋之時,爲魯國之東境,孔子夾谷之會者卽其地也。漢置贛楡、祝具、利城等縣,屬瑯琊郡;後又屢更名爲都昌、廣饒、安流、義塘、歸義等,唐易爲懷仁、靑山、石城、贛楡縣,屬海州,宋又稱懷仁縣,金復改爲贛楡,元、明、淸亦仍之。民國肇造,贛楡縣爲江蘇省之徐海道範圍,旋廢道,直屬於省,北伐統一後,省府之下,設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區,所轄者爲今之東海、贛楡、沭陽、灌雲及連雲等五縣市也。贛楡位於江蘇省之東北隅,昔稱「密邇鄒魯,負...

  • 文章捐釐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仲五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捐厘局 发展沿革 机构设置

    「捐釐」這個名詞,在早期的賦政書籍上,似乎沒有發現過。他原來叫做「釐金」,是淸季民間僑居各地經商同鄕們,照資本和營業利益抽取「釐頭」,建築會館及其他有關同鄕福利事業用的,以後斯文一點,改叫「釐金」,這純粹屬於民間用的名詞,在那重仕輕商的時代,所以官方文書上,當然沒有他的份了。淸朝咸豐初年,太平天國「長毛子」佔了南京,淸軍在孝陵衞安營紮寨,想反攻南京,叫做江南大營,江北呢?在揚州邵伯東鄕也有一座營盤,就叫江北大營。當時有個侍郞—等於現在各部次長的官—雷以誠...

共236条记录 1/2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