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昌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故乡昌化一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陳振玉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家乡 诗句 特产 洪水 山核桃

    昌化是浙西边临安徽的一个小县,概分东南西北四鄕,古以都称,计十二都分,东鄕地域较为广濶而平坦,南西北三鄕区多山,尤有北鄕十二都,峦山嵬垒,僻陋纵横,绵互交错,道路崎岖,陌人跋涉其间,必先入境问俗,否则难觅归途矣!极目四顾,眞是天外世界,惟见山间遍野丘壑,墟落人烟稀少,人民生活大都淸苦,十之八九全靠开山种作,玉米为大众主粮。虽有稻田,产量甚少,该鄕独有一处盛产鸡血玉石,雕刻印章或各类玉器,透明而精美,非常名贵,实为至宝。可惜崇山峻岭,倾仄势陡,交通不便

  • 文章杭州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龙井茶 垂云茶 天目茶 径山茶 富阳茶 明前茶 雨前茶 茶诗

    杭州茶分六品,即龙井茶、垂云茶、天目茶、径山茶、昌化茶、富阳茶。六品中产于西湖者有龙井和垂云,龙井茶不仅家知户晓,畅销全国,且名扬海外。考其原因或与旖旎的西湖山水有关,再加茶树的本身及土壤、气候、水质等因素,故使龙井名噪世界各国。凡到杭州西湖游历的外国人,总是买些龙井囘国。据传说:「曾有一位欧商游西湖龙井时,购携茶种返国栽种,然在色香味质上仍不及原地——龙井。」由此确证西湖龙井茶的特色了。龙井茶又分「狮龙云虎」四品。狮即狮子峯,是天门山主峯。据西湖志

  • 文章国中学忆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1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国中学 校舍 日本人 教师 翻译 奴化

    余人,年龄相差甚大,最大者约廿余岁,已结婚生子,故我等「新生」见「老生」多敬畏之。女生约十分之二三,少数男女同学也经恋爱而结婚,一般言之,中读书风气甚佳,无太保太妹,甚受社会人士之好评,惜中日文并重,被迫有「日」之倾向。校长为日本人加藤政绩氏,不知日本何许人也,也不详其学历经历,其人矮小平实,面貌平庸,甚俭朴,终年穿黑色中山装,一望而知为日人,盖扶桑之民,缺乏中土之灵秀洒脱。全家居于经大门直达之校长公舘,其妻肥胖高大,与夫成一反比,校长下班囘家。伊着和服,跪迎

  • 文章企业家吴惠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2期  作者:扶利達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吴惠 “唯一制衣厂” 纺织 企业家 现代化

    编者按:吴惠乡长系本会理事,历年以来乐捐本会经费不下壹佰数十万元,其热心公益爱护乡土令人感佩,其经营企业对国家贡献更为工业发展之典范,特选载此文,为证。

  • 文章(肆、故里風采)中國平原:和諧之城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刘备发家之地 三国文化城 琵琶湾公园 特色农工产品 文昌阁

    平原县是三国时期刘备创业发祥地,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平原上,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原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辖7鎭3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45万人,85万亩耕地,共874个行政村。平原县,坐落在京沪沿线最具活力的城市隆起带上,依偎在水润地袤生态田园的黄河之畔,镶嵌在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环渤海经济圈内。这里,历史久远又充满活力,魅力无限又温馨和谐。历史文名城,英才辈出圣地古往今来,平原县走过了两千年的文明历史,悠久的岁月,赋予了平原

  • 文章翰墨寫春秋 妙手著文章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陳國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罗德昌 书法 文化产业 枣阳市 古帝乡书画艺术苑

    回家的时间,在路上和学校、村庄附近拾麻绳头、捡破布、捡烂鞋头、捡烂被套和废铜烂铁,再拿到供销社里换回一些笔、墨和纸。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学好文并写好毛笔字。在家里,罗德那小小的卧室里各个角落、案头,包括床上都堆满了写过的和没写的纸张,罗德的字虽然歪歪斜斜,但很有个性,很像一回事。父亲不仅支持他学习,写好毛笔字,鼓励他克服经济困难,并先后买回了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和鲁迅、于佑任和谢无量等古代和现代书法家的书籍。在以后的日子里,罗德视书法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