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闻报道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訊三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乡讯 新闻报道

    「古都」(長安)街頭怪事多(青年日報記者寒梅七十五年十月十一日)西安市的公共厠所,過去是以少而髒出名,如今又多了一個新名堂,就是「要方便、要交錢」。一位遊客返港說:西安市的公厠門口,設有一個守門人,任何人要入厠「方便」,先得在門口辦一辦「交款手續」,有的收一分、有的收二分,時價不同,全看來者面色,如來人急如鍋上蟻,就收加倍價,守門人很識「時務」。西安市的收費公厠,不忍卒聞,蒼蠅與蚊子亂飛,名爲「方便」實是受罪。在西安市白天上街,最怕就是碰上掃街的清道夫幾...

  • 文章欣聞本年稻作豐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农收 新闻报道 施肥 产量

    長江南北岸,春後稻滿疇;大都年一刈,炎區或再收。及來寶島上,再收常在眸;有時諸美備,三收若可求。適間聞廣播,首批樂童叟:『實植較計畫,公頃兩萬浮。每穂曩百粒,今茲數轉稠;單位產量溥,施肥術亦優。競賽辦法揭,無息貸款賙;保證價格購,田家慰鋤耰;預忖次期訖,縣市起歡謳。』又據日報載:『熟季災免蟲害瘳,歲入二百七十萬噸應無憂,豐溢回顧有此不?』人惱糧荒我餘餱,民富國强衆願酬,尚復孜孜改進謀。大陸饑溺久咿嘎,救苦除暴理從頭!

  • 文章武漢有條台北路濃濃一街台灣味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台北路 高雄路 新闻报道

    地處華中的湖北省會武漢,擁有全大陸難得一見的以台灣地名命名的「台北路」與「高雄路」,不僅如此,街上各個以台灣地名命名的商店,更吸引著台灣客商到此投資與流連,也慰藉著台灣遊子在武漢的思鄕情懷。其中,較早建立的台北路,繁華雅致,與高雄路的清幽寧靜、成明顯對比。兩條路近年來名聲雀起,已成爲漢口新的景觀街道。台北路建於一九七八年,全長一千五百公尺,原名安定路,爲細沙石路面。這條路以前是漢口鐵路外的湖淌之地,一些湖北省內縣城進城務工者築墎群居於此,故一些地名叫「鄂...

  • 文章攝影之家,其樂融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摄影 新闻报道 家庭关系

    難怪中視年初「大家早」新聞報導,近代人好照相,祇要生活稍有裕餘,必先購具照相機玩玩,提升自己和家人的情趣,而凡有助于回憶的活動,惟有照相,始留永恆的紀錄。由於近年台灣經貿,突飛猛進,故家家戶戶普遍持有相機而膠片洗相紙消耗,台灣已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同鄕周希邠先生一門三男二媳,都能成爲攝影名家,殊爲難得;長公子以文,非但擅長攝影,更兼剪接配音技藝,民國七十八年參加電影廣播基金公共電視「高山之旅」配音節目,獲頒「金鐘獎」,旋由行政院新聞局荐派,公費赴法考察,...

  • 文章從貴州來的女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1期  作者:阿大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贵州省 深圳特区 工厂女工 新闻报道

    到深圳特區尋找生產電子產品的伙伴,因爲中國大陸的經濟奇蹟,繼臺灣之後,備受注目。費了許多力氣,終於過了關員冷漠的羅湖,車子從深圳車站,停停走走停停,來到了第一線特區以外的第二線工業區,舉目之處,土木大興,新工廠、住宅如雨後春筍,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簡報之後,到生產線參觀,一千多位女裝配員,填滿了寬大的廠房,和廠長談到深圳特區,大廈林立,餐館比鄰的印象,美國電視報導,近年來,大陸生活水準的提高,進而談到女工的來源和待遇,他說:「提高生活水準,路仍很長,來,...

  • 文章黔靈山弘佛寺向貴大書院捐贈《龍藏》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暢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黔灵山 弘佛寺 贵州大学 《龙藏》 新闻报道

    三月十五日,春光明媚,貴陽黔靈山弘佛寺向貴州大學新近成立的中國文化書院無償贈送《乾隆大藏經》一套,受到熱烈歡迎。在隆重而又簡樸的贈書交接儀式上,弘福寺方丈和尚慧海老法師在《龍藏》交給貴大書院教授張新民。貴大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張新民教授代表書院向弘福寺轉贈了榮譽證書,衷心感謝弘福寺,發揚慈悲喜舍、利樂有情的精神,造福社會的正義慈善之舉。表示要珍惜藏書,用好藏書,努力用先進的中國傳統文化武裝頭腦,造就大批的「四有」新人來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乾...

  • 文章朱啟鈐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兆杰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贵阳 朱启铃学术研讨会 新闻报道

    曾任北洋政府期間內務部總長,交通部總長和代理國務總理的朱啟鈐先生,今年是他逝世四十週年。有關方面緬懷朱氏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對我國政治經濟各重要領域所作出的貢獻,由中央文史館、貴州省文史館、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貴州市委市政府和開陽縣委縣政府於二〇〇四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貴陽市和朱氏祖籍開陽縣召開「朱啟鈐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和散居海內外的朱氏後裔嗣孫朱文榘(中華全國商會副主席、國際商會副主席、天津市商會會長)、孫媳徐緒玲(朱文榘夫人,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孫...

  • 文章運風公路峻工通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李文 李新潮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运风公路 全线通车 新闻报道

    山西南部的第一條高級公路,在太舊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一周年之際,於六月廿八日順利建成通車。這條北起運城市,與縱貫三晉南北的大運公路相接,南達風陵渡與黃河大橋連通的公路;是山西拓寬南大門,直岀潼關,通往大西北和中原地區的咽喉要道。不僅是晉南,也是秦晉豫三省的交通樞紐。運風公路是山西五條骨幹公路之一。全長八十六公里,路面寬二十四.五米,總投資五·二六億元。從一九九三年六月廿八日奠基開工,在五千名築路員工的艱苦奮鬥,及沿線三個縣市廣大群衆的大力支持下,工程進展極爲順...

  • 文章「一橋兩路」建成通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呂耀忠 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一桥两路工程 建成通车 新闻报道

    新建的太原市迎澤大橋、濱河東路、濱河西路於十月一日上午舉行了隆重的竣工通車慶典。氣勢恢宏的迎澤大橋像一條巨龍橫跨汾河兩岸;寬闊的東西濱河路宛若美麗的彩鳳飛舞在幷州大地。“一橋兩路”工程是太原市城市建築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古城太原重要的形象工程。它的建成必將進一步推進太原市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改制前汾河上只有一座又窄又小的水泥橋。改制後,五十年代建成了迎澤大橋,以後又陸續建成了勝利橋、南內環橋、漪汾橋等。但舊迎澤橋經專家鑒定,因運...

  • 文章呂佛庭藝術在多倫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枫叶艺廊 吕佛庭 艺术展览 新闻报道

    加拿大世界藝術報(Arts World)最近報導,位於多倫多的楓葉藝廊,是屬於國際性的藝廊,配有英語漢語說明,以各種民族藝術及不同學派,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爲對象,促進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融,該藝廊於開幕之際,首先介紹了呂佛庭先生的作品,報導中說呂佛庭的成功來自嚴格的訓練,持續的硏究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他不僅運用傳統中國藝術媒介來廣泛地描繪大自然的生態貌狀,並且不斷的向這些藝術媒介進行艱苦的挑戰。呂佛庭藝品渡海加拿大半個世紀以來,渡海來台的幾位畫家如張大千、溥心畬,黃君...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