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字共返回1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音正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樂天 仇德哉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乡音 文字 俚语

    附註:未完待續

  • 文章古玺文字印联选出版后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林劍丹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古玺文字 文字学界 文字研究

    青年时代师从介堪夫子学习金石书法。一次他偶然谈及三十年代在上海,尝试以古玺文字作联,受到书画界名公巨擘不约而同的赞赏,认为它既有金文遗韵,又无小篆俗尙,另辟一径,高古秀雅,清新可爱。只可惜古玺文字能够识读的不多,要加以变化运用,首先应当深知篆书篆法,要「遵修旧文而不穿凿」,笔笔须有来历,鼓励我们学生以后多在这方面下功夫。可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与学力,我们还仅周旋于小篆,对先秦文字实在不是一时所能力及。何况战国时期六国文字错杂,不是轻易可以涉足的。近十余年

  • 文章恭喜不是恭禧及其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文字 语言 恭喜

    急景凋年,臘鼓頻催,又到了歲暮時分。人們在新年出門見到親戚朋友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發財!」這句新春期間人們常掛口邊,耳熟能詳的話,卻常被人誤說成:「恭禧發財!」余豈好正名乎?實在是不得已也!再不挺身而出,眞有積非成是,劣詞驅逐正字之憂矣!七十八年一月二十日的《民生報》第九(影劇新聞)版頭條標題是:「透過螢光幕,明星大拜年,紐約世界電視台代捎恭禧!」同日該報第十一版的頭題爲:「三星拜年,熱情洋溢,張雨生、王傑、米雪向您說恭禧。」台北的力霸房屋公司所出的七十...

  • 文章洪通與江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80-01-06
    关键字: 江僧 文字 著作

    几乎人人知道台南北门代天府前,有个绘画的洪通,却不太知道麻豆五王庙代天府后,静修院有个玩文字学的江僧,他是浙江人,眞是、人比人,气煞人。如今只好借洪通的大名,来说江僧的故事。何政广写鄕下画家洪通时说「艺术发生基于需要和创造,原始艺术朴实纯正,洪通的画土生土长就像民谣,从传统看他不是画家,但他所表现的都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连。」这番话也可用来说明江僧的玩弄文字文字的发生也基于需要及创造,原始文字朴实纯眞,只是尙未脱尽繁重的图画字,自篆而隶楷渐趋简易,不幸到

  • 文章林剑丹古玺文字印联选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戴小京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林剑丹 《林剑丹古玺文字印联选》 篆刻 古玺文字

    标志着林剑丹先生书法篆刻创作最新成果的《林剑丹古玺文字印联选》终于脱稿了!作为林先生艺术的爱好者,也作为该作品集的编辑,在此前我曾多次面聆了林先生对古玺文字的研治和创作这一作品集的构思,也曾先睹了全部作品,可以说是感佩万分而且受益良多的。古玺是秦统一之前的官私玺印。其文字与金文小篆相异,属战国文字。对于这一文字现象,自宋代以来,就已引起人们注意,但直至清末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才将战国古玺专门列为一类,嗣后吴大澂将古玺文字录入《说文古籀补》,遂开这一

  • 文章介紹一些失傳已久的古字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古汉字 文字 文字的演变

    今人生活中,仍然有机会碰到的古字,选辑成篇。提供青年朋友们参考。二、文字演变的原因及其例证我国的文字,每个字的形体,都代表着一种事物情景。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木」字,它在古代的「篆」体,字形是「」。中间的「—」,是树身;上部的「」。是树枝;下部的「」,是树根。整个的「」字,它显示的是一棵大树的完整形状。木,改写成现在正体楷书。就变成了「木」。这是因为「楷书」的笔画正直、不弯、不曲。有所谓「永字八法」,也就是「点、横、竖、钩、撇、捺、折、曲」的笔画。「」字上部

  • 文章王校長宏光先生百齡誕辰抒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88-04-30
    关键字: 王宏光 中国文字 文字学 复音词

    戊辰四月廿三日为王校长宏光先生百龄诞辰,其令侄契刚兄为纪念先生德业,拟以淳朴方式,知会亲朋友好、门生故旧,开会纪念,宏老自三十八年来台,住台北巿火车站七洋大楼立法院宿舍,以单身独居,赋性澹泊,喜金石善书法,河南大学同学校友,多乐于从游,一时讲文字学,指导书法,观摩碑帖,索书者有求必应,文稿多由同学抄录,「复音语词发微」一书,由中华丛书发行,出版前曾于建设杂志为文颂之,立法院诸公均悉,宏老新书问世,踊以索书,传为文坛佳话,此民国五十一年宏老七四岁时事也,今

  • 文章書法家——王軼猛的書藝情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3期  作者:李玉屛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 中国文字

    道出了春光无限好,只惜近暮春的憾事。暮春如何?!暮春也不错啊!有靑靑的草色!靑靑草色为淡淡的三月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三月,绿荫冉冉遍天涯,不正是另一番人间境界吗!诗词带来的想像是如此丰盛,这正是文字的魅力。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每个字有形,有义,有声,三者合一,可发挥出最大的表达空间,对使用者来说,加深了用辞遣字的艺术。再如六月:「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算算看,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里,蕴藏了多少的夏日景观。「琴书都在翠微中

  • 文章乙亥終年筆下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乙亥 筆下耕 文字園丁

    今年——乙亥、属猪,行将终了。在猪年这一年,作为一个文字园丁的我,究竟一支老笔,作了多少耕耘,有什么收获,在此年终岁腊,应该作一检查。我不能与那些大作家相比,他们动辄一年写几十万字,我不是一个专注写作的人,时断时续,通常写作分两大类:一为应酬文字,包括诗词歌赋、对联、铭颂、寿文、谱序、祭文、挽联等等之韵文。一为兴之所至,随时捉住好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前者是视状况,有的是接受委托代人捉刀。有的是我主动为熟识亲友着笔,同样是表达颂吊之忱。这种应酬文字,并无

  • 文章秦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祝祥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秦国文字 小篆 字体特色

    春秋战国时代,政教不一,文俗殊异,所谓:「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二二一年)灭六国,并兼天下,采丞相李斯意见,将各国不同文字,予以整理统一,依据史籀大篆,略加省改,后世称为「小篆」,或称「秦篆」,是即为秦代的标准字体。按当时所用字体,计有八种,除「大篆」、「小篆」外,尙有刻在符节上的「刻符」,写在匾额上的「署书」,写在旛信上用的「虫书,刻在印章上用的「摹印」,写在兵器上的「殳书」,以及对一般下属

共107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