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略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温战略课程,追怀蒋纬国将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战略战术 战略课程 战略教育的沿起 战略定义 经济战略 军事战略 战略指导战术 战术支持战略

    因为前者之补给线较后者为安全。2.作战正面与补给线平行之部队,若与敌决战,则处于极不利之战略态势;因为若战败,则丧失补给线,而致全军覆没矣。㈣战史例证:先总统蒋公在抗战作战中,日军由东北入关,先占领北平、天津,企图沿平汉铁路线由北向南直取广州,如此即将我国土一分为二,东半中国之精华地区尽失,人员物资无法向后方搬运;蒋公于是在上海集结兵力,发动「淞沪之战」,日军为补捉我有生战力,乃集结主力由上海登陆与我军决战;作战数月,我虽兵力损失甚重,但迫使日军改变

  • 文章血染考可山讀·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長戈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考牙山战役 陈茂修 战略战术 收骨同胞

    讀日前本版李崇文先生撰寫血染考可山一文,共刊出四天,我不但讀了再讀,尙把該四篇文章剪貼,裝成一册,呈送可欽可敬的陳指揮官茂修先生存閱紀念,我明知陳先生有定閱世界日報,但因他的公私務都很忙碌,因恐他沒有充足的時間參閱,故此裝貼成册,有空時卽可拿出來閱讀,同時也可供其他戰友參閱,意義深長。讀考可山該文,李崇文先生的妙筆生花,描述戰況好像身臨沙場,親登其境一樣,有了陳茂修和楊國光二先生之勇敢在前,才有李崇文先生撰寫緊張,驚險,精彩在後,如果沒有李崇文先生撰寫當...

  • 文章衢州战略形势与国民革命战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0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6-10-06
    关键字: 衢州 战略形势 国民革命 战争

    壹、前言衢州地理形势重要,战略地位极高,在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抗日、戡乱各战役中,曾起关键的作用,发生重大的影响,也就造成了辉煌的贡献。本文的主旨,希望鄕友们在光荣的囘忆中,展拓胜利的明天。贰、衢州的战略形势从历史地理硏究,元代设置衢州路。到民初,衢州府行政区域包括: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和开化。依地理区域来说,衢州地区属于皖浙陵谷的钱江谷地。本区域的衢县、龙游、常山、江山,都是沿江的河港。水路交通称便。衢县、江山为浙赣铁路线上的都市,浙闽公路经此而经由

  • 文章蔣總統的軍事勳業(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战略相持 长沙大捷 昆仑关全胜 蒋公指示 战略部署

    十、第二期抗战、扭转危局第一期抗日作战,日军一意于速战速决,疯狂进攻。自武汉撤守以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已进占至包头、风凌渡、开封、信阳、岳阳、杭州之线;并占领广州,控制珠江;据有长江沿岸,以控制内陆水运;在铁路方面,则控有华北、华东各沿线十公里以内之狭长地带。国军将士与日军对峙于以上各线,抗战到底。 总统针对当时战况策定「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之消耗战略」。「培养新战力继续抗日,以争取最后胜利。」由于日军烧杀掳掠,奸淫残暴的惨酷事实,眞使全国国民闻之怵目惊心

  • 文章八年抗戰敵我優劣之檢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八年抗战 日本错误战略 蒋氏政府腐败 国军军事糟乱 国军战略错误

    但是还是泥腿深陷,坐以待毙。所以日本既处心积虑要征服中国,就应乘欧洲多事之秋,一举把中国呑下。日本平时国防军有二十个师团,稍一动员便可递增至四、五十个师团。如果芦沟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全国,首批派遣三十个师团同时分途进犯。用闪电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迥,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此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夹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域西进攻击,与其

  • 文章廣西在我國南疆及革命歷史上之重要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勞建奇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战略意义 革命历史 诗词作品

    甲、前言昔以神州不振,胡氣飛揚,代有傑人,一爐共治,溯自鴉片戰爭以後,我國割地賠款,不但喪權辱國,從茲海禁大開南疆粵桂兩省因地處邊陲且毗連香港與外人接觸頻繁,爲時最早,兩省人民,因由於滿淸政府之腐敗無能,尤感於帝國主義之侵略,故倒滿抗帝之民族意識與革命思想,特別深厚。 國父領導革命,歷次行動,多選定南疆海濱各地發難,及民國後國父開府廣州,以兩廣爲革命政府根據地者,原因在此。 國父逝世以後,先總統 蔣公,繼承遺志,領導國民革命,因鑑於過去革命根據地之廣東,內...

  • 文章淺談淞滬會戰之經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日战略 不利因素 历史评价

    广西文献季刊第一一二期,载有梁学干先生「抗战史实重温」宏文,文中叙述八年抗战淞沪会战时,我方将士撤退之惨状,本文笔者拜读后,亦甚悲痛,因本文笔者当时担任陆军第七军特务营少尉连附,本军奉命从海州增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从而亲见撤退之慌乱及人马践踏之悲惨状况,迄今难忘之故也!当时,我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采纳所聘德国首席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将军之建议:「长期抵抗日本,宜永久依托上海」,从而决心在上海与敌会战,以「把敌人赶下黄浦江」为战略目标(见中华民国重要史料

  • 文章明朝開國功臣靑田劉伯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夏漢雲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刘伯温 开国功臣 元末明初 明太祖 北伐战略

    五十岁,离开归隐多年的会稽山,诣应天府谒明太祖。太祖礼贤,亲迎辕门,虚心求敎治国良策,刘基当即条陈「时务十八策」,分析时势,详陈当时治国方略,并向太祖建议:一、暂时经营应天府,扼长江之险要,据东南文化、经济之中心,只要倡行仁义,定得民心,天下可定矣。二、对付羣雄,端赖将士用命,我军纪律严明,则寡可击众,弱可胜强。三、目前我军战略,仍遥奉韩林儿为帝,以为北方屛障,然后以全力击破势力最强之陈友谅。羣雄自私为用,绝无唇齿观念,所以有此主张,乃北守南攻战略,先服羣雄

  • 文章蔣總統的軍事勳業(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战略布置 蒋公指示

    到底决心。2要有最后胜利的信心。3要运用智能,自动抗战。4要军民团结亲爱精诚。5要坚守阵地有进无败。」继于廿六年八月十八日发表:「敌人战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明白指出:「1日寇逼平津,想不战屈我,我大军北上,战而不屈,是敌战略失败。2平津为北方重鎭,敌得之不能不以重兵驻守,是其政略失败。3屯兵危城,不得速战是其战术失败。4倭寇虚骄诈伪,外强中乾,处处惹战,处处慌乱;为我军备战固守,杀敌效果之最好机会。5我军针对敌战术原则:「①要以持久战消耗战

  • 文章蔣總統的軍事勳業(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冬季攻势 长沙大捷 蒋公指示 战略成效

    阵地,第二次长沙会战,于焉结束。2第三次长沙会战总统于第二次长沙大捷以后,勗勉国军必须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涵养。为着适应敌情,并训示今后对日作战战略,于卅年十月十六日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中剀切训示:一、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要诀与将领精神修养之重要。——说明抗战胜利的要诀,在于发扬民族精神与正气。「仁义礼智信」即为军人正气的表现;「礼义廉耻」为军人精神的要素;各级将领应严戒「虚伪」、「贪汚」、「怯懦」、「骄傲」之弊,提高品德修养,整饬部属军纪。二、对于长沙会战之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