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岩洞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桂林之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尤新彥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七星岩洞 芦笛岩洞 漓江 格律诗

    一、游七星岩洞(内有九龙戏水龙宫等)七星岩洞夺天工,幽邃深藏世外风,戏水九龙沧海阔,隐然一现水晶宫。二、游芦笛岩洞(穿过岩洞便是河岸,极目远眺,楼台隐然可见,另一新境界。)芦笛岩前遍是林,一山处处鸟啼音,洞通河岸新天地,远浦楼台极目深。三、晨雨中游漓江(时値三月,天气犹寒,晨有小雨)细雨濛濛曙色寒,轻舟波上荡波澜,峰奇水秀明如画,满眼风光带笑看。

  • 文章福州佛敎聖地鼓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作者:乃正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鼓山 涌泉寺 岩洞 竹林

    闻钟声罄」的写照。再向左行,穿过一片浓荫蔽日的竹林,踏上蜿蜓曲折的山径,不久就到了喝水岩。这是一个大岩洞,洞的一角有一罅隙,泉水滚滚涌出。听说此处不无涌泉,后经一僧人面对岸壁大喝一声,岩即裂开而涌出淸泉,因称喝水岩。这里的泉水淸冽无比,沏茶格外芬芳;水质甚纯,盛水满杯再投入铜元三枚,水高岀杯口而不致流下。喝水岩的前面不远处建一小楼,楼前地上有一线泉水喷出,落于地面淅沥有声,有如下雨,故名听雨楼。在这里静坐片刻,一面欣赏窗外景色,一面聆听琴韵般的泉声,宛如

  • 文章宜黃仙岩山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宜黃台辦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宜黄县 岩洞 读书堂 王安石

    在宜黄西北郊两公里的黄陂桥村,有一通体紫色的巨大石山耸然而峙,横亘东西。远望如长虹卧波,近看似苍龙飞天。在山腰有一奇特天然岩洞南北对穿,俗称「仙洞」。人们顺势在此修建寺庙,故又称「仙岩山寺」。仙洞入口宽6米,高5米,内高10余米,宽20多米。洞门两侧有对联曰:「霹雳警雷横穿千古仙石洞,叱咤雄风纵观百代读书堂」。进入洞内,只见洞顶石壁凌空倒悬,好似穹芦盖顶,洞低平整舒展,足有上千平方米,遂成天然厅堂。这里冬暖夏凉,风雨难侵,可容千人。明代仙岩山上就建有寺庙

  • 文章記青城道人李八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0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青城道人 李八百 天师洞 岩洞 青城山

    李八百,佚其名,道號玄眞子,乃靑城山一雲遊道人,在道士中屬潛修丹道一派。來去無定時,落迹無定所,惟以天師洞、上淸宮,及靑城後山之仙巖洞爲住緣較多。在天師洞與仙巖洞均有丹房,惟仙巖洞之丹房,與其謂之爲丹房,無寧稱之爲丹洞,較爲恰當,以其係在仙巖洞內最後一洞之第九洞也。第五洞前,有一廣闊尋丈有餘之坦坪,天然光線自巖頂透入,巖壁石乳與石畫,遍處皆有。第一洞卽爲煉初層丹法之地,次第而前,至第九洞,丹成方得出洞離山,雲遊四海。遊山人士,多以前山爲止,遊後山者,百不...

  • 文章烏篷一葉訪東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乌蓬舟 东湖 水岩洞 《江南採茶舞》 游记

    一叶乌篷舟,一壶绍兴酒。舟行濛濛雨丝中,酒落曲曲肠道里。人微醉,湖微濛,桨声咿呀访东湖,这才俱诗情,这才有画意呢。我原意去东湖是挑个风和日丽的天气,畅快走一回小桥流水,欣欣然登一次湖中「盆景」山道,然后立高巅望湖景,观「盆景」之上的古木异草。但一入景区,忽地下起微雨来,便只好借一叶乌篷小舟,以舟代步了。舟过一座小石桥后,便悠悠然划进了山腹中的水岩洞里。壁危陡而水幽黑,雨微飘而洞朦胧,于是,人便有了一种酒后微醺的感觉。即看得见湖,却看不清水;看得见山,却

  • 文章花果山「三疊岩」探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仇臻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花果山 三叠岩 岩洞探险

    蒼岩奔野獸,老樹動蟠龍。疊石三重危,登天一徑通。境幽多妙處,地僻少遊蹤。妖洞深難測,靈台紫霧封。註:「三疊岩」位於花果山孔雀溝深處,澗中亂石如奔獸,形態萬千。澗邊有三巨岩重疊如危樓,背面爲梯形,直上雲霄,山民叫它爲上天梯,說是孫大聖的梯子。近處有「靈台」和「斜月三星洞」,爲孫悟空學藝之處。

  • 文章岩洞怀旧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屠夷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利川岩洞寺 学习生活经历 追忆往事

    利川位于鄂西高原的西陲,隔七岳山和四川万县,有山径相通。利川之西的汪家营,有凉雾山,为淸江的发源地。淸江经利川城南,蜿蜒而东,横贯鄂西高原,经恩施、长阳、至宜都注入长江。民国二十七年冬,武汉转进,时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陈公辞修,为救济流亡学生,筹设湖北联中,自兼校长,各分校设主任,而第七师范,由高师丹山任主任,设校于利川城东南之岩洞寺。民国二十七年冬,我冒着漫天风雪,自湖北兴山县,经秭归,溯西陵峡,过巴东、建始、恩施,抵利川,徒步七百二十里,立雪

  • 文章半月旅遊七絶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沈賢荃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桂林山水 芦笛岩洞 西安兵马俑 大雁塔 华清池 碑林 灞桥 西安城墙 北京天坛 长城八达岭 颐和园 景山公园 故宫 明十三陵 天安门 杭州景观

    民国第二己巳秋日,予参加赴大陆观光团,行经桂林、西安、北京、南京、上海,至杭州止,计约半月。其中除于南京、上海脱队三日探亲外,余均随团,由导游者领览名胜古蹟,饱尝见闻,藉开眼界。玆将历程胜蹟,依次各赋七绝草,以抒感怀,兼志鸿爪之意云。舟游阳朔山水奇峰夹岸碧涵浔,阳朔名山甲桂林,画舫漾波疏影动,千鬟万笛入清吟。探幽芦笛岩洞芦笛洞幽本幻虚,传奇求证亦多余,蜃楼海市眩人目,况此神工出太初。观西安兵马俑秦皇陵右客心惊,古代军容分外明,但见兵马俑阵列,天威何待后人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