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看台湾山地歌舞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9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山地民谣 山地舞蹈 简记

    一最近台湾省民政厅为配合「台湾山地艺术展览」,特成立山地歌舞训练班,从全省山胞各族中招选优秀男女靑年数十人,予以训练后,在全省各重大城市作巡回公演,由于内容丰富,演技优异,获得各方一致好评。我也得躬逢其盛,有机会欣赏了山地歌舞的演出,略抒观感于下。这一次山地歌舞巡回公演,有二大特色,一是担任演员的山地靑年,包括了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曹族、鲁凯族、排湾族、赛夏族、卑南族及雅美族,把台湾所有的山地各族全部纳入了训练班,看了这一次公演,等于看了台湾所有

  • 文章番薯考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陈振龙 山地 煮食 米粥

    回薯蔓尺许揷种,就这样繁殖起来,恰好这个时侯发生饥馑。番薯容易生长,其他粮食不生的山地或干园,稍加掘松地皮,一揷薯蔓,就可生长,如遇天雨,生长更速。我们所知道的优良薯种大致为:甲、陈薯仔:叶小而薯特大。乙、发财薯:叶端有三尖,裂缝甚浅。薯形细长,皮紫而肉白色。丙、六十薯:叶端亦有三尖,但裂缝较深。薯肉及皮色与发财薯相似。丁、台湾薯:叶端有五尖,薯形圆而大,皮紫而肉红。戊、白肆薯:叶无裂缝,薯形稍细长,皮肉均白色。番薯可直接煮食外,中上人家,也有切细加入米粥中

  • 文章閩省年關的羊羣生意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作者:趙彥申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食品 冬至 山地草原 佣金

    地区直至浙东温州平阳等县,大都是山地草原,嫩草如茵,最宜畜牧;所以那五县的农民,大家以养羊为主要的家庭副业,漫山遍野盖是羊羣。这些羊,大部份销往福州;平常也都由羊贩子赶往福州售卖,不过没有年关这样的多。该五县交通极为不便,既无铁路又无公路,通往福州的旱道只有一条,据说还是满淸总督游八府时所修的「官道」。羊贩子向牧农们收买得大批羊只后,便循这条「官道」,以游牧方式赶到福州售卖。这些羊贩子,俗称「羊客」,每五六人合成一伙,羊羣由二三百只多至成千只。因为路途太远

  • 文章象山縣公立醫院始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期  作者:姜紹祖遺著 出版时间:1967-10-01
    关键字: 象山 公立医院 医疗卫生 山地

    象山地處半島,未經開闢,交通阻滞,縣城至寧波府城,向來路程,約須兩天,由縣城出發,步行十五里,至黃溪渡,趁帆船,行八十里洋面,到奉化翔鶴潭,又步行四十五里,過道存嶺,入鄞縣地界,在鄞縣横溪趁帆船,至江東,到商埠江北岸,而至寧波府城。遜淸末年,才有小輪船,由象山高泥至寧波江北岸,城中旅客,須由黃溪渡趁帆船至高泥,高泥無碼頭,輪船停在海中,旅客由帆船爬上輪船,如一疏忽,卽墜海中,厥狀至危。其後白墩築埠,搭輪較便,然自城中啓程,須行三十餘里,才能到白墩碼頭,輪...

  • 文章黄石公園記遊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李益群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黄石公园 优美山地公园 游记

    是居家的好地方。我为了考验自己的体力,是否还适于远游,为了看看我女儿夫妇,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以及小外孙女恩佑的成长情形,特于事前约定今年六月中旬赴美,与他们聚首。并由他们安排适当假期,同游美国的黄石、优美山地、大提顿等三个国家公园;藉以调济身心,开拓眼界。二、旅程的决定和安排长途旅游首先要决定的除时间外,就是利用什么交通工具;乘飞机固然是时间快速,疲劳减少;但浏览风景,不能有横广纵深的享受。乘旅行团巴士,虽然无须考虑吃、住的问题;但受团体的约束颇不

  • 文章山地民居第一村——林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林坑 明朝 山地民居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楠溪江畔多名胜,山居最好是林坑。凡到过浙南永嘉县黄南乡林坑村的人,无不为那里的自然环境和山地民居浑然一体的村落布局所陶醉。当我们驱车来到群山环抱的林坑古村时,率先扑入眼帘的是如诗似画的山村美景:竹海、松山、小桥、流水、人家、古木屋、石头路。这里环境清幽,平和古拙,恍若仙境。村前是竹海,凉风吹过,秀影摇翠,远远望去,似海涛翻腾,碧波奔涌,美妙至极;屋后是松山,郁郁葱葱,恰似一道天然屏障,为之抵御骤雨狂风。那两条腾蛟起风的溪流,从村中穿过,成为远古村落规划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