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台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慈湖書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3期  作者:梅庭散人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慈湖 天台 池塘

    ㈠欲向慈湖展此心,总难歌哭豁胸襟;山高不见狂澜倒,世乱空悲白日沉;一幅遗眞疑似在,万机横海恨非今;美人隔断银河水,未识天台何处寻。㈡社鼠城狐暗暗侵,隔江谁复播尧音;漫思廿四番风紧,可奈八千里外心;春草池塘秋更绿,夜深时节我高吟;廉颇未老桑楡短,扫穴犁庭何不今。

  • 文章天台、黄岩二旧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8期  作者:楊俊友 出版时间:1976-08-06
    关键字: 黄岩 天台 逸事

    一、天台优婆夷陈氏事略优婆夷陈姓,天台人,岁暵,流徙黄巖,吾祖母滕招居家庙。氏茹素礼佛,室内奉观音像,朝夕虔拜。礼佛之余,常来吾家,吾母陈屡请氏作麦饼共饷。吾时幼,每闻氏至,即笑呼欣跃怡怡如也。天台固多山,土地硗薄,民食以麦为宗,故氏之作麦饼也,盐水之调匀,火侯之缓急,出于谙熟,味美无匹。氏性至善,恭而让,远近老幼,无不一见如故。每至吾室,问寒燠饥渴,且常为洗涤衣被,吾母酬以资,力让不受,予以食,则以少酬厚为谢,其自足谦让之心如此。迨吾稍长,就学于城

  • 文章天台童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逸非 出版时间:1971-02-28
    关键字: 天台童谣 天台县 童谣 民间风俗

    娘为何叉?头勿梳,脚勿包,奓哥勿要抱上轿,二哥勿要开轿门,小弟勿要挈(音揭提也)油瓶,油瓶漏,炒炒荳,炒荳香,隔壁婆婆仆(音扑,伏也)啦张,有嘛拨(给也)粒我,呒有就歇。(歇、算了罢、天台人说话硬性。)四喜鹊叫,尾巴翘,哥讨(娶也)嫂,弟也要。五当当此(小铜锣打的声音),换鸡子(即鸡蛋是也。),鸡子弗双黄(鸡蛋没有两个蛋黄),换砂糖,砂糖沸(弗也,读音如「费」字)甜,换盐,盐沸咸,换挈篮(手提之菜篮),挈篮呒甩(ㄎㄨㄟ),换扁担,扁担呒梢(音ㄒ一么),换

  • 文章花根雲之丐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8期  作者:恒老 出版时间:1976-08-06
    关键字: 天台县 花根云 丐癖

    同治年间,浙江天台,有儒家子花根云,幼失怙恃,甫十六,补博士弟子员,闾里器重之。邻老视其影只,愿以女妻之,生笑而却谢,自谓命中虽无十二金钗,然绝非如田舍翁抱黄脸婆而睡一世。言虽夸大,殊不知其孤癖与人异,盖其所喜者,乐与乞丐为伍。有识之士,多视其为癫。生曰:「丐也者不识不知,无拘无束,以天地为蘧芦,以日月为灯灼,以江河为襟带,以木石为朋友,歌哭无常,叫号随己,是眞薄诸侯而不为,比散仙而无愧,何乐如之。」然同族伯叔辈,花氏四兄弟,品德则不同,半儒半贾,兄弟葭

  • 文章天台古寺旧观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天台 古寺 庙堂 庵堂 僧侣

    天台、三国时设治,由于四境皆山,故于晋代即有高僧建寺,据康熙六十一年再修之台州府志所载,天台古寺,旧观不下百数。其间虽有废残,但新建者定胜原载倍数。如华顶山上,仅善兴一寺,而以后该处增建数十庵堂,均未列入,由此可知天台寺观之多矣!眞不愧为佛敎圣地也。玆略擧古寺旧观于后,以供鄕人共为囘忆。一、古寺天封寺,在县北五十里,陈太建七年智顗禅师所建,乃顗第五思修地,隋开皇五年赐号灵墟道场,汉乾祐中改智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寿昌寺,治平三年改今额。永慈寺,县北二十九

  • 文章遇見江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1期  作者:王雅琦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杭州 宁波 天台 温州 旅行纪实

    一分开阔的心境,走过蒋家人行遍的每一吋土地。四、学术交流—宁波大学花木扶疏、绿意盎然的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爱国侨胞的大量捐助与广泛的支持。一九九六年三月,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实行联合办学,学校规模因而庞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其目标在努力建设使成为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现代化、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大学。佛教城市—天台终究不是居住南山的料,武陵人本当居于浮世,而我依旧只能在梦想中酩酊……一

  • 文章臺山憶舊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陳平山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天台县 天台山 游山纪实

    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为浙省四大名山之一,(四大名山,为四明、雁宕、括仓、天台)自晋孙绮游山作赋后,其名始著。台山层峦叠嶂,形势雄伟,岩壑争奇,溪流淸冽,为游侣百往不厌之胜景。自山麓国淸寺抵达华顶山巅之善兴寺,计程六十公里,步行须二日可到,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游山作诗者,指不胜屈,最闻名者,有李白、孟浩然、董其昌、刘禹锡、陆放翁、朱熹、袁枚、齐召南、诸贤。笔者慕名甚久,于民国三十年秋间,随友登山游览,虽时隔数十寒暑,然每忆旧游之地,仍惓惓于念怀。是年七月十四日

  • 文章濟公不是活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朱明懷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道济 天台县 智高博学

    使人啼笑皆非。因为他深通儒家的仁爱,更明白佛家的慈悲,两者都有相当的根柢,而眼看社会的黑暗和和尙的势利,都很淸楚。他的出家,又非出于自愿的诚心归依,是完全迫于生活而出家。因此他持戒不严,不守淸规,不但吃荤,而且还要吃狗肉,可见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游戏于佛敎之中。道济和尙,是宋时浙江天台县人,本姓李,俗名济道。他的身世,确是可歌可泣的,他的个性确是滑稽突梯的。他出生于农家,在姊弟三人中是个独生子,年纪最小,两姊早已先后出嫁,因此父母非常疼爱他。不幸在他六岁

  • 文章天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7期  作者:奚明遠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诗歌 天台 思念故乡 统一

    天台好,春日最堪忆:漫山杜鹃红胜火,桃李争芳乳燕飞,牛背笛声稀。× × ×天台好,夏日最堪忆:池荷飘香田禾绿,梅黄瓜熟豆棚西,雨后钓前溪。× × ×天台好,秋日最堪忆:东亩竞收黄金谷,西山采得红叶归,雁影斜阳里。× × ×天台好,冬日最堪忆:围炉小飮共话旧,姑嫂相戏裁新衣,雪压松枝低。归国谣东风急,扁舟梦囘潇湘客,数点小雨篷窗隔,头虽白,喜见故国渐赫赫。× × ×南风急,岛民被疑神仙客,衣锦还鄕诚显赫,心头石,含泪且向故鄕掷!× × ×西风急,神州只是

  • 文章寧波觀宗寺對現代佛敎的貢獻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延庆寺 谛闲法师 天台宗 倓虚长老

    法师正以鼓吹革新佛敎自任,他和友好们有意接收延庆寺作为革新佛敎的弘誓会会所,于是叩请颇具名望而又为江浙善信所敬仰的谛闲法师住持。谛闲法师俗籍台州,本是出身天台山国淸寺的,为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的法统传人,在当时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讲经法师。天台宗在中国佛敎史上原是重要的一个宗派,它不同于其他禅净律密诸宗——他们都传承自印度,天台一宗纯是中国人依据妙法莲华经所创立,北齐慧思禅师以悟法华经的玄旨而传予隋朝智顗法师,后者以居天台山判敎立宗,因此人称天台宗。法华经即是重要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