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土产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土产——银鱼——开化乡洪邱葊出产最多最著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0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开化乡 银鱼 无锡土产 孟姜女

    故鄕的银鱼,也是著名土产之一,太湖及各处河川中都有出产,而以南门外开化鄕之洪邱葊出产最多最著名。渔夫们都用细眼抄网捕捉银鱼,一网抄起,可捕得不少。银鱼出水即死,无活者可得,牠的身体肥圆,长不过二、三寸,表里都是洁白,肉细而无刺骨,眼眶黑色,眼珠灿烂如金。杜甫咏银鱼诗有:「小白羣分命,天然二寸鱼,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之句。本地鄕人传说,银鱼是孟姜女的肉所化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银鱼的肉雪白光洁,富有曲线美,所以就有人把牠比作美女而已。故鄕的银鱼

  • 文章坂上小記(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3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街道 涿州饼 石条 坂上 土产

    岂其传自涿州?但也不像,鎭上并未有过涿州的移民,且涿州的的「州」并无三点水旁。到底如何?便难查考了。此饼如果能像今日台湾土产一样,改良包装,可能成为名产。时届秋节,想起故鄕食品,不禁泫然!坂上在全县中的政治地位,微不足道。但它过去是升东鄕的中心,以后全县划分十区,又成为第六区中心,区公所便设在此,地位渐见重要。自划分十区后,坂上正式命名为坂上鎭。过去坂上鎭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至此便成为一个自治区域,成为政治上的名词,原先坂上鎭范围只是一条街,街外便不是坂

  • 文章故鄕土产——枇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1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86-07-20
    关键字: 无锡土产 枇杷 雪浪山 白沙枇杷 大红袍

    枇杷以吳縣洞庭山出產的最著名,而吾邑南鄕雪浪山,大浮山一帶出產的白沙和大紅袍兩種枇杷,其品種之美,比起洞庭山枇杷,可說有過之無不及,不過雪浪山一帶出產的枇杷只是該地居住靠近山麓的農民利用山坡地種的一些副產,產量不多,不夠供應本邑消費需求,一到端陽來臨,大家要吃枇杷,還要把枇杷送節禮的時候,水果商還是都向洞庭山或馬跡山(在太湖中屬武進縣)去採購的。故鄕的白沙枇杷是白邑,大紅袍是橙黃帶紅色,都是名貴品種,在核生的枇杷樹上嫁接培植起來的,枇杷核生長起來的枇杷樹...

  • 文章烏來記遊

    来源期刊:《浦東》 第12期  作者:夏羽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同乡会 乌来郊游 泉水 土产商店 交通工具 游乐场所

    躱了一周的太阳,也大放春光,给一行同伴,凭添无限欢欣,九时许抵乌来车站。乌来是台北三大温泉区之一,与阳明山,北投齐名,而且乌来的泉水,不含琉璜质,泉水也淸冽。二十几年前,乌来山区,禁止观光客进入,现在已经开放为观光区,而且也是近郊最美丽的观光区域,酒店,别墅,山上山下,触目都是。乌来四围皆山,而且到处都是树木,羣山拥翠,烟树濛胧,景色宜人。出车站后,一条大街,商店林立,也有观光饭店,飮食店,以及出售当地土产的商店。鎭尾,已见乌来观光区大门,横垮桥梁前面

  • 文章閒話家園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石孝岑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光阴迅速 思乡情结 沿革土产 沧浪亭 仙观晴霞 恩波亭 杨林铺 南市宋山 文庙儒学 谢墩夕照 富川楼叠山祠 吕洞宾传说 三苏故事

    「故國沉淪二十秋,情懷王粲幾登樓,風塵倒人間世,纔是童年忽白頭。」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眞感覺光陰迅速,轉眼海外流亡二十餘年,這首感懷絕句,觸動我之鄕思,也促成我來寫這篇「閒話家園」之動機。我故鄕位於鄂南,在漢置縣曰雉水,下雉故城,在縣東南,漢伍被謂淮南王安曰,守下雉之城,絕豫章之口是也。時縣東昌平鄕,有雉潭在焉,東晉改名陽新縣,晉安義興中,以吳頭楚尾之交,廢下雉入陽新縣,迄隋改置富川縣,在宋仍改爲陽新縣,復更名永興縣,(永興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明稱興...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