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建筑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陽繞川古洞的千古之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云青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许氏宗祠 奇闻 古建筑

    浙江東陽市昌南馬鎭繞川村許氏宗祠樑柱兩側木獅子二十年一變顏色、祠堂沒有蛛網、蟲迹、纖塵不附,更奇的是烈火焚身不但不毀而且無燒焦之良,成爲浙江千舌之謎之一。許氏宗祠的第二進廳堂上鄰,安裝有長約二·五米,採用深浮雕表現手法,四獅戰球圖案栩栩如生。引入入勝的是左右兩側的雄母獅子分別二十年變回顏色。當左邊轉變爲灰黃,右邊則已由二十年前的灰黃變成暗黑色。村民眾口一詞,老人親眼目睹,深信不疑。尖垢不附又是該詞另一令人猜不透的東西,柱頂、樑身、檀木根本見不到任何塵埃,...

  • 文章憶韓國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徐正冶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韩国 旅行 古建筑

    爲看看外邊風光,以增我見聞,興起了旅遊國外之念。緣於七十二年秋,選定第一站爲東北亞,卽洽旅行社辦理赴韓一切手續,旋於八月六日啓程,是第一次出國,以興奮之情登上韓航客機。窗外的碧藍長空,儘是輕飄飄宛如棉絮的白雲,忽急忽徐,忽近忽遠。飛機平穩地飛過碧波萬頃,層巒疊嶂。由於現代交通的發達,國與國的距離拉近,眞令人有天涯若比鄰的感覺。飛行二小時到達「漢城」上空,窗外的景致逐漸由丘陵變成田野,漢城的街道也從迷濛的彩霞中顯露出來,臺灣與韓國時差一小時,航機降落金埔機...

  • 文章梁思成林徽音考察山西古建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黃健敏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梁思成 林徽音 山西考察 古建筑 《中国建筑史》

    一九五三年经梁思成修改,在《文物参考资料》第五、六期再度发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收录于《梁思成文集二》,附有四十九张照片。有关佛光寺的文献照片当然不只《梁思成文集二》所刊印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的《林徽音文集建筑卷》,有五张林徽音在佛光寺的照片,看到林徽音在寺内大殿中的留影,娇小的身影分外衬托出唐代佛像的宏伟。一九三七人的调査足迹遍及山西省北部十个地方,这是林徽音最后一次参加古建筑田野调査。因为抗战逃难期间痼疾肺病复发,导致身体日渐衰弱。尔

  • 文章遊訪少林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少林寺 游览参观 少林武术 古建筑 碑碣题记

    瑞金 楊曉蒼「久仰嵩山美,有緣訪少林。碑林映佛寺,武術貫古今」。——這是我遊訪少林寺後寫下的一首五絕。少林寺是老少皆知、名揚海內外的我國佛教大叢林。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巿西北的茂密林木之中。背依五乳峰,山色清幽。面對少室山,諸峰聳立。寺前有一道蜿蜒曲折的少溪河,河水清澈,潺潺注入少林寺水庫。整個寺區茂林修竹,山明水秀、層巒疊嶂、氣勢雄偉。殿、堂、亭、廊、星羅棋佈、碑碣林立,寶塔點綴、大雄寶殿隱現在參天的古柏之中,顯得肅穆壯觀。「五洲四海來朝拜,車如流水人...

  • 文章京城古建筑著名景观数据之考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北京 古建筑 著名景观 数据 长安街

    北京,为金、元、明、清、民初北洋政府时历代朝代都城,有许多古建筑,著名景观的有关数字独特,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已知的和不知的均不能确定,口耳相传或以讹传讹,莫衷一是。笔者,当年在故都读书,住家多年,以上之感受亦一直在我心中、脑际萦绕着,为解除此惑,年来走访台北几处较大规模图书馆,或从电脑中补充、核对、反复对照,获取较为可靠数据。长安街有多长?过去称长安街是指从东单至西单,长度为七·四华里。通常说是「十里长街」,则是指建国门至复兴门的距离,长为十三

  • 文章建築學家梁思成對山西古蹟的考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原馥庭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梁思成 山西考察 古建筑研究

    他认为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我国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无建筑史,乃决心硏究“中国建筑史”。一九二七年赴德国、瑞士、义大利、法国、土耳其考察,回程乘火车经西伯利亚至沈阳,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一九三一年九月到朱启钤所办的“营造学社”,此系硏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梁任“法式组”主任。中国谚语称华北四大名胜是“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他先考察蓟县独乐寺,宝坻广济寺、正定隆兴寺等唐、宋建筑,继至山西考察。一九三三年第一次至山西大同

  • 文章山西唐代古建筑的瑰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乃賡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山西唐代古建筑 唐代木构建筑 建筑宝库

    山西是中华民族最早生活和繁衍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龙的子孙的故鄕。它在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黄土地上。眞是文物荟萃,古迹遍布,地上地下遗存的各种文物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素有“中国古化文化艺术博物馆”之美称。其中仅古建筑一项,即达一八一一八处,宋、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多达一〇六座,占全国同期木构建筑总数的七十二%左右,全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只有五座,其中即有四座在山西,它们是五台南禅寺大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芮城

  • 文章楊纘緒故居通議大夫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杨缵绪 通议大夫第 古建筑 历史文化

    通議大夫第,俗稱通議第,座落在韓江上游梅潭河畔百侯鎮侯南村。前面是平疇一望青青色的三百丘農田;遠眺,巍巍的西岩山依稀可見。通議第是清乾隆年間名聞遐邇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陝西按察使楊纘緒的故居,是一幢九廳十八井的府第式大院,磚土木結構,中間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橫另兩列副橫屋,大門外有開闊的門坪。當日,楊纘緒十分仰慕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才學氣節,故其號名叫式光,將司馬光奉為終生楷模。在通議第眾多楹聯中亦能感受到他對司馬光的敬仰,感受到深深的傳統文化氛圍...

  • 文章故鄉遊——三訪千年白族古村「諾鄧」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楊蓁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白族古村 诺邓村 古建筑 细诺邓井 楹联

    庚寅八月返乡云龙、永安,盘玩数日,由建飞等三位外甥陪同,三访离永安十五公里的诺邓,游诺邓如同到安徽游歙县、江西的婺源,以及浙江的同里,朱家角一带看明清古建筑一样。不过,这些地方都以小桥流水为主;而诺邓则是完全依山势所建筑的山乡,高山低谷,满目苍翠,鸢飞兽走,鸟语钟鸣,尤其白族的古建筑,成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风情。诺邓,外省人没听过,连云南人知道的也很少,但是诺邓之名,远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武帝即在云南诺邓等产盐地区专设了一个「比苏」县(我们

  • 文章仿古建筑管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駱玉寬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建筑风格 古建筑 建筑评析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确是惊人,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为改善经济建设的环境,在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建一些仿古建筑,甚至建仿古一条街,既美化了城市,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实在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大好事。此事全国各大城市、文化名城皆然。海州区仿古建筑的量最多,也最集中,自鼓楼以西至中大街,已形成了仿古一条街。但是,仿的好的,得体的,不仅为地方增色,也确实令游人或投资者赏心悦目,增加无限情趣;相反的,仿的不够得当,也会让人产生不快的感觉。笔者试以管见论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