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凉山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胜县受凉山彝族奴隶主祸害半世纪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郭琨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永胜县 凉山 彝族奴隶主 历史纪实

    等级与阶级关系划分为「诺合」「曲诺」「阿西」「呷西」等四个等级。「诺合」为「黑色群」汉语为「黑彝」,乃统治阶级。「曲诺」有白色之意,意为诺之下的曲人,汉语称白彝或称百姓,系自食其力的隶属民族劳动生产者。「阿加」彝语阿图阿加之简称,意为主子寨旁生产的奴隶。「呷西」彝语呷西呷咯的简称,意为主子锅庄旁的手足,汉语为锅庄娃子或家奴,基本上是单身的家内奴隶,可以被主子任意赠送买卖或屠杀,是奴隶社会中最低下的劳动者。凉山彝族奴隶主祸害永胜纪实清道光(一八三三)以后四川

  • 文章暑中忆清凉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清凉山 题诗精选 寺庙简述

    记得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天空有薄雾,地上无轻尘,我的游兴大发;但独自去游,觉得孤零。乃跑到中山北路,约春暄夫妇,与唫唐诸友,一同去游淸凉山。汽车在湿润的马路上急驰,便觉得淸风拂面,已经有些凉意。不多时,车停在淸凉寺门前,我们下了车,向寺内走,看见墙上有「六朝胜迹」四个大字,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走进寺内,逛了一遭,觉得没什么値得留连的。惟有送子娘娘的像,塑得不差;在她膝前环立着男女娃娃,也颇可爱。到那里去求子嗣的人,希望生男的,便用草绳系在男娃娃的颈上

  • 文章長相思,在南京!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南京 明孝陵 中山陵 玄武湖 鸡鸣寺 清凉山 扫叶楼 环州塔

    湖上一盏灯,看不出台城一条路,一切笼罩在淸辉下,而渗融在冰莹之中,像仙鹤的羽毛,像北极的雪花,像琉璃的缨结,像水晶的觚棱,通明透澈,精灵孕育,把人间楼台尽化作广寒宫,把仙乐笙歌尽吹入沉香阁。船似在镜中行,云似在波中卷,雁似在天边飞,人似在炉边唱。清凉山上 扫叶楼头作南京之秋游,莫过于登淸凉山、上扫叶楼了。心情虽淸疎而境界非萧瑟,境界虽迁异而心情终永恒。秋高气爽,登楼远眺。朗吟我父的诗句吧:「僧谈庐岳马尾水,客对金陵牛首山。」「最是江南堪爱处,城中面面有靑山

  • 文章南京探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越城 南京 凉山 明孝陵 莫愁湖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 淸风明月本无价 夫子庙

    的确非常壮观。南京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春秋时吴王夫差利用南京一带盛产铜铁矿,用以冶炼兵器,故称「冶城」;越王句践灭吴,在今秦淮河畔筑土城,叫做「越城」;楚威王灭越,在今淸凉山筑城,名「金陵邑」;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后,改为秣陵县;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秣陵建石头城,易名「建业」;至西晋,一度以淮水为界,北称「建邺,南为「秣陵」,后避愍帝名讳,改建邺为建康」。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均沿用「建康」,皆都于此,故有六朝故都之称。自隋、唐以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