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退休后移居外双溪公寓即景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莒溪羅任夫佩光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退休移居 双溪公寓 东层楼南远市 文苑环绕

    移居郭外境淸新,座擁雙溪十里春;東望層樓燈似錦,南觀遠市夜如晨;故宮文物傳寰宇,學府風光對大屯;從此身輕怡自得,不招尤怨不勞人。× × × ×

  • 文章牛津的第一天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3期  作者:李寬材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前往宿舍 借宿公寓 租客马克 潘布洛克学院

    古老的石牆石板鋪的馬路許久見不到一個行人民國六十五年十月一日,我由倫敦搭上赴牛津的巴士,幾日來旅途勞頓,上了車便昏然入睡,一覺醒來,入眼一座古老的大鐘樓,原來這時車正駛入牛津。林納克學院原已爲我預留一間宿舍,看地圖是應在市中心的位置,但巴士一停靠終站,其他乘客紛紛下車之後,我望著手邊的地圖和隨身大大小小三口箱子,也不由得開始發愁,只得情商巴士司機,又另賞了他幾十便士小費,依著宿舍地址載我到那條街口,自己下車沿著門牌找到了地方,按了許久的鈴却不見人來開門。...

  • 文章大台北客家歷史行腳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8期  作者:張雲龍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族群 公寓 孙中山 客家艺文活动中心

    在台北城的开发历史的族群中,客家人士扮演重要角色。据研究指出,客家先民拓垦的行脚路线约略是由克难街(南机场、青年公园周边)→汀州路→南昌街→同安街→师大路→泰顺街→通化街→吴兴街→嘉兴街→南港旧庄,沿线至今仍可见到许多客家先民足迹,如青年公园一带与南机场公寓。南机场公寓位于中华路二段,是台湾第一所国民住宅之处,其特色为外露式旋转楼梯,楼梯中央为垃圾投管道间,而且坪数虽仅8到12坪,居民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大多是个别于台北市其它地方迁入,屋小好成家,当地

  • 文章探親觀感(一)

    来源期刊:《浦東》 第53期  作者:鐘立鶴 出版时间:1988-07-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旅行证明 公寓大厦 农民收入 地方建设

    离开了他们。到了上海多方打听,才问到表姐夫妇居住的地方。表姐夫在九一八的时候,已是有名的战地记者,以后继续在新闻界工作,所以从新闻界问到了他的住址。他们分配到五十平方公尺(约十五坪)的公寓住房,隔成三房一厅,一个洗手间和一个厨房。老少三代六个人挤在一起,家俱简单且已破旧,粗茶淡饭,一个月只用几度电和几度水而已。但他们认为现在的生活已比以前改善很多,可想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苦了。表姐说我的双亲和二胞兄早已过世,长胞兄和两位胞弟、两位胞妹还住在浦东,但浦东变化很大

  • 文章黄昏的絮語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5期  作者:小蓮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异国生活 老年公寓 人物感怀 垂暮之年

    媳妇说一声轻一点,奶奶睡着了。想去看看老朋友,又苦于自己不会走,想搭他们便车一下,都等不到那个机会,专程送我一趟更别想了,只有自叹命苦,老伴走的太早,本来在台湾住的好好的,为何跑到国外来受洋罪。又将自己身在天堂,心却在地狱,夜深人静、灯光闪闪,顾影自怜,真想自杀,又怕死在老人公寓给儿子带来影响。我听了除同情也更感到母爱的伟大,连死也要为儿子着想。走笔至此,想起一国有一国的国情,美加社会不允许三代同堂,父母不是儿女的FAMILY,他自己的儿女方是他们的家庭

  • 文章美国维吉尼亚州泰森(Tysons)老人公寓华人春节庆新活动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4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维吉尼亚州泰森老人公寓 华人欢度春节 京剧 活动介绍

    文·潘柱材美国维吉尼亚州泰森老人公寓是财团法人美国维吉尼亚州教师退休人员组织的财产,楼高六层,租户六百多户,以美国人最多,此外尙有各国移民如日本、中南美洲、中东、菲律宾、越南、韩国及两岸三地的中国人,电梯的说明有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日本文及中东国家文字。其中妇女占七十%左右,男仕占三十%,这个比例符合一般统计数字,即妇女比较长寿。两岸三地的华人有六十二户。泰森老人公寓离首都华盛顿车程是三十分钟,离北维吉尼亚州著名的泰森角商场祇有十多分钟车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