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像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元千佛崖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千佛崖 沈佺期 佛像

    元元明以后,改回旧驿路,仍翻越漫天岭,朝天岭。民国抗日战起,修建川陕公路,以利后方交通,重新取道龙门阁旧驿路,自嘉陵江明月峡东岸,朝天岭西麓石壁下,凿崖辟道,其地正从千佛龛下经过。公路既通,昔日险阻自此即成为坦途矣。龙门石壁,自晋魏建驿路后,北魏时起,凿崖塑佛,历代以来,踵事增华,故有千佛崖之名。佛像中有就崖面凿造者,有堀洞后在洞中塑造者,形式不一,大多面貌庄严,隆鼻深眼,服饰繁丽。侍卒则筋骨暴露,强劲多力。惟明淸以后,利州阶州剑州地区鄕人,多就崖塑造

  • 文章莊氏雙進士宗祠兼別墅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宗祠 別墅 奇石 佛像

    庄氏福淸县犀塘人,明代迁居福州,其后世鼎元,鼎卿两人皆名进士,但皆无意仕途,专心商业,遂成巨富,因投巨资于乌石山城边街营建别墅,未几改为宗祠。祠旁多悬岩奇石,遂利用其天然的迂回曲折,建筑亭台楼阁,以螺旋形的板石小径贯连其间,婉如假山盆境的放大,其境之美,可以想见。登石级三四十处,有大岩石,以之刻塑大小佛像五尊,岩上又点缀以小亭,再上去就是「止止堂」了。堂有庄鼎元自撰自书的楹联;「笠履寄生涯,别苏摩苔,四面靑山应笑我。蓬莱原呎尺,吟风啸月,一枝绿笔属何人

  • 文章中国泥塑佛像宝库 麦积山石窟 奇中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麦积山 石窟 泥塑佛像

    新近整修完成的甘肃省天水麦积山石窟,为我国四大佛敎石窟之一,它是一座除敦煌莫高窟之外中国泥塑佛像的宝库。麦积山为一座孤立的山,有如农家积麦之状,因有此名。比起中国其他三大石窟(大同云岗、敦煌莫高、洛阳龙门)均坐落于光秃秃的山头或黄沙遍野处,四周环翠的麦积山显得格外淸幽、宁静!走到山麓,首映眼底的是贴在峭壁上的一佛二菩萨的巨大泥塑像,它仿如麦积山的「守护神」;而石窟都开凿在二十公尺至八十公尺的峭壁上,现保存有北魏以下各代开凿的洞窟一百九十四个。一路攀行栈

  • 文章峨眉報國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峨眉 报国寺 景观 弥勒佛像 宗教

    二十四年开办中央峨眉训练团时亲题的。前门另有石刻吴稚晖、邹鲁七绝各一首。这寺创于明万历间,规制宏伟,殿宇辉煌。门前乔楠成列,高可参天。寺中禅房可供客二千借宿,前厅亦可容四、五百游人休憇。山门额题「普照禅林」,对联是:「半轮山月;大悲海云。」门内有各方家诗刻。过山门即入首座大殿,中供弥勒佛像,人称弥勒殿,殿依山势而筑,逐殿升高,前植有丹桂满庭,花时芬芳馥郁,游人为之驻步;再上为大雄宝殿,中供释迦佛像,丈六金身,法相庄严,两旁列十八罗汉,殿极宏敝;更上为七佛宝殿,楹联道

  • 文章南部之旅——佛光山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5期  作者:展人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 佛光山 游记 佛殿 佛像

    语言。报告台上,有 国父遗像、国旗、布幕、镶板,全部电动控制,无论用于会议,讲演、简报等,均能自动移动,调配适合的布置,的确是会议的好场所,一切设想周到,设备周全,恐怕我国自有寺庙以来,佛光山为第一座能突破窠臼的现代化庙宇。接着知客师又驾车引导我们去参观大悲殿,此殿建于十四年前,也是最初第一栋建筑物,由当时的内政部长徐庆钟破土,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四周壁上,有壹万尊佛像,故又称万佛殿。殿内灯火辉煌,整齐洁净,踏进宝殿,使人自有出尘向善的意念,佛法无边

  • 文章閩都別記雙峰夢卷之一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古寺 海水 佛像 神光寺

    莾中,得巖石而入,燕坐其中。周处士听了诗兴发作,和尙处借出笔砚,向粉墙上挥七言律诗一首,其诗云:万里重山绕福州 南横一道见溪流天边飞鸟东西没 尘里行人早■休晚日春山临古寺 浮云老树对高楼那堪望断他鄕目 只上萧骚自白头南洵寺在乌石山之东,梁大通六年,居士苏淸舍宅为之。唐嘉隆二年,建天王殿,三年号南洵寺,八年五月八日风雨雷电涌出佛像,欧阳詹作记,大观中赐额,建普明庵。至明嘉靖间,寺为豪门所蚀,仅存屋数椽。万历初知县周裔光从里人请始复为寺,不及半寺之西旧祀瘟神

  • 文章形神以外藏魂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邓昙殊 罗汉图 佛像画 历史发展

    (注:鄧曇殊畫佛)佛象畫乃從域外而來之藝術。三國魏晉,爲我國佛敎興盛時期,宏揚佛法之佛象畫遂應運而生。當時擅繪佛象之畫家尤指不勝屈,如三國(吳)曹弗興,東晉之顧愷之,南朝之陸探微(宋),謝赫(齊),張僧繇(梁)皆各造絕學,加惠來者。相傳曹弗興嘗於五十尺絹繪一人象,心敏手運,須臾立成。頭面手足,胸臆肩背,無失尺度。降及唐代,吳道子更創用一種飄逸流動之線條,世稱「蘭葉描法」,取代魏晉畫人一貫習用之「高古游絲描法」,其於視覺上予人「神采飛揚,八百玲瓏」之感,所...

  • 文章五道溝—塞外的九寨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田文普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五道沟 塞外九寨 高山平滩 瀑布 佛像

    河山上攀登,小道越来越陡走了一会,伙伴们已是上气不接下气。我问「大学生」咱们去什么地方?「大学生」说:「我们要去一个山洞」山洞?大家抢著好奇的心里,相互搀扶著,难难的爬行在立陡的石阶上。不知谁喊了一声,「到洞口啦」,抬头望去,崖壁顶端「三仙洞」三个大字分外显眼。我不顾一切地打开照像机,拍下了永久的留念。进入洞中,洞内有两间屋子大小,里边还有若千个小洞,大洞中央端坐着三尊佛像,分别是蛇、狐、雕三仙的化身。「大学生」说:「来龙潭游览、三仙洞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

  • 文章雲香一屋跨四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云香四县亭 壮丁传说 交界宫 佛像欣赏

    不久,仙游代表吴氏,亦带二名随员而来,竟在此处发现晋江代表,非常气愤。原来,他们是天明后始出发。此处距仙游县城只六舗,距晋江县城十三舗。交界宫殿上塑造七座神像,右边三位悠闲地坐着,为金氏与随员;左边三位气愤地站着,为吴氏与随员。中坐一佛像。鄕人挑担过此宫,坐下休息时,即欣赏座上神像的神情,并传述其趣闻。更有趣者:自此宫起,划过两边山脊为界。其分界处,曾发雷燃烧,自是至今,寸草不生,界线显明。则镜口述,仲宏笔录

  • 文章会务消息

    来源期刊:《浦東》 第36期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淸明法会 佛像开光 浦东灵园 捐款征信

    淸明法会与佛像开光中国传统的节日特别多,但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淸明。譬如说,端午的粽子可以不包,中秋的月亮可以不赏,可是淸明的祭祖不能不祭,这是数千年传下来巓扑不破的老规矩,正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出来一样。我们的故鄕被匪窃据之后,有志气的人,离鄕背井,跟随政府来到台湾,大陆祖先在暴政之下,尸骨无存,魂魄无依,每一念及,寒透身心。故每年淸明节日,同鄕会都举行遥祭,聊慰英灵,本年适逢「浦东灵园」落成启用,佛堂地藏王菩萨佛像开光,特假吴兴街松山寺,举办盛大淸明法会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