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于丹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读于丹兴起国人重温经典之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0期  作者:吳神農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百家讲坛 传统文化 经典风气

    客岁(〇六年)大陆「十、一长假」期间,北京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女士,以新世纪的时代语言,平易浅显的诠释二五〇〇年前孔老夫子的《论语》心得,连续七天,结果意外的炒热了节目,收视长红,受到千家万户的热烈回响,她自己也因而一夕窜起,尤其所著《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在短短月余时间内,创造中国大陆图书销售的两大纪录—突破单日销售的最高纪录;创下出版第一个月即销售逾三百万册的空前纪录。春节长假,央视乘胜追击,又请于丹在论坛讲《庄子

  • 文章仙道之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劉金釗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天道

    前言:五术之一的「山」,亦即「仙道」,是由修练身心以达到神仙境界的术法。一、山(仙道的意义)山(仙道)大概可分为三法:即天法、人法、地法。天法又称为「筑基法」,人法又称为「房中术」,地法又称为「食饵法」。以上三法中,用天法和地法的,谓之「清净法」,若兼采人法,则谓之「采接法」。本文就「清净法」的修行加以说明,诸位乡长(亲)如有兴趣,可先研读「老子」、「庄子」、「西游记」,此乃了解仙道之前,应该先熟习的「玄典」。二、天法(筑基法

  • 文章奉和方子先生题画诗二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龔勝岱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方子丹 题画诗

    其一流風餘韻出三巴,品畫題詩筆綻花。廿字傳承皆古意,加冠妙諧妙方家。其二大千神筆難論價,詩腋錄成紙上金。莫謂世間知者少,名言賞析比人深。(原作二首載80年12月第13卷4期「海州文獻」:勝岱籍蘇北蕭縣,母陳氏,海屬贛楡人,早年曾從外王父學詩,今已九十高齡,吟咏久廢。勝岱厠身下吏數十年,退休後,始學詩,事倍功半。)

  • 文章悼念叔父方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方矩成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方子丹 悼词 怀念叔父

    一、驚聞噩耗淚潸潸,萬里迢迢一面難。叔去黃泉心有恨,神州一統未親看。二、喪訊傳來欲斷魂,只因江海隔難行。傷心淚濕堂前地,月落烏啼無限情!

  • 文章贺方敎授子乡长米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尹方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诗词 贺寿 方子丹

    當代吟壇能將傳,世人尤譽此公賢,詩文氣勢呑河嶽,學邃風華耀海天,方老巍巍享米壽,子孫濟濟福如仙,丹心施敎傳承遠,慶賀歌聲松柏篇。

  • 文章乾县国大代表张柏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张丹柏 人物回忆 讣告悼念

    先生讳柏,民国前六年古历九月十七日,诞生于陕西乾县中留村,耕读传家,门祚单薄。父锦裕公务农为业,家道寒素。先生幼年尝随父辈耕作,熟习农事,养成刻苦耐劳习惯,乡人称之。锦裕公不幸壮年谢世,祖母太老夫人在堂,慈亲贾太夫人甫逾三十年华,先生亦仅十五岁,三代三口,相依为命,家务生计,全由贾太夫人独力肩负。太夫人赋性刚强,宅心仁厚,举凡缝纫纺织,督工力田,事老育幼,敦亲睦邻,历尽艰辛,渐跻小康,乡里称贤。而对先生之课读,督责尤为严格。先生得以负笈远游,完成学业

  • 文章方著中國歷代詩學通論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方子丹 《中国历代诗学通论》 序文

    在我中国,则名之曰花鼓秧歌之余,未为不可。若必曰「传统诗」,传伊何之统?必曰「现代诗」,于异代云何?此有志于诗学诸后贤,将不能无惑焉矣!同郡老友方君子,少从事于文学,乱世奔走四方,守官不忘树敎,授业上庠,悯乎后贤于今人诗说之无以解其惑,手著中国历代诗学通论,雅言溯源,皇皇钜制,其所论断,皡皡然有为古今人之所罕言者。近将付之手民,乃征序于治磐,窃以治磐之愚不自歛,如前所陈,盖平昔遇子与共话言之所及者,往往心逊而意笃,相勗以私赏,爰书以报子。特于其启觉后贤之旨

  • 文章綠島小夜曲創作之謎誰是真正作詞人?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民间传言 创作经过 胡子丹的证明

    原名胡以衡)唱红,随即流行起来。二〇〇二年十月台北举办「老歌新唱会」,由蔡琴再唱,仍然悦耳动听,令人不胜怀旧之思。然而这首为许多人百听不厌的歌,作词及作曲人是谁?曾经闹出不少双胞,有人说是某先生(名作家,姑隐其名,称作K先生),有人说是王博文作词,高钰铛作曲;也人说是胡子丹作词,林义旭作曲,说法纷纭,莫衷一是,其实都不真的。胡子丹明文证作者被指为作之一的胡子丹,早年确曾是「绿岛学府」学员,也喜欢舞文弄墨,但他不愿掠之美。胡子丹于二〇〇二年七月廿五

  • 文章九仙山 烏石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九仙山 乌石山 题名

    郡志所载野意亭、井、醉石、杏坛诸胜,俱无踪蹟矣。乌石山上,有李少温篆书「般若台」三字摩崖,其旁亦有宋人题名。坚牢塔凡七级,其第五级,有林同颖造塔记,有永隆纪年,惜已凿去,尙露笔尖。第七级,又有闽王延曦宫嫔官属题名,此朱竹坨,吴志伊辈,所未搜求者。淸勾吴钱梅溪(泳)尝赋诗云:瑯琊建国太怱怱,两世兵戈一霎中,负海自居天子座,因山犹筑梵王宫,至今残石名姓在,细辨题年记永隆,极目孤城思往事,塔铃无语怨东风。见淸,钱泳著履园丛话。

  • 文章熱冷奇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陳終業 黃友羨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书画题诗 诗词 罗卓英 《渡海吟》

    在旅马来西亚埔籍侨贤陈焕熊老先生家中,珍藏着一幅埔邑书画家邹云的书画作品。画一光头和尙坐在蒲团上唸黄庭经。画上角以行草题词:民国三十四年春,细雨如丝,帘外红桃盛开,轻风柔拂,为数年未有之幽静景色;适焕熊弟携纸求翰墨,乃润笔画此,以为留念。另加说明:民国廿七年四月游梅县阴那山,天黑宿灵光寺藏经楼,是夜风雨凄凄,辗转不成寐,翌晨观众僧礼忏于大雄宝殿。尘念寂然作出世想。因忆罗将军尤青兄《渡海吟》诗。诗云:「遁世诚无用,何如救世好。擎天支一柱,渡海平三岛。痛飮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