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个人回忆共返回8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述生平並勉二女(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台湾探亲 个人回忆 杂诗

    民三十八年仲夏作者辭別廣西大學時,幼女慶雲四歲、桂雲二歲,均未攜帶同行,交我父母撫養。四十年來,備受困苦,使我自咎於心。不意近兩月餘,兩女有機會來臺探親,並侍我疾,非常孝敬,使我感慰,勉寫俚句,(略仿古風體)自述生平,以吿二女,但不求工整,病後不耐沉思,祈讀者正誤。×××鄙人虛度年九一,病後執筆無氣力。玆因二女來侍疾,簡寫生平作自述。×××昊天不祐大淸國,四夷交侵強壓迫。戰勝割地笑柄騰,光緖初年棄南越。(光緖十一年事)我生不辰世變新,八國聯軍入北京。早年甲午韓...

  • 文章我藉卜筮行善的事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卜筮 个人回忆 哲学思维

    卜筮之術是否靈驗,有無科學根據,反正兩面各有說詞,難作定論。我對卜筮略通門徑,不少親友曾向我求占問卜,所作推算,多有應驗。這不是由於我的算法高明,而是出於下列原因:㈠求占問卜者,所問者不外吉凶、禍福、成敗、得失,縱使我不通卜筮之術,亂猜胡謅,算對說準的機會亦有百分之五十,㈡求占問卜者多爲我之熟人,知其歷史與背景,明其心願與趨向,我略作推理與分析,自然有個八、九不離十的準確判斷。俗諺曰:只要存心爲善,到處可以修行。我天性善良和平,所抱持的處世哲學是:『自求...

  • 文章冬至憶故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曉風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故乡风俗 思乡 个人回忆

    光陰如箭,又是冬至節了,故鄕在這段日子裏,是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俗諺說:「冬至前後,洒水勿流。」就是說把水一洒下去,立刻結成冰了。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袍或皮袍,老年人坐在家中,脚下踏着脚爐,手裏捧着手爐,還是說身上一點暖氣也沒有。遇上北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日子,除巿區外,家家都關着大門,在家中熾着炭爐,鄕下人多用木柴生着火堆,圍在一起取暖。冬至節那天,不論城鄕,大家小戶,都要買些菜餚,來個閤家歡宴,因爲這頓歡宴就是吃的晚餐,所以叫冬至夜飯。富裕的人家,尤其城...

  • 文章韓鍊成怎樣送掉四十六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黃旭初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战争回忆 个人回忆 战争经历

    廣西軍中被共黨滲入的向來極少。國民革命軍北伐初期,國民黨尚在容共,總政治部任共黨黃日葵為第七軍政治部主任,但民十六年清黨事起,軍中共黨即悉被清除。抗戰時期,國共又復合作,只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有劉仲華;白崇禧副參謀總長左右有劉仲容。兩劉都是幕僚,藉以獲取共方消息而已。想不到,被韓鍊成滲入高居軍長之位,將全軍送中共作犧牲後,仍能調為參軍。因其善於事上御下,言論行動絕無共黨氣息,歷時十年而未被發覺。本篇特記其事。承盧玉衡兄口述大部資料,附此誌謝。

  • 文章吳佩孚與張其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張森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吴佩孚 张其锽 个人回忆 家庭成员

    張森遺作當民國十二三年間,國民革命軍尙未北伐,北洋政府曹錕竊據總統大位,未幾,而馮玉祥復倒戈逐曹,擁段祺瑞爲臨時執政,其時吳佩孚頗負時譽,獨樹一幟,奉直戰後,儼然爲直系中堅,執北洋軍人之牛耳,嗣雖屢起屢仆,而聲譽弗衰,迄馮玉祥陰謀聯俄,吳興兵討伐,傳檄海內,痛詆赤化之害,實開北洋軍人**之先聲,雖事未竟成,然其人其志,殊有足道者。先生本蓬萊秀才,投身行伍,屢立戰功,十數年間,自營團旅師長,而擢至直魯豫三省巡閱使,煊赫一時,固屬時勢所造成,然其招納賢士,持身...

  • 文章山西大學文學院院長張貫三軼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文林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张贯三 生平轶事 个人回忆

    山西大學文學院長張貫三先生是平陸縣人,出身舉人,曾在令德堂深造。先生因隰州辦學聞名而聘入山大(最初月薪四十銀元),時間約在一九〇七年(光緒三十三年)。一九〇八年,學校派先生赴北京法政講習所學習,一九一〇年結業,獲法政優等文憑,回晉後,因宣傳革命,爲巡撫恩所疑,不得已離校避難,其間在開南高等學堂(後來的河南大學)史地教員二年。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年)先生重返山大,任教務主任。張貫三先生是那種典型的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的人,對上對下,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跟趙戴文...

  • 文章回歸長安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个人回忆 逃亡台湾 回乡探亲

    重回长安,忽忽一个多月,每日走在西关大道上,俯首低回,离开长安已五十五个年头了。那年离开是跟着驻西稍门机场的空军三供处走的,距离西安沦陷一九四九年五月二〇日还不到半年光景,先是逃到了汉中,在那里过了四九年的春节,于端午节那天又逃到了成都。兰州沦陷前已向原三供处自请遣散离处,后因种种原因又自请归队,于同年十一月初离开了祖国大陆,于五〇年元月十八日才辗转到了台湾。五十多年了,想起来眞像是做了一场梦。仔细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犹历历如昨,一九四八年冬,西安吃紧

  • 文章九十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周树声 个人回忆 中原煤矿公司

    余生於前淸光緖己丑年,父牧庵公爲河南省直隸州知州,歷牧名區,士民愛戴,母劉太夫人孝慈仁愛,其德行決非一般婦女所謂賢德者可及,余在兄弟姊妹四人中最幼。夙蒙父母兄姊之特別愛護,余亦孝父母而敬兄姊,由幼至長,友于之情甚篤,從無忿爭之事,一門和睦,怡怡如也。童年由父延師在家授讀,十四歲師認爲已通經史,命參加順天鄕試,爲數萬考生中之最年稚者,三次入闈,計考九天,尙記第一場是史論五篇,第二場是對策五篇,第三場是經義三篇,三場完畢,榜發未中,憤而苦讀,二十歲左右,余欲...

  • 文章難忘故鄉的普濟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普济桥 文物保护单位 思乡 个人回忆

    为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古蹟之一。「离鄕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回首苍白的记忆,已过了半个多世纪,忆起那遥远的童年往事,虽然经过漫长而悠悠的岁月,儿时欢乐的情景,幸福无忧的黄金年华,那美好的时光,抚今追昔依然记忆犹新。普济桥曾是我童年向往玩耍的园地,现在变成了我永难忘怀的地方,想起那暮春柳影摇曳的南桥时,不由得常沉醉在一幕幕往事回忆里。在桥上眺望想起那北国故鄕苍茫的云天,及那一望无际的翠绿大地。记得在炎热夏季的阳光下,在河里游泳戏水,休息时集伴在二桥眼息凉

  • 文章有才藏不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诗词对联 人才故事 个人回忆

    。说毕洋洋得意,直视对方,认为这对联恐怕你不好对。而对方的那一书生,一看上联就是出的很好。再看那个人的神气,有些傲慢的样子,觉得你是天才我是庸才,要难住我,我看有些错估吧!遂缓慢而不假思索的说出了下联:即是「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那人一看,心想,好不简单。眞的对上了。便大笑起来,并且夸奖说,兄长你比我强多了。这是第二个露出才能的。又有两个念书人,谈论圣贤仁智,平庸愚劣的问题。一个人说,人生来就是有智有愚,智者必贵,愚者必贱。孔子也说:「唯上智与

共89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