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海历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九二一年出台的——《东海县义务敎育经费征收办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义务教育 资料考证 东海历史

    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有些欧美国家,如英、法、美诸国就先后提倡过义务教育。一九一二年,中国推翻了帝制后,当时政府也曾倡言义务教育,并制定、颁发了学校系统制度。在提及有关学制问题的条款中,也具体提出初级小学(一至四年级)阶段,实施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存在着弊端,根本无法实施国民义务教育。有关实施义务教育的条款,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当时的东海县当然也不例外,也不具备实施国民义务教育的条件。先拿当时商业初兴的新浦来说,一九一三年筹建

  • 文章追怀东海传奇人物金木安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吳大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金木安 军阀混战 东海历史 区域风貌

    来到我家,有我来为他们服务,非常高兴。他们两人谈话的材料很多,所以于过足烟瘾之后,每作长夜之谈。起初我只顾用心烧烟,从不敢开口讲话,时间久了,相处熟了,我的胆子也就大了。有时当他们月旦时事之时,也会忍不住插上几句嘴,金先生常当面夸奖我说的很有见地,说我烧烟又快,又能专心听他们的谈话,这就是做事负责,脑筋反应快的表现。又说:「这孩子有前途,将来我一定要找机会带他出去闯事业。金先生祖居原东海二区之小金庄,(介于陡沟与冯圩之间略偏东方,与两地相距各约百公尺远。)名铎字木安

  • 文章江苏省立东海民众教育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民众教育 地方建设 社会动员 东海历史

    三十年代初,东海县农民受尽地主的盘剥。加之天灾人祸,终年劳作,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十分窘困,受教育程度极低。当时东海县第一区石东乡(今新浦区辖区)七百余户,三千人口,初识字者,仅二十余人。就连海属最繁盛的商埠新浦,其新龙镇千余户居民中,初识字者也仅二百来人,民众教育极待兴办。一九三四年,江苏省国民政府决定在东海县办一所民众教育馆。定名为江苏省立东海民众教育馆。以新浦为基地,逐步向农村扩展,提高民众的教育程度,以达启民智的目的。确定建馆后,馆长葛廷远

  • 文章一齣二人同爭校長一職的鬧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校政问题 民国历史 东海趣闻

    新龙鎭国民小学,地处新浦龙尾河东。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底,上演一出二人同争校长一职的闹剧。是年,八月二十九日,连云市政府委派曹鸿绪前往该校就任校长。孰料,在曹到校之前,东海县政府已委任张钧甫为该校校长,而且张已先到职开展校务,并由新龙鎭聂鎭长派自卫队员四名守护,因而张、曹二位便发生争执,各执己见,据理力争。二人争执的理由,大致是:曹陈述,早在一九三五年江苏省政府就已划定流经新浦市区的龙尾河为连云市与东海县的界址。也就是说,新浦的龙尾河东属连云市

  • 文章百湖之县——东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水易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百湖之县 东海县介绍 历史故事 大禹治水

    素有「水晶之都」美誉的江苏省东海县,还有一个美名那就是「百湖之县」美称。东海县面积二二五〇平方公里,境内水网交织,水库众多,共有大小水库五十四座,平均每四十公里就有一座水库,其中水库总库容超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江苏省共九座,而东海县就有二座,分别为海陵湖(原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总库容为六点五一亿立方米。水库库容在零点一至一亿立方米之间的中型水库全省共有六十一座,而东海县拥有七座,分别为西双湖水库、贺庄水库、横沟水库、昌黎水库、房山水库、羽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