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酒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陽話舊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宏仁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屈原 端午 节日 卫生 雄黄酒

    农村的人深信不疑。这便是「神道设敎」、「化民成俗」的功效。利用神话传说来推行社会敎育,意义颇为深长,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衡量它,正所谓「迷信」、「陋习」,此乃是不合科学精神的。天中五端:习俗相传,端午节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山丹等五种药植物,挂在房中,或焚烟驱除蚊蝇毒虫,可以防止传染病。雄黄酒:端阳飮雄黄酒,习俗来源很久,用雄黄粉和蒲根冲酒,飮后并可给小孩子在手心、脚心、额上抹一点,用朱砂酒代替也可以,都有去暑解毒之功效,但雄黄酒本身毒性很烈,飮用时

  • 文章佳釀·醇醰——春草綠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江道鎔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佳酿 李白 黃酒 保健美食

    世人皆誉客家人好客,实在更有佳酿醇醰春草绿。寒冬来客,火笼端上请熏烤(煖)手。饭将上桌,先是醇酒敬客,且要筛满显得敬意。若是客人客气挡酒壶,主人便会说:「山里水近,跟树头下一般,没什么好菜相待,净酒加食一口。」谦言酒淡。客家人用酒饼(白曲)酿酒。一斤糯米下二斤水,叫水酒「黄酒」。热天,三天即可出酒,色如春草绿,饮之甚宜人。老酒,冬天酿造,经时较长,斤米兑斤水,陈放得久。与白酒相比,酒精度极低,故醉不伤人脑。黄酒七至八度;老酒十四至十五度。糖分较高,即使

  • 文章端午話鍾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2期  作者:吳人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端午 钟馗 故乡 艾草 雄黄酒

    相传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月初五端午日是个禁忌的日子,家家户户在大门上插上艾虎蒲剑,用药草燃烧烟薰室内,飮雄黄酒,还用雄黄在小儿的额上画一王字作老虎形,妇女以彩色金纸剪成小虎贴在艾叶上作为发饰,用以避邪驱鬼,其实这都是古人以炎夏快到,做的消毒防疫的运动。除上述情形之外,端午节还要悬挂钟馗像以驱邪鎭宅。钟馗的神话考据,按宋钱塘沈括梦溪补笔略谈里的记载是这样:「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店作将逾月,巫医不能治,忽一夕,梦二

  • 文章端陽雜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8期  作者:二泉居士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曹娥 雄黄酒

    甬江上游日曹娥江,并为立祠。俗传唐进士钟馗死为阴府判官,于端午嫁妹,妖鬼毕至,钟馗遂捉鬼食之,于是世人遂于端午悬挂钟馗像以驱邪。端阳节,亦名娃娃节,俗于五月一日起,男女小孩都着新装、新衣、新帽、新鞋,谓之醉百脚,可免毒虫之侵害,又系彩丝于项,于腕,以避邪祟,意为鬼怪之物。惧彩丝而不敢近身,皆退避。飮雄黄酒,能杀蛇虫,以雄黄和酒飮之,可避毒蛇之害,俗传许仙之妻为白蛇精,强飮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现在舞台上每于端午节演白蛇传剧本,但此事不见正史,不足采信。焚艾草以

  • 文章晉台兩地的端午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寒勁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艾草 雄黄酒 传说故事

    上,也是山西端午特色之一。至于菖蒲、艾草晋台两地都有,台湾只是买来一束束的菖蒲、艾草、挂在门上避邪;在山西南部有些县将艾草编成虎形,称艾虎;扎成人形,称艾人,也挂在门口驱邪。说到雄黄酒,端节晋台两地用法差不多,如用雄黄酒在孩童额头画个「王」字,希望小孩健康长寿。在山西端节有母亲用筷子蘸雄黄酒在孩子耳、鼻、肚脐等处点一下,认为可以防蛇、蝎、蜈蚣、蛐蜒等五毒;至于雄黄酒大人要在端午喝几杯,但台湾现在以雄黄酒有害健康,劝导人民少用。端午赛龙舟在台湾甚为盛行

  • 文章醇郁醉人的紹興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绍兴酒 黄酒 王酒 酒的特点 日本清酒

    绍兴酒又称黄酒,也叫王酒。从夏后少康氏发明到现在,流传已三千年,销行全球。酿造的精美,效用的宏大,称得上「百酒之王。」据「酒经」所记,绍兴酒以东浦最好,东浦出产的酒,过去一直推销到北方,如北平、天津等地,甚至到东北各省。为中外人士所赞赏,不是偶然。主要是跟我国的历史地理有深切关系。笔者出生地东浦鄕,离绍兴县城约十二华里。稽山鉴水,灵秀独钟。它所独有的水质气候,在别地方是万不能及,在地理上更是独占优势。绍兴酒能有如此成就,乃是经长久的品质硏究,技术改良。它

  • 文章海屬酒與名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于建華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桃林酒 沈括 汤沟大 海州辣黄酒

    ●海州辣黄酒灌云伊山茯苓泉大,很受清代文学家李汝珍的欢迎。清乾隆年间,文坛巨匠李汝珍(一七六三年—一八三〇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人,一七八二年随其兄李汝璜(板浦盐课司大使,正八品)来板浦,拜名经学大师、音韵学家凌廷堪(时二十六岁,李汝珍未满二十岁)为师,使他学业大有长进。后来李汝珍对音韵特别有研究,造诣很深,写有〈李氏音鉴〉和〈受子谱〉两书。由于李汝珍前妻早亡,娶板浦时称「东海二宝」许乔林(文学家)、许桂林(数学家)的堂姊为续弦,得以长期寓居板浦。他在许宅后院的书楼

  • 文章端陽憶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期  作者:致祥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端阳节 怀想家乡 毒月 蒲艾 雄黄酒

    吾邑,分发各鄕鎭,欣逢佳节,能尝到海洋时鲜,虽是家鄕一俗,亦可云一快事也。飮雄黄酒,孩子额上,用雄黄酒写「王」字,表示老虎一样的凶猛,妇髻戴红绿绒制老虎花,女孩胸襟挂方胜,亦以红绿绒制,灿烂夺目,甚为美观,将咸鸭蛋装上小网袋,悬于壁间,似若宫灯,颇饶风趣。囘忆幼年,城郊有竞渡之赛,东仓桥至白家桥,运河两岸,红男绿女,人头济济,欣赏一年一度之龙舟,后因时局不靖,端阳竞渡,因而吿辍。以上一页端阳影事,少说些至今已隔二十多年了,旧梦重寻,在异鄕度节,乃更显得一种

  • 文章《鏡花緣》地方風物索隱(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镜花缘》 地方风物 纸牌 黄酒 葛根粉

    油炸成小圆子,每天早晚各吃一次,连吃几天咳血就能止住。据老年人反映,有时葛粉比青霉素还灵。八、海州辣黄酒与新沂绿豆烧《镜花缘》九十六回中写文荣纵马持枪闯进了酉水阵,来到一个姓杜的酒店,「我要飮天下美酒」。酒保捧出一块粉牌,「客官请看,这就是各处所产名酒」。粉牌写着,五十五种名酒。从所列各地五十五种名酒来看:一、虽然经过近二百年的变化,有的酒至今仍享盛名,可见这些酒绝大数是当时存在的;二、这五十五种名酒中至今尙有四种属黄酒类,其味不辣而酸甜;三、海州辣黄酒位居

  • 文章平遙端陽 古色古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劉大壽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平遥端阳节 香粽 五色丝粽 雄黄酒 护身符

    等母亲给自己佩戴「五色丝粽」与香包,戴上后随即跑出院门与小伙伴比美的情景历历在目,宛如昨日。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过节不忘尊师。端阳这天,我们这些背著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们,人人手里都提着三五个粽子,要送先生品尝。这成了通向我们侯郭村初级小学所在地—文昌庙路上的一道风景线,而学堂先生的办公室里,则成了百家粽子的展览会。雄黄酒平遥人爱看戏,《白蛇传》家喩户晓。受法海和尙蛊惑,许仙与白娘子对飮雄黄酒,使白娘子现了蛇精原形。我的父老鄕亲们世代相传雄黄酒有驱虫驱散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