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1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岭风俗记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白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婚嫁风俗 祝寿风俗 丧葬风俗

    一、婚嫁风俗中国的社会传统,是以家族为核心,而家族制度就是建立在生子的观念上,这种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生子养活,目的在求自我的生存,养子防老;二是求家族的绵延,传宗接代。由于这种观念,男婚女嫁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南岭系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因此历化都保存中原传统文化,素来同姓不婚、姻表、同庚、拜把诸亲则至三代之后,方准结婚,除此之外,均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缔结婚姻的,选择婚姻对象,大致分为贫富两种,贫对贫、富对富居多,贫嫁富、富嫁贫者亦有之。富者礼

  • 文章陕西风俗考(七)(续接四十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各縣誌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叶梦熊曰。秦人喜閗。郃阳独甚。平居睚眦视生死甚轻。讼讪无严长吏。又曰。士郃通籍者。时有之。未见其彬彬。盛以俗力农。末视经术。父兄责望旦夕。子弟幸一戈。不获则弃去。无专业也。今按叶公所云士习。盖指嘉隆前言。之今则比户诵读。虽疎于古学。而人科古为尙。惟固陋之习。争讼之风不可除。又妇女好游。观赛社演剧。男女杂沓无别。「宰辛退食录」郃阳僻在山谷。他无所营。惟事农。仕者尙廉。有气槪。婚姻论财。居常较强弱。好讦讼。「郃阳县志」大较前辈。风俗重农事。勤女工。俭约朴实

  • 文章慎終追遠故鄉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揭阳 探亲 风俗 追思

    的一项瑰宝。据说这一风俗起源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间,已相演达数世纪。民国卅七年间因地方不靖,这项民俗活动自此乃告停办以迄于数年前政策开放,这项停办近五十年的门楼郑安仔灯展览又复摆出,今年的展出时间自农历正月十一日开始至十七日闭幕为期一周,每天观众前往参观者人山人海,络绎于途。许多城外乡下的人因慕名门楼郑这项民俗展出,还远道从各地乡下骑自行车前来参观,凡参观过的人们都非常赞赏,认为不虚此行。又据说门楼郑自恢复摆安仔灯活动以来

  • 文章楚俗與苗俗舉隅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吳一文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楚俗 苗俗 风俗介绍

    之」。从春秋至今,楚地尚巫之俗经久不衰。《隋书.地理志》:「大抵荆州敬鬼,尢重祠祀之事。」元稹《赛神》:「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东史《太平寰宇记》:「汉中风俗信巫鬼,重淫祀,尤好楚歌。」今之荆楚之地仍然保存有古代的舞战⒆。湖北省谷城县尚有巫教祭神的歌舞——端公舞⒇。巫,《说文》:「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象人两神无形。」这说明风与巫有关之活动,一般都要有歌舞。孔颖达《尚书.伊顺疏》:「巫与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术之风俗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方言

    靈寶三大寶:棉花、蘋果、棗。張周朔述。靈寶原本產棉,向稱上乘。抗戰前,經政府選定爲美國棉種試驗區,乃使棉朶更爲肥碩,纖維更形靱長。靈寶原不產蘋果,是當地人李貢生,民初於美國習園藝後,將自有大部份土地,棄耕從果,慘淡經營——其科學培植法則,不僅每樹間隔距離有一定,施肥、澆水、剪枝,皆有成規,尤其是樹在初期數年所結之果,一律卽行摘去,以壯樹力。(壽堂按,一般果農,是捨不得這樣做的。)其後始保留同數少量果實,按齡遞增,以大果體,以美果質,終獲成功。又自設工場,...

  • 文章(鄕談俗薈)怪稱呼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作者:高湖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称呼 风俗 直系 平辈

    的余老先生对笔者说,他们那里也有把父亲叫做「兄」和「哥」的。他还擧出这是有所本的,是中原的一称风俗—还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大套,惜笔者已经忘记,无法记出。

  • 文章棗陽傳統宴席程式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勤合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宴席程式 传统风俗 枣阳风俗

    枣阳传统风俗,凡遇请客,必摆宴席。小孩十天时「做十」,满月时喝满月酒,一岁生日,十二岁生日,年青人定婚「传期」,结婚,老年人六十大寿,七十大寿以及丧事等等都要请客摆宴。传统宴席的程式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它的隆重与否,标志着事情的重要与否,客人的重要与否。宴席一般是三个部分,下面简略谈一下枣阳一带的传统宴席程式。客人坐定后,宴席正式开始。宴席的第一部分是冷碟。先是四个冷素碟,素碟将吃完时,就会上四个冷荤碟。素碟、荤碟的具体内容没有限制,大多是些常见菜

  • 文章陕西风俗考(二续)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乡音乡情

    周自后稷封于邰。始播百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其后。公刘立国于豳。复脩后稷之业。而风俗以厚。其民勤稼穑。「诗曰一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距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又日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贵家大族。皆力蚕桑。「诗曰爰求柔桑釆繁祁祁」上下之情,交相忠爱。「诗曰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又曰为公子裳为公子裘言私其豵献豣丁公又曰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老者慈幼。少者敬老。「诗曰入此室处以介眉寿」太王居豳。时犹尙质。「诗日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盖地近西戎而苦寒故其俗如此」文王之时。德化大成。考之二南

  • 文章陕西风俗考(四)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风俗 乡音乡情 陕西

    涇陽爲西安屬縣,政繁而道衝,俗美而習蔽,民逐末於外者八九。「康對山集」涇邑故邇邠、岐、豐、鎬之間,相傳之美可知。明初頗近古人,尙朴素,城市衣履稀有純綺,鄕落父老,或簷帢。靸履不襪,器惟瓦甆,屋宇質陋。崇儒薄吏。與其吏也寗賈。故仕宦,視昔十倍,富人亦數倍之。婚喪酒醴,漸以豪華相尙,惟剛正負氣,不爲靡靡之習,古今不甚殊焉。「涇陽縣志」三原物產阜蕃,習俗淳雅,民恥爭競,有禮遜風。「圖經」士勤學問,民多商賈,婦翁非慶賀不面見,長幼雖異姓亦有序,婚喪有相助之儀,時...

  • 文章興山縣鄕土語音與文字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劉漢森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兴山县 方言 土语 风俗

    前言興山縣鄕土口音是否有音就有字,由於筆者識字有限,且所識文字,多爲常用字,至罕用字和一些冷僻古字,都所識不多,故不便妄斷興山鄕土口音凡有一音便有一寫得出的正確國字,尤其興山方言語音,很多口音在發音上,「音轉」的變化極大,例如「紅蘿蔔」的「紅」,興山口音「紅」發音成「胡」,紅蘿蔔不叫紅蘿蔔,一律稱「胡蘿蔔」,「紅」字的國語注音是厂ㄨㄥ二聲紅,「胡」的國語注音符號是厂ㄨ胡二聲胡,可淸楚的分辨「紅」「胡」二字,在國語注音符號上是同一個韻母「ㄨ」符,「ㄨ」符爲...

共146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