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雕刻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开元寺的飞天雕刻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开元寺 飞仙雕刻 佛教雕刻 基督建筑

    的天使。第一类的飞天雕刻可再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翅膀的飞天;另一种是不具翅膀而有飘带的飞天。前一种的体形特大,每个飞天连其伸出的手臂测量起来有2米长,如开元寺及城隍庙大殿的柱头及屋顶下梁椽飞子上和魁星楼第四层转角铺作昻下的飞天羣便是。第二类也可分作具有翅膀和不具有翅膀而有飘带的两种,前一种多见于聂士脱里派的基督敎墓碑石及佛寺的石经幢最末层的四个角。这些飞天,除两只手臂外,全身是一木(樟树木)雕成,各用其头,顶住上面的莲花斗拱,而以其上半身出现于云间,双手

  • 文章雕刻名师范凌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范凌云 雕刻艺术 雕刻特点 传统工艺 创作作品

    范凌云(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五),大埔县大东鎭泮溪村人。他出身贫苦,十多岁就跟伯父到福建平和、漳州、龙海等地学习木雕工艺。他心灵手巧,刻苦学习,很快成为有名的雕刻师。他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年先后两次到台湾剑潭寺等地从事雕刻业,(「剑潭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有一次他游览此地因不愼,宝剑跌落水潭,后人为纪念此事而得名)。他到台湾后在工艺上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由于他工艺美术比较全面,擅长为大型建筑,名胜古迹,庵堂庙宇,房屋椽角门楣等装饰雕刻花卉、人像

  • 文章敦煌石窟的藝術寶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千佛洞 雕刻艺术 彩绘艺术

    种种遗闻不忍听;五步内亡二道士,十年前毁一楼经。」民国三十二年,我政府为鼓励硏究此一无价宝藏,特成立敦煌艺术硏究所,将完整的壁画、塑像和石洞加以编号,总数得四百三十八个石洞,包括两魏二十个,隋代八十八个,唐代一百七十七个,宋代一百零二个,元代七个,淸代二个,尙有其他无法考证和残缺者四十二个。石窟雕刻艺术,虽然是来自印度,但印度的雕塑,系以石雕为中心。在敦煌鸣沙山上的石质,乃是沙土变质的砾岩,不适于雕刻。但我国古代的艺术匠师,以巧妙手法,把佛敎艺术,与我

  • 文章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刋印緣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新文豐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释《藏经》 历代藏经雕刻 缘由 内容 价值

    ㈠释「藏经」「藏经」者,即历代对于佛教典籍集其大成者,或称「三藏经」、「一切经」和「大藏经」等,以佛一代教化所说诸经、律、论,名为「三藏」;在各种大藏经中,以汉文藏经最受人重视,以其资料最丰富、卷数最浩翰和义理最完备,诚为研究佛法的宝典所在。㈡历代藏经雕刻佛教在东汉时期传进我国,唐朝以前,大多数是手抄本,自从雕版刷印初兴,藏经渐有刻印本出现,而全部藏经雕板——官刻大藏经则始于「开宝藏」蜀版本(西元九七一至九八三年),成为我国第一部大藏经;相继有「万寿藏

  • 文章渠縣沈府君石闕上之浮雕獅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渠县 浮雕 狮头 石刻 雕刻

    东汉时石刻雕刻精美)

  • 文章晶瑩透剔的奇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玻璃雕刻 香港回归 吴子态 玻璃艺术馆

    ㈠一九九七年九月的北京,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吴子态拿过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凝神静气地在每分钟五〇〇转的砂轮上或重或轻地磨砂。重磨时,如刀剑交击;轻蹭时,似晓风拂柳。他掌握的砂轮像一支奇妙的神笔,落笔成章,笔笔生辉,不到三十秒钟,玻璃杯上便出现栩栩如生的对虾,既有丹青意趣,更富金石韵味,配以流畅的「虾趣」题款,俨然是一幅笔墨精巧国画。当夜观看刻花艺术的,参观人员,也分别以合影、题词等形式对吴子态的玻璃刻花表示赞赏。㈡在国外,吴子态的玻璃雕刻同样受到广泛的赞扬

  • 文章歷史的沉淀 藝術的升華鵝湖書院牌坊考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鹅湖书院 牌坊 雕刻建筑 历史考证 建筑工艺

    铅山 王立斌鹅湖书院是江西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的发祥地。南宋时期的两次「鹅湖之会」奠定了鹅湖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的地位。此文专论鹅湖书院石牌坊的考证与硏究,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牌坊,它是我国古代封建集权制度的一种集建筑与雕刻艺术于一体的门洞式的纪念性的建筑物。一般用木、石、砖等建材建制。开雕、题刻、镂空。古时多见于书院、寺庙、陵墓、宗祠、衙署、园林、街道、贞节、孝道等。牌坊的建造,一般是皇帝御批,再则是经当地官府

  • 文章殷商的雕刻艺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姚夢谷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雕刻艺术 文物鉴赏 文物知识简介 河南安阳 殷墟发掘

    进入历史时期的殷商时代,在雕刻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时不仅为精美细致的靑铜器制记,为白陶器镌刻华纹,同时还长于攻坚,如玉、牙、骨、石质的雕刻,这些非有高度技术基础不能为。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民国廿三年三月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发掘的大理石枭和虎,是立体雕刻,枭作坐立状,两足与尾着地,两翼以及头背的羽毛,都予以图案化,小的羽毛如鱼鳞依次密布,周身用三十多种图案综合组成,石虎作蹲坐状,张口露齿,双耳竖起,非常威猛,周身上下也用图案组成,躯体布有八

  • 文章流坑一绝——书画雕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北子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流坑村 民间文化 书画雕刻 文献古物 古建筑

    乐安 北子流坑是个古建王国,也是座艺术宫殿。村中书画雕刻,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俯仰皆是,美不胜收。据统计,流坑现存古代书法精品四〇〇多幅,其中木匾书法作品九十多幅,墙匾书法作品二五〇多幅,对联书法作品五十五对。木雕、石雕、砖雕、壁画、彩绘作品更是数不胜数,眞是一个书画雕刻艺术的海洋。流坑书画雕刻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都臻上乘。特别是流坑的书法作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文天祥在《衣冠图》上题书的「世珍」、朱熹在状元楼上题书的「状元楼」、明代宰辅杨士奇为董琰

  • 文章山西的佛教石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佛教石刻 演进过程 雕刻风格 历史地位

    上,处处显出东方哲学上内省的喜悦与绝对理想美的内含造型。以今日世人的眼光衡量魏晋隋唐石刻,确实是中国佛敎艺术的至宝。在宗敎内涵表现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我们从云冈、天龙山、龙门的佛敎雕刻艺术,可以充分体会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及艺术理想。魏晋隋唐石刻,就雕刻的表现形式与技巧,据硏究佛敎雕刻艺术专家学者分析,大致可分为五种风格:一、北魏云冈期的风格:佛像巨大,高达十三公尺至十八公尺,线与面构成极单纯化,姿态堂皇雄伟、宽肩、粗颈,脸型丰满,眼睛长而锐利,鼻极端正,唇厚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