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道道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毛伯奇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行道 悟道 修道

    庚戍秋末伯奇毛极识于逸闲草庐壬戍冬修订一、谈——字就是必讲的前题,可惜本人于亦无特殊心得,所讲纯属抛砖引玉而已。摆在吾人眼前的宇宙生物等,悉皆有其者、理也、法也、规也、路也,现在要谈的是三才日常之——正。在四书之中庸有,「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也。」这就是说,在贵守贵行。于今科学发达已届太空时代,尤不能离其,擧证言之,如制造核子火箭等,皆须先有规划才能构成,然后用以探测太空奥秘,又必须射入轨。否则,不但无从达到其目的,且难免

  • 文章行体认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毛伯奇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道行

    行两章,是萧大宗师昌明夫子,当年于上海开导师训练班,期勉各受训者语重心长的文字,槪括来说,它的重点是落在「忍辱、慈悲、礼、明、心、信、行、品」等,几个字上甄别师资而启弟恭。所谓者乃宇宙人物生息之常规,品者即宇宙人物性德之显现。惟天地之覆载无私,日月之照有恒,四时之气有度,八节之临有序,在无声无息中运行亘古不异,不以善恶表其爱憎,以潜移默化止于至善,永恒于肃穆庄严。所以能至大至刚,活泼平庸以生育万物抵于至仁。故其德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矣。凡为师之

  • 文章与王的省思管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繆華怡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师道 先贤思想 王道 谦卦

    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纠结现象建构成了孔子“仁”与“礼”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2.经济思想孔子经济思想的重点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孔子所谓的“义”,是一种社会德规范;“利”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就是符合“义

  • 文章中山先生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道统 孔孟之道

    民国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晋见 国父中山先生时曾问:「先生革命之思想基础为何?」中山先生回答说:「中国有一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继承这一统,而要把它发扬光大耳。」当时并没有谈及统的内容,但他的革命理论已经贯注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以及三民主义。虽然当时他还没有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文言的版本已经发表。(一)统的体系言及统不能离开门徒追记的语论:一、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

  • 文章吾欲孝,斯孝至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孝道 伦理 父母 祭祖 道德

    多年來臺灣的經濟快速發展、斐然可觀,惟其社會風氣迄未改善,「敎化,國家之急務也……。風俗,天下之大事也」。可是最近作奸犯科者多爲高級知識分子,士大夫之無恥是曰國恥,言念及此,能不悚然。

  • 文章程颢(明)学说概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程颢 明道 洛学 朱熹

    学说的渊源大程子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今河北定县),后徙为河南人。(一〇三一~一〇八五)北宋洛学之中坚人物。据宋史「程颢传」称:高祖程羽为太宗朝三司使,父程珦,太中大夫。生而秀爽,踰冠中进士第,历任鄠县、上元、晋城令。受知于神宗,熙宁初为太子中允。时王安石当政,罢归。哲宗时召为宗正丞,未行。「学」传云:「颢资性过人,充养有,和粹之气,益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頣闻汝南周敦頣论学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馬麗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孝道 父母 伦理

    在我国民族德,最重要的,莫如「孝」字。古往今来,不论个人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孝为主旨。 国父说:「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中国讲到这样完全。」由此可知,我们民族伦理德的精神,是完全寄托在「孝」字上了。父母生育我们,含辛茹苦至于成立,爱之护之,惟恐不及,眞可谓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如何能不孝呢?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对兄长必不恭;对国家更谈不上忠了。因此,孝是作人处世的基础,也是个人德的出发点。靑年守则云

  • 文章淺説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貧殘老人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道理 哲理 吃亏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争到八十几,还在争理。可见得讲理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也有人说:「不平则鸣,人之常情」,可是人世间的不平,遍地都是,如果都要去呜,那岂不是长呜不止,鸣到声嘶力竭,仍是无济于事。一般对小事,吃些亏也就算了,赌气的事忍气呑声,硬是闷在胸中,如果遇到「理所当然」的事呢?那非争到底,不是为什么,为的是一个「理」字,就这样自已认为有理,对方太没有理,这样争论不休,争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唇焦舌乾,血压上升。你看已经八十

  • 文章徐继畬「驮炭」与「啖糠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木子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徐继畬 驮炭 啖糠词

    清代福建巡抚徐继畬,晚年致仕归里后,在家乡五台县东冶镇筑「退密斋」书屋,一方面览史著述,一方面与家乡人民同生活,同耕作,并写下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文,其中「驮炭」与「啖糠词」两诗,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晋北民间广为传诵,有口皆碑。「驮炭」全诗云:隔巷相呼犬惊扰,夜半驱驴驮炭。驴行黑暗铎丁咚,比到窑头天未晓。驮炭,十八盘,羊肠蟠绕出云端。寒风塞口不得语,启明十丈光团圞。窰盘已见人如蚁,烧得干粮饮滚水。两囊盛满捆驴鞍,背负一囊高垒垒。驮炭,何难行,归

  • 文章评介我国的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治国思想 优劣准则 儒家治道 法家治道 道家治道 陈述批评

    忽视了人的气、情、欲的需要,似乎以偏概全,照顾欠周全,故难以成功有效的解决政治问题。(三)儒家政治理想着眼在讲政治应如何,而未面对事实,观察政治实况是如何,解决政治题要了解实况,以凭对症下药,不能空谈理想。(四)徒善不足以为政。只有好心,仅存好望,没有切实的能力与方法仍然是不能成功。儒家的治,就是有好心,有好望,而缺少切实的能力与方法。(2)法家的政治思想可以韩非、管仲的主张为代表。他们反对德治主义与人治主义,而主张法治主义。因为人各有好恶,人治则能行私见

共861条记录 1/8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