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事回忆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零星的回忆(续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美食小吃 乡野趣事

    (三十四)邵莊女英雄故鄕墟溝東門外,有三個村落。東邊的是山坡地,名亂石頭。中間一片平地,名小東莊,乃是我們邵家的祖產。西邊也是山坡地,名小西莊。因亂石頭,和小西莊的居民不多,一半是邵家的佃戶,所以合稱邵莊。說起亂石頭,就會聯想到「蜊子」。(本名「牡蠣」,上海人叫「蠣黃」,台省人叫「蚵」。)亂石頭的蜊子,眞是海產中的無上珍品;售價又便宜(昔年一斤祇售兩毛錢),可惜產量不多,祇有海裡人吃得到。(所謂海裡,乃指今連雲市南城以北地區而言。)尤其墟溝人更是近水樓台...

  • 文章读颜小龙故事后的一些回忆与感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甄雨檐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童年趣事 抗日战争 社会问题

    约莫上了点岁数,眼前事记不住;童年古景,倒记得清清楚楚。家中一些日用电器上各种功能性纽键操作,孩子头教后忘。偶遇乡亲话陈年往事,虽隔数十年,也历历栩栩,口沫横飞。看完八十四、八十五号文献载孙、朱二乡长写颜小龙故事,我头脑中多次像倒回的录影带,很快显现六十多年前曾看到颜小龙的清晰影子。孙、朱二乡长对小龙简明具体的描述,触动我一些回忆与感慨,竟像汹涌澎湃的波涛起伏,不能自止。首先我觉得小龙与我们都是幸存。我属鸡,在日本鬼子侵害到家乡前,只四、五岁,那时家乡

  • 文章惋惜我鄕琯坑學校走入歷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琯坑学校 学校简史 儿时趣事 怀念恩师 往事回忆

    前一天,我妈妈下菜园采摘了葱、芹及大蒜等三样蔬菜,于次晨用鸡蛋碎肉等炒给我配饭,期许我唸书能聪明、勤奋及精于算术之意。至于以后弟妹们相继入学时,妈妈是否同样准备首日入学早餐,我就没有任何印象了。唸书时趣事多多白叶小学是典型的袖珍小学,全校学生不超过一百五十人,除本村学童外,尙包含黄屋窝、洋塘、练田、澳背等四个邻村学生。有老师两位,其中一位兼任校长;因为学生人数不多,采混合班级教学方式。前面曾提及学校是两层楼建筑,每层都有一个大教堂,四、五、六高年级生在楼上,一、二、三

  • 文章闲话故乡趣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乃舉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故乡趣事 金门物资处 丰县第一高小 求学回忆

    一、日年、日年日年、日年(老家罵人口頭語)我敎書累恁何干?我本是一窮酸,爲的謀劃半碗飯,一整年,不管吃,不管穿,大錢不過幾十千,最可恨,李兆銓,下鄕來,帶民團,入門來,盤問俺,他說你敎的可是私塾?俺答曰:改良二字在後邊,他說旣改良你可通科學?俺答曰:言語科裡有子貢,德行科有閔子騫。三句話,沒說完,他的禿頭搖成蛋,他說像你這樣不識字的先生,誤人子弟靑年,手拿封條把門關。看黃曆俺也知成開皆可用,閉破不黏弦,未到年,上論語,下孟子,連註解都念完,他說俺不識字,...

  • 文章尹雪曼樂道借書糾紛導致記過始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伊人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豫北中学 尹雪曼 人物回忆 童年趣事

    「除了被記了兩大過、兩小過,外加兩個警告,只差一個警告就得退學滾蛋以外,我其實是一個好學生哩!」寫過「海外夢迴錄」和「西園書簡」的尹雪曼,最喜歡提到那次「記過事件」。他說,那是驕傲寫的;每次想到中學時代被記那麽多過,而且只是爲了一椿原本沒有什麽的借書糾紛,就會謹記在心—警惕自己不要驕傲!尹雪曼囘憶說,中學時代的他可眞是一個自以爲了不起得不得了的「天才」。廢寢忘餐猛看小説他讀的是家鄕河南波縣的私立豫北中學,剛進學校那當兒,是「土裏土氣鄕下土包子」的架勢,倒...

  • 文章埔中求學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肖紹彬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求学往事 回忆母校 百年校庆 校园趣事

    天黑伸手不见五指,学校离漳溪河边空下医院又远,要坐点汽灯的小舟,靠船一篙一浆前进,危险不言而喻,登船时,个个神情有点凝重,更深夜静波涛撞击船体声音格外刺耳,眞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上船后又有说有笑。到了医院输血后回到学校已近天亮,第二天照常上课,没有人叫苦,没有人称功道劳。趣事迭出埔中三年里是物质生活较贫乏的年代,但生活仍像万花筒多姿多彩,如「鼠钻裤裆」、「半夜闹鬼」、「定时炸弹」等。当时男生宿舍较简陋,附近野草、水沟多,鼠胆包天与人为邻。那是在高一的一天

  • 文章聽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捕蝉 童年趣事 人物回忆 故乡思念

    昔日聽蟬在莊園,忙過割麥捉蟬玩;手握長杆馬尾扣,捉下知了裝袋滿。憶起夏日柳河邊,牛羊成群有幾千;類似塞外好風光,笛鳴蟬唱響徹天。在台苟活五十年,遼闊原野實罕見;嚮往天高地廣袤,狹島怎能縱目觀?在鄉能眺馬陵巔,仰視炊煙上雲間;蟬嘶聲竭引牧歸,夕陽常催征人還。於今聽蟬聲調單,尖銳一直向上竄;雖有長杆可扣到,興致全無懶捉蟬。歲月滄桑世多變,蟬聲噪嚷令人煩;當年扣蟬小玩伴,而今多半已成仙。立秋蟬鳴漸杳然,引起遙念舊夥伴;兩地相隔數千里,山重水遠相見難。縱然返鄉能...

  • 文章回忆童年过端午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区域习俗 人物回忆 童年趣事

    年歲大了,記憶力衰退,有時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相互均點頭招呼後,可就想不起尊兄的姓名。但奇怪的,確對童年的往事,能記得一清二楚,就連當時的心境,也能體會得出。現在談談童年過端午節。端午節俗稱五月端。即農曆五月初五。在我們家鄉中視爲大節。在這一天,家家都掛起各式的判官畫像。判官,在人的印象中,是鬼怪的法官。懸掛判官,以其驅邪消災。一般判官均手執寶劍,是踏小鬼、五毒蛇蟲圍在四周,現出威武森嚴的氣派。小孩子見了均懷著七分尊敬,還有三分怕呢。孩子們除穿花衣外,...

  • 文章永懷親恩——舅父四十年祭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作者:王振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怀念舅父 邓德模 生平介绍 童年趣事 往事回忆

    母亲对娘家有着深深的眷恋,她尤其敬重大舅父和舅母,时常给我们请述童年时期娘家趣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母亲回娘家从无例外地带着我,我是第一个男孩,才得以享此殊荣。小时候,我一听说到关爷巷舅舅家去,总是欢呼雀跃,我爱舅舅家亲切而又温馨的气份,大舅父、舅母和珍珍表姐都很贵气我。舅母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快乐开朗,热情和蔼,待人宽厚,谈吐风趣,很有人缘,还能信口做诗,满院的叔侄姑嫂妯娌都尊敬她,爱和她搞闲。舅母对我满怀母性的爱心,亲暱地称呼「我的表哥儿」。见了我总要

  • 文章李公協和先生逸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高子昻 出版时间:1973-01-02
    关键字: 李协和 往事回忆 人物趣事 照片资料 书札墨迹

    (注:李協和先生遺照)鄕先輩李公協和任國民政府委員時,舊日袍澤以及鄕黨人士來依者,公每爲之安頓,其留京居旅館中者,每逢年節,輒有貽,無一遺漏,其實公之處境亦不裕也。奉新張少軒勳,與公各異其志,各有主張,復辟之擧,公惡之。少軒旣敗,咸主沒收其財產,公則以財產屬私有者,不應與政見混爲一談。其後張氏之姪任南潯鐵路局總理,又有從中作梗者,公力護之,其持正義存大體者如此。公嘗臥病上海寶華寺,醫師囑,細心調護,不可起便溺,公曰:「大便小便,各有其姿勢」,強起如厠,且...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